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逆市上揚 展現強勁韌性
2022-05-09 13:43:32
Landbridge平臺
自2013年以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已經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沿線國家均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這一倡議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
9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無到有、由點及面,有關合作理念和主張寫入聯合國、G20、APEC等重要國際組織成果文件,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互聯互通、投資、貿易、金融、科技、社會、人文、民生、海洋等領域,共建“一帶一路”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已從中國倡議通達全球,成為國際共識。
“一帶一路”當前發展情況如何?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一帶一路”又有哪些風險和挑戰?未來又會利好中國哪些行業和企業?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一帶一路”所所長祁欣,解析“一帶一路”最新觀察。
貿易額累計達11萬億美元
《中國經營報》:“一帶一路”倡議實施9年來,發展情況如何?
祁欣:2013年以來,國際形勢和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的歷史階段。習近平主席統攬全局、審時度勢,在充分汲取歷史智慧,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的基礎上,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
9年來,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推動互聯互通,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為基本框架,構建以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完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布局,打通了我國中西部地區聯通世界的通道,為促進全球互聯互通做增量。2021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6257份,新簽合同額1340.4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9%;完成營業額896.8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7.9%。一批“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穩步推進,并取得實質性成果,在國際合作中彰顯“中國建設”品牌。
9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持續取得新突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情況下,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仍逆市上揚,展現出強勁韌性。2013~2021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達11萬億美元,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由25%提升至29.7%。2021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在疫情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不僅助力各國經濟復蘇回暖,也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不設高門檻,反對保護主義,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這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區別于一些排他性安排,能夠成為國際共識的根本保障。
“一帶一路”要錨定“綠色”
《中國經營報》:“一帶一路”未來發展方向和挑戰是什么?
祁欣:當前,共建“一帶一路”面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部分國家渲染共建“一帶一路”的競爭性和威脅性,惡化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環境,打壓發展空間。二是海外支撐體系不健全,缺乏系統性,支撐機構不足、金融保險法律等服務跟不上項目需求,支撐形式有限。三是國際宣傳力度仍有待提升,創新宣傳方式和手段更多符合對象國媒體、民眾偏好。四是金融風險較大,一些共建國家債務水平高,存在較大違約風險。
未來,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建設應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發展方向。
一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建“一帶一路”一定要錨定“綠色”,探索生態友好型發展模式。2021年,中國與31個合作伙伴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并率先宣布出資15億元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設,深化生態環境和氣候治理合作。未來,中國要繼續擴大“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伙伴范圍,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等合作。
二是穩步擴大數字絲路合作。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與22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合作機制,一批海外倉建成并投入運營。2021年11月,中國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這也是中國繼2021年9月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2.600, 0.05, 1.96%)伙伴關系協定》(CPTPP)之后,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的又一“入群”舉措。未來,中國將在5G、數字經濟、大數據、云計算、移動支付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開拓合作,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三是持續推進國際抗疫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后,中國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擴大醫療援助規模,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進一步凸顯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中歐班列不間斷運送抗疫物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生命通道”。中國先后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援助抗疫物資,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1億劑疫苗。未來,中國將繼續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合作機制,進一步發揮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公共衛生專業性多邊機構的重要作用,加強公共衛生科技研發交流合作,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衛生領域的物資及技術援助,筑牢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四是務實加強創新絲路合作。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強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方面合作。北斗相關產品已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各國提供最先進、精準和全方位的時空信息服務,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正積極運用北斗系統探索智慧城市建設。未來,中國將打造“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升級版,加強衛生健康、農業、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構建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大平臺。
“一帶一路”利好4類行業
《中國經營報》:“一帶一路”利好中國哪些企業和行業?
祁欣:企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踐行者和生力軍。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范圍將更廣泛,領域將更加細化,但機遇與挑戰并存,合作前需做好充分調研,防范各類風險。“一帶一路”將利好綠色產業、數字經濟、抗疫物資合作、國際咨詢服務等四方面的企業和行業。
在綠色產業方面,當前低碳發展已成為各國未來發展的基本準則。中國已經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清潔能源項目、節能改造項目、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以及相關設備、技術等在全球存在巨大需求。企業應加快轉變發展方向,加大綠色產業研發投入力度,搶抓市場機遇,布局海外市場。
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中國是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在規模、技術、市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當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加大產業數字化發展力度,在技術、研發、平臺等方面有巨大需求。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眾多,商業模式較為完善,可加大調研共建國家市場需求,積極發展“絲路電商”,建立服務于“一帶一路”各類數字園區,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園區和產業集群。
在抗疫物資合作需求方面,當前,全球抗疫防疫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對于病毒檢測、抗疫藥物、疫苗研發、基礎物資需求仍持續產生。企業可加大研發力度,在抗疫物資精細化、個性化、定制化方向做文章,提升抗疫物資價值含量,做強全球醫藥物資市場。
在國際咨詢服務方面,企業開發國際市場前期調研與咨詢至關重要,中期、后期監測、預警也必不可少。目前,企業主要依靠國際咨詢公司、國際律所、跨國投行等提供前期咨詢和設計服務,我國本土商務、法律、金融等咨詢機構國際化程度嚴重不足,尚無法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這一廣闊市場參與程度有限,需積極提升自身實力,加大對國際市場布局和開發力度,為實體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中國經營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