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23-06-28 09:45:05
Landbridge平臺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和弘揚了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文明發展成果,并賦予其當今時代的新內涵,開啟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征程。經過十年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取得重大成就,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一帶一路”倡議思想中蘊含著的包容性、聯動性、互惠性等核心發展理念與新發展理念在內容上高度契合、邏輯上相互關聯,實踐中相輔相成,展望未來,只有貫徹好新發展理念,才能切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創新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動力、第一引擎,也是促使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實現復蘇的關鍵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發展就是要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國內創新性發展方式的轉變,新舊動能的轉換,為“一帶一路”的實施提供了更多的產品、技術、模式借鑒,極大夯實了實施的實踐基礎。依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對接,國際產能合作成為可能。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創新發展的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實現動力變革。要以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維,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使沿線各國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要建設更加緊密的創新合作伙伴關系,抓住全球科技創新快速發展機遇,打破科技創新壁壘,為全球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注入新動能。要堅持高質量、高標準的合作方向,與共建國家加強創新合作,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科技與產業、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要不斷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技術轉移和知識分享,共同探索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深入推進創新絲綢之路建設,為各國共同發展開辟新的路徑。
二是堅持協調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減貧、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紊亂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只有貫徹協調發展的理念,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才能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以協調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提升效率,獲得更高的投入效益。要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制度環境,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要進一步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G20、亞信峰會、中歐合作、中非合作等雙邊和多邊領域對話平臺,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三是堅持綠色底色。綠色發展是指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理念,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將綠色發展理念變成推動綠色發展的實踐。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全人類共同事業。要致力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讓綠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要尊重共建國家追求綠色發展的權利,建設更加緊密的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共同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沙漠治理、資源節約、能源合作、生態修復等方面都主張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連接成片,充分運用好綠要素,使整個世界都綠起來。要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致力于加強生態環保合作,防范生態環境風險,增進共建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的綠色共識及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要統籌協調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開展綠色投資,促進以綠色技術、綠色金融、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為一體的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與共建國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高質量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深化綠色發展合作,加強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推動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增進民生福祉。
四是堅持開放引領。“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國際公共合作平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更加突出推動各國聯動、多向聯動,助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通過推動資金和技術便捷流動,促進共建國家互學互鑒,不斷匯聚世界經濟增長合力,著力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繼續堅持共建“一帶一路”與各國、各區域和全球層面的發展規劃和倡議對接,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與中國自由貿易區聯系緊密,承載著中國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開放的自由貿易區和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經貿往來,必將為共建國家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要深入開展各領域人文合作和交流,更好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要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要建設更加緊密的開放包容伙伴關系,把世界多樣性與各國經濟互補性和差異性轉化為發展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強力引擎。
五是堅持共享普惠。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目的是實現世界各國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秉承“達則兼濟天下”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理念,準確對接沿線國家發展,回應沿線國家人民的現實訴求,給沿線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已經吸引了世界上超過3/4的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參與,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世界銀行報告認為,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以共享發展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建設共享發展平臺,共享發展機遇,致力于實現全球共同繁榮。要建設更加緊密的互聯互通伙伴關系,進一步提高世界經濟的連通性和共享性,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連線成片,實現各方共擔責任、共御風險、共享成果。
展望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國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要繼續攜手各方,推進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來源:宣講家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