共建“一帶一路”,陜西亮出十年“成績單”
2023-10-12 10:04:15
Landbridge平臺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外辦和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陜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情況。
十年來,陜西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主要目標,以建設“一帶一路”五大中心為重要抓手,主動擔當、系統謀劃、積極作為,全面開放的新優勢正在加快形成,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統籌推進“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
打造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游、絲綢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是陜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具體抓手。十年來,我省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先后制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專項規劃等綱領性文件,連續9年配套出臺年度工作要點,持續深化拓展“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內涵。
陜西首趟汽車出口中歐班列專列開通。
通過十年努力,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取得顯著成果,陸續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實踐與經驗:中歐班列(西安)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的排頭兵,上合組織農業基地成為展示現代農業示范樣板,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為國際教育合作新典范,與中亞聯合考古成為絲路“金名片”,秦醫秦藥“走出去”深入各國百姓心,隆基綠能等陜企成為綠色絲路先行者,這些實踐有力支撐了全省“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也更好服務了國家對外開放大局。
?十年間,陜西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額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8.4%;
?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12.4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23.8%,雙向直接投資規模累計達120億美元;
?跨境收支規模從115億美元增加至219億美元,年均增長7.42%,經濟往來覆蓋132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持續增長的數據背后,反映了陜西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也展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巨大助力和美好前景。
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超2萬列
今年也是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十周年。經過十年的不斷發展,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陜西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為構建面向“一帶一路”的現代物流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
十年來,我省成立工作專班,設立專家智庫,開展前瞻性研究,全力穩運行、提質效,積極支持中歐班列(西安)加大貨源組織力度、組建市場化平臺公司、開拓新線路新市場,進一步激活市場資源,促進班列運營質效逐年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超2萬列,服務企業超1.65萬家,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飛躍和效的提升。
依托中歐班列(西安)打造國際貿易“黃金通道”,呈現出以下特點:
?多元化通道穩定暢通,開辟跨里海運輸走廊,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線路和21條“+西歐”線路,覆蓋亞歐大陸45個國家和地區;
?樞紐設施承載高效,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提速,西安國際港站建成集裝箱堆場69萬平方米、鐵路線路59條,日裝卸作業能力3700標箱;
?運行質效持續提升,中亞方向率先實現市場化運營,率先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落地實施啟運港退稅等試點政策,有效降低了綜合物流成本;
?溢出效應日趨顯著,推動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西安港已落戶康佳、匯芯等制造企業40余家,大宗貿易企業達886家。
繁忙的西安國際港集裝箱貨站。
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國內運輸時效最快、線路輻射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五最班列”,構筑起一條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
依托西安國際航空樞紐
搭建“空中絲綢之路”
十年來,我省積極發揮陜西作為中國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依托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全力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
持續拓寬國際航空網絡,先后開通了多條重要洲際客運航線,今年以來相繼開通至塔什干、比什凱克、阿斯塔納、阿什哈巴德、杜尚別的國際航線,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空中絲綢之路”不斷織密。積極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空港聚集普洛斯、豐樹、日立和“三通一達”等近200家現代物流企業,建成投運物流園區13個,落戶東航、海航等14家航空公司區域總部和芬蘭航空、大韓航空等15家外航辦事處,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航企聚集區、功能最全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386條客貨運航線,其中國際客運航線83條,全貨運航線45條,開通4條第五航權航線,加速構建“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航線網絡格局。
建立健全保障體系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十年來,我省按照國家工作部署,結合陜西發展實際,在空中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標準聯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等領域出臺支持政策,構建了以實施方案、專項規劃為核心,多領域配套文件銜接支撐的“1+N”政策體系。持續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狠抓風險防控制度落實,引導境外項目企業落實好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加強重大項目跟蹤服務,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為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提供重要保障。
持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切實推進輿論宣傳,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中國一帶一路網等各方面資源、渠道和平臺,積極宣傳陜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實實在在的成果,搭建了全國第一家省級的“一帶一路”官方網站,按年度推出十大亮點工作,謀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系列重大活動,充分宣介陜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新成效,共同講好共建“一帶一路”上的陜西故事。
發布會上,省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陜西省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情況。十年來,我省擴大對外交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促進全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向西開放示范作用。
擴大對外交流
展示共建“一帶一路”時代成就
十年來,陜西全力服務大國外交。中國—中亞峰會是今年我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邁入新時代,全省上下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為元首外交營造良好氛圍。中國—中亞外長第二次、第四次會晤相繼在西安舉辦,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共建“一帶一路”成為重要共識。這十年,法國總統馬克龍、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中非總統圖瓦德拉等37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訪陜,感受發展巨變,盛贊“一帶一路”時代成就。
大力拓展國際朋友圈
與41個國家締結友城關系
我省新增國際友城48對。截至目前,與41個國家締結友城關系達到108對,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友城54對。
發布會上,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陜西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情況。
持續擴大貿易規模
我省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東盟博覽會、廣交會等重大經貿活動多元化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在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布局26個“海外倉”。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主辦“中亞云品”特色電商直播活動16場,配合烏茲別克斯坦舉辦了商務論壇、企業家圓桌會等重要活動,推動雙方企業深化雙向投資、增進貿易合作。
2013年以來,全省進出口總額連續跨越2000、3000和4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4.7%。陜西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額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8.4%,2022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1128.93億元,增長41%。今年1-8月進出口額833.97億元,增長26.2%。
穩步推進對外投資合作
2013-2022年,陜西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12.4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23.8%;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135.7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承包工程的52.6%。
(來源:西安發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