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年來,成果與挑戰并存
2021-08-27 10:42:50
Landbridge平臺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而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則是其中牽動世界經濟關系、影響國際戰略格局走向的最重大事項之一。
八年來,在中國的大力推動和積極引領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作為中國與世界聯動發展的新路徑、世界各國共同繁榮與進步的新范式、不同發展戰略相互對接的新創舉,取得了顯著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也展現出異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提升中國地位,帶來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成就與經驗可以有許多視角和維度。從中國自身需要和所得,特別是與外部世界的關系角度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最大成果是進一步樹立了中國領導人、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華民族開明開放、包容合作的建設性形象,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大國的道義感召力和政策影響力。
“一帶一路”為世界各國打造雙邊合作與多邊合作相輔相成的新格局、實現區域一體化與普惠式全球化協同發展的新境界提供了現實可能。通過中國倡導和推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際社會找到了超越意識形態分歧、超越社會制度差異、超越地緣利益紛爭、超越發展水平鴻溝、共謀發展進步的新方向和新路標。
正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宏觀經濟學教授克萊5月11日在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發表文章中指出,“中國海外經濟活動的本地化程度已經大幅提高。中國企業正在提供就業崗位、出口、預算收入和技術專業知識”,“這些項目正在滿足新興經濟體的要求”。他以中國公司在中亞的項目為例,“過去10年來,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所有大型中國公司都已實現員工本地化”。
實際上,美國的一些智庫也承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給所有參與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處。美國麥肯錫公司對在8個非洲國家的上千家中國公司進行的實地調查表明,這些公司中“89%的員工是非洲人,為非洲創造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的報告也顯示,在尼日利亞的20家中國制造業企業中,當地雇員比例平均為85%,“就業本地化的大趨勢顯而易見”。
作為國際合作的新創舉與新實驗,“一帶一路”不僅提高了中國與世界聯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拓展了中國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效能與潛能,提升了中國的道義形象和榜樣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和整個國際社會,提供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一帶一路”目前在建大型基礎項目數以千計。世界銀行估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幫助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成為人類的“減貧之路”“增長之路”“共同進步與繁榮之路”。
成果經驗與風險挑戰并存
習近平主席多次闡述“一帶一路”倡議這種新型合作的廣泛性,特別是合作成果的共享性和普惠性。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致辭中,他一方面滿懷真情地重申:“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加入進來,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另一方面旗幟鮮明地表示:“面向未來,我們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
不言而喻,“一帶一路”框架下倡導和實施的務實合作與互利發展完全符合當今時代潮流。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中蒙俄所在的歐亞接合部地區,到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都處于良好發展的態勢。廣大發展中國家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組織和機構,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已經普遍化常態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經濟運行及人類進步發展進程中不可分割,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基礎設施建設與聯通、產能跨國轉移與合作、社會民生工程與福祉、數字經濟合作與管控、支付方式改革與創新,都將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方向。“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基建”,自然而然地要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協調,彼此牽引,統籌推進。
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畢竟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既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先例可以依循。在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過程中,困難和風險、壓力與挑戰如影隨行,這是不可避免的。在國際政治關系、世界經濟格局、地緣安全架構、文明共存態勢等諸多方面,其廣泛性、深刻性與復雜性超乎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這一切無疑會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全面推進與持續發展造成多方面影響。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未來將表現在政治、經濟、生態、安保、公共衛生等各個方面。由于西方某些國家恣意干擾破壞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也由于國際政治關系和經濟秩序本身充滿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突發性災難仍有可能發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風險與挑戰的長期性、復雜性與嚴峻性也將超出預想。我國一些承擔“一帶一路”工程項目與合作任務的企業與機構經驗不足、手段不足、能力不足等問題也將長期存在。
去年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成功簽署,為在新的條件下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供了更大機遇和可能。但歐盟與日本建立的“互聯互通伙伴關系”,以及與印度就建立同類關系制定的綜合性計劃,都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形成對沖。
美國近年來一直在謀劃抗衡“一帶一路”的行動計劃,2019年聯合日澳提出的“藍點網絡”計劃,重心就在基建領域。不久前七國集團峰會召開時,拜登政府又提出了所謂幫助發展中國家興建基礎設施的“B3W”計劃,以“價值取向、高規格和透明的”伙伴關系為誘餌,吸引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對抗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積極有效應對,做好長期準備
今年6月23日,在全球抗疫形勢依然較為嚴峻的情況下,中國成功地舉辦了“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習近平主席以書面方式致辭會議,重申“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傳承絲綢之路精神,攜手打造開放合作平臺,為各國合作發展提供新動力。
習近平在致辭中指出:“8年來,140個國家同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合作伙伴越來越多。各方積極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啟動了大批務實合作、造福民眾的項目,構建起全方位、復合型的互聯互通伙伴關系,開創了共同發展的新前景。”他特別強調,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在中方的大力推動和與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與會的29位國家政要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代表達成六點共識:第一,各方期待構筑更緊密的伙伴關系,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與各方發展戰略和規劃。第二,疫情大流行是當前最緊迫挑戰,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第三,進一步加強疫苗國際合作,推動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在世界各國公平分配。第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應把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打造合作亮點。第五,支持商品和人員跨境流動,支持各國繼續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第六,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支持和踐行聯合國倡導的多邊主義。
毋庸置疑,未來中方將與相關各方密切跟蹤國際關系和地區局勢的發展變化,適時審視和調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著力方向和資源配置。總體上說,政治關系穩定、經濟效益可控、信用相對較好的國家和地區,將成為各方資金和技術優先投入的重點方向。
同樣,秉承政府指導與市場規律相輔相成、共商共建共享毫不動搖的基本理念,中方不會搞勉為其難的合作,不會做強人所難的項目。中方會在不斷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的同時,努力與相關各方研究建立依法依規經營以及合理索賠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要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持續推進,特別是貿易合作持續走強的有利時機,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有序加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計價功能和結算規模,逐漸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框架下的人民幣支付體系,同時綜合考慮并妥善處理構建人民幣支付體系與繼續參與美元全球結算體系的關系問題。
要繼續研究和探討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密切相關的金融合作平臺建設和機制規則運行等問題,繼續引導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各種雙邊與多邊合作基金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努力解決中外合作資金效益不高等各種實際問題。
要進一步總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中歐班列開行經驗,同時重視班列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探索提升可持續合作的新路徑。在盡快提升中歐班列經濟效益的同時,挖掘和展示其文化文明價值和國家品牌意義。
要對本國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強政策指導和多種形式的必要支持,適時有效地化解企業不當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要與相關國家密切協作,共同制止境內外勢力假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謀取私利的有害行為。
要全面總結和研究與周邊國家開展互市貿易、共建跨境加工區、設立保稅區以及境外設立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的經驗與問題。發揚成績,糾正偏誤,因地制宜,順勢而為。
要通過擴大和深化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特別是人力資源培訓,堅持不懈地開展對外傳播和解疑釋惑工作,不斷消除境外某些勢力和媒體歪曲、抹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負面影響,持續提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進程中民心相通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為中聯部原副部長、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前大使、中國外文局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研究院首席特聘研究員于洪君)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