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排頭兵”
2021-08-10 10:12:04
Landbridge平臺
華電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
華電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項目上,當地員工參加公司培訓
華電孟加拉國古拉紹項目廠區
華電投資并運營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電廠
“我們不僅要做生意,更要交朋友!”這句話越來越成為央企在海外的真實寫照。
伴隨“一帶一路”合作加深、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央企已成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排頭兵”。許多國家民眾在現實中接觸的第一批中國人,就是央企在海外的工作人員。可以說,央企就是一張日益亮麗的中國名片。
做生意講求互利共贏,交朋友講求真心換真心。只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才能助力民心相通,對所有“走出去”的央企來說,這都是一個重要課題。那么,該怎么做才能在當地留下好口碑,擴大我們的“朋友圈”,展現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華電集團子公司華電運營公司。華電運營的海外運維業務已落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有建在旅游勝地巴厘島的燃煤電廠,也有坐落在柬埔寨深山里的水電站,還有位于巴基斯坦荒漠中的電廠……一批“明星”項目安全穩定運行,在帶動當地就業、環境保護、民生工程建設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訴說著共建“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
能源工程首先是生態工程——為巴厘島增添一道美麗風景
印度尼西亞旅游勝地巴厘島北部海岸線,從一片草地與椰樹中遠望,一座藍色圓頂建筑頗為引人注目,而它不遠處的一座煙囪和幾座輸線塔提醒人們,這里并不是什么古老廟宇或旅游景點,而是一座發電廠——由中國華電集團投資建設并運營的巴厘島燃煤電廠。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煤電廠排出的煙塵會遮天蔽日,顆粒物四處飄散,草木枝葉都會沾著煤灰。建煤電廠會不會破壞生態?這可是當地經濟支柱旅游業賴以發展的基礎!有些人開始擔心。
可缺電曾經確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島內建設落后和島外供給有限,使得巴厘島電網一直都處于電力供應不足、不穩的狀態。“有時夜晚停電,酒店一團漆黑,讓乘興而來的游客十分不滿。”酒店和民宿經營者對此頗有微詞。一些旅游設施,也因停電出現安全隱患。當地居民也受缺電困擾,停電時只能用煤油燈和蠟燭照明,洗衣做飯也會受影響。
經濟要發展,離不開能源供應,但也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燃煤電站的環保問題已成為重中之重。
圍墻就地取材,造型設計融入當地景觀;廠區采用先進的GIS(氣體絕緣變電站)技術節約征地面積,降低生態影響;儲煤場采用封閉圓形設計,安裝噴淋裝置防止煤塵飛揚……處處細節展現出華電對當地生態與人文景觀的重視與保護。
據華電運營公司印尼巴厘島分公司總經理于亮平介紹,廠區高54米、直徑75米的藍色圓頂儲煤場,可堆放燃煤近14萬噸,夠電廠使用一個月。燃煤由輪船運至電廠碼頭,再由碼頭的傳送裝置經數百米的距離輸送到煤場,這個封閉的輸煤棧橋系統不會讓粉塵飄出。
“廢氣廢水排放標準全部高于當地法律規定,不給周邊空氣和水源帶來負擔。”于亮平說,“監測數據顯示,電站的二氧化硫、煙塵排放濃度僅為185mg/Nm3和19mg/Nm3,遠低于印尼標準500mg/Nm3和50mg/Nm3,完全不必擔心電站會污染空氣,而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無害化處理后全部回收利用。”
其實,電廠有沒有破壞生態,看看廠區和周邊的草木就知道了:一塵不染的枝葉是對項目建設的無聲贊美。而電廠北部海域的“居民”同樣有發言權。在那里,洋流溫暖,魚類豐富,當地居民稱之為“海豚灣”。清晨日出時分,一群群海豚追逐覓食,在海面上翻騰飛躍,發出歡快的鳴叫。當地居民說,電廠運營后,海豚并未減少,依然在歡快地翻騰、鳴叫。
自2015年投運以來累計發電量超過178億度,巴厘島電廠不僅承擔了該島超過四成的電力供應,更以綠色環保的設備和管理運營為巴厘島增添一道美麗風景。
能源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建一座電站,富一方百姓
保護與開發并重,是中資企業在海外項目建設與運營中一以貫之的思路。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時指出,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中資企業海外項目公司是這一理念的生動踐行者。柬埔寨首都金邊向西行駛大約350公里,在戈公省豆蔻山深處,無邊的綠色森林中一汪湖水倒映著藍天,像一顆寶石鑲嵌其間。這里是華電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水庫大壩上中柬雙語“開發水電 福澤百姓”的標語透露出這不僅是能源項目,更是一項民生工程。
投運以來,河水奔騰的能量源源不斷化為綠色動力,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居民用電價格逐漸降低,從用不起電、不敢輕易用電到放心用電,民眾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幸福感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水電站運營過程中積極推行本地化用工,促進當地人員就業。華電運營柬埔寨公司總經理官友政介紹,公司多方探索人才培養模式,華電“一帶一路”能源學院現場舉辦專題培訓班,以“專業理論+貼崗實習”的教學模式,培養當地人才;在工作中,通過師徒“傳幫帶”形式提升柬籍員工技能水平和專業素質。
發電運行部30歲的柬籍員工馬卡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培訓班,我不僅系統地學到更多專業知識和文化,還感受到公司幫我們用知識的力量戰勝貧窮、走出貧困的誠意。”馬卡說,2018年在公司安排下,他來到北京與同行們學習交流,“這是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看世界,見證了中國的繁榮與富強,也看到了自己國家的不足,這激勵我繼續奮斗。”
中國行之后,馬卡學中文、寫漢字,還主動請纓做一名運行值班員。走出控制室,走向生產現場,他虛心向中國師傅請教,從認識設備開始,到熟記操作規程,再到深入學習電站主要設備的原理與結構,逐步勝任了調整機組負荷、機組狀況巡視、設備定期試驗等復雜工作。如今,馬卡已成為一名優秀的運行值班員。
各類培訓為公司提供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目前,額勒賽水電站當地員工比例超過六成,許多人提高了生活水平,改變著家庭命運。按公司計劃,未來當地員工占比將超80%。
類似的故事在中資企業的海外項目公司不斷上演。“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環境,傳承一方文化,培養一批新人,這是華電開展國際業務的初衷。”官友政說。
能源工程之外是民心工程——傳遞來自中國的正能量
中國形象如何?中國人好不好相處?伴隨越來越多海外項目的承建,中資企業海外公司逐漸成為各國民眾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從印尼巴厘島電廠,到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從到俄羅斯捷寧斯卡婭燃氣電站到西班牙巴辛風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資企業項目建設到哪里,公益活動就開展到哪里,民心交融就延伸到哪里。
“爸爸媽媽突然取消了節日聚餐,還不讓我出門,這是為什么?因為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這輕柔的讀書聲不是線下的讀書會,而是“點亮未來”線上流動圖書館“華電和你讀繪本”中的內容。
2020年4月,由華電香港公司運營的“點亮未來”線上流動圖書館正式開館,提供科學、美學、文學等多種教育資源,防疫繪本、防疫視頻、課外閱讀圖書、STEAM科學實驗等內容豐富多彩,向柬埔寨兒童宣傳科學知識,提供線上學習平臺,實現“停課不停學”。
秉持“授人以漁”理念,華電不僅用電點亮經濟,也用知識點亮孩子們和年輕人的未來。2019年下半年,柬埔寨公司在戈公省中學免費開設中文講堂,指派員工每周到學校授課,吸引近200名師生參加。
以“建設一座海外電廠,打造一張華電名片”為原則,華電不僅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電廠,還為東道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與當地民眾共建美好未來。截至去年,華電累計為東道國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在海外修建學校、寺廟7座,援建公路58公里,參與教育捐贈、醫療服務、賑災救援、社區建設等公益活動,連續3年在海外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上千名當地民眾走進電廠,傳遞來自中國的正能量。
在巴厘島電廠,一群孩子看著圍在技術人員身邊,指著發電機組和控制臺好奇地問個不停,閃爍著渴望知識的眼神。帶領孩子們來參觀的吉魯甘巴望村小學校長克帕里說:“自發電廠開展‘公眾開放日’邀請當地民眾走進電廠、傳授知識以來,學校每年都帶孩子們來參觀。每次來這,孩子們高興得就像過節一樣。”
“走出去”蹄疾步穩,“走進去”卓有成效。能源合作不僅為東道國民眾帶來光明,也照亮了當地民眾的心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