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堵塞一周,“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或成有力競爭者
2021-04-06 10:28:11
Landbridge平臺
當地時間3月29日4時30分,擱淺貨輪“長賜”號成功脫淺恢復航行,蘇伊士運河航道開始恢復通行。
3月23日,重型集裝箱貨輪長賜號(Ever Given)在埃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擱淺。
這條貨輪長約400米、寬約59米,運輸能力為22.4萬噸,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集裝箱巨輪之一,擱淺事故直接讓這條最繁忙的運河成了全球經濟大循環上的堵點。
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位于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沖,全長193公里,自1869年建成通航以來,逐漸成為全球貿易中最重要國際海運航道之一。
蘇伊士運河對于世界集裝箱貿易影響重大,連接的不僅是運河兩端的幾個國家,而且還連接了全球多個經濟重心,是全球貿易的動脈節點。
數據顯示,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每天約有190萬桶石油要經過這里。
一條承擔全球約15%海運貿易的“黃金水道”發生擁堵事件,造成的混亂是全方位的。那么蘇伊士運河堵塞到底會對全球物流產生什么影響呢?
一、沖擊全球航運
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際上目前整個航運市場的運力還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
蘇伊士運河堵塞,將對全球航運產生重大影響,給航運業供應鏈帶來“多米諾骨牌”式影響,讓原本就舉步維艱的國際航運業雪上加霜。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貿易復蘇影響,全球進出口貿易增多,國際航運需求大幅提升,甚至出現集裝箱一“箱”難求的“火爆”局面,運費大幅上漲,國際海運運力緊張、價格暴漲問題愈發嚴重。目前國際航線本已高度繁忙,處于緊繃狀態。
此時,國際航運主要通道蘇伊士運河堵塞,將使國際航運業進一步承壓,市場運力也將大幅減少,短期內,全球高度緊張的集裝箱船舶運力供應將雪上加霜,從而進一步加大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二、利好中歐班列
蘇伊士運河是連接亞洲與歐洲最短的水上航道,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此次的“堵車”事故再一次將海路運輸的問題暴露出來,替代市場也因此次蘇伊士運河擱淺事件出現波動。
在中歐貿易中,“一帶一路”中歐班列也成為替代方案的有力競爭者。
目前是全球集運市場的正常出貨季,蘇伊士運河每天的集裝箱貿易量至少占到全球集運市場的20%。
一些高附加值或交期相對緊急的貨物,貨主會主動選擇中歐班列來進行替代運輸。因此,此次事件對中歐班列會產生較大幫助和刺激作用。
與此同時,此次事件對中歐班列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讓更多客戶明白“B計劃”的重要性,由此更加愿意深度了解中歐班列的運營模式,使得中歐班列更多進入市場視野。
蘇伊士運河擱淺事件發生后,其平臺收到的貨主對于中歐班列的咨詢量是之前的三倍。而相應線路的中歐班列的價格大概比此前上漲10%-20%左右。
中歐班列訂艙量的增加,也會推動中歐班列以更快的速度達到盈虧平衡,加速政府補貼的退出,實現自身良性的循環發展。
中歐班列需求增加是十分確定的,而且是長期的。中歐班列開行10年,越開越穩定,為促進中歐貿易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歐班列憑借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逐漸成為當前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
此次蘇伊士運河航線暫停,有望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的市場認可度,在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歐班列相對而言也只是一個中間選擇。中歐班列鐵路運輸體系雖然可以緩解國際物流運輸的緊張情況,但運輸能力還不能完全取代海運。
由于一列中歐班列的運量大概最多大約有200個集裝箱,相對于集裝箱班輪運力2萬個集裝箱,差距還是相對懸殊,中歐班列的運價也相對高些。
同時,與海上運輸相比,中歐班列屬于后起之秀,業務流程成熟度相對較低,實現來回運輸存在一定難度。
而且中歐班列途徑多個國家,受各地區政治穩定性、規則統一性等方面影響,對于貨物的選擇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客戶需要做一個權衡,即到底貨物在總體價值上是否具備強大優勢,得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運輸贏得的其他價值遠勝于額外的成本。
三、航空運業導流效應較小
在蘇伊士運河發生堵塞之后,有人建議繞行好望角從而到達港口,但是考慮到繞行所需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航空運業似乎也被納入了實現遠距離運輸的選擇。
那么此次堵塞事件是否會給航空貨運帶來機會,短期上漲是可以預期的,但這種上漲更多只是情緒影響所致,不會為航空貨運帶來顯著的導流效應。
從這次海運方面的情況來看的話,可以側面反映出,空運所體現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除了在價格方面上,空中貨運是處于劣勢位置,其他方面都是非常有優勢的。
但航空貨運由于其運價更高,相對于中歐班列運價約為海運的150%,航空貨運則要貴10倍左右,再加上走航空貨運的主要為小批量、價值特別高的貨物為主,因此此次蘇伊士運河擱淺事件對于航空貨運的促進作用則相對有限。
面對有時效性以及部分高附加值的貨物,國際航空貨運量價兩端表現。面對港口擁堵,還有隨著集裝箱的稀缺,海運運價方面的高漲,選擇航運相對于海運,在短期內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
但是長期而言,由于海運和空運運輸的貨物類型幾乎完全不同,因此不會給航空帶來太多的機會。
四、思考
回顧此次的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背后顯現出的是運輸行業的重要性,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一些思考,物資運輸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要想保障國家安全,運輸線路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與國家而言,要強化對供應鏈安全的重視。蘇伊士運河堵塞有點類似于新冠疫情,屬于預料之外的突發事件。
去年疫情暴發后,對全球供應鏈安全構成沖擊,提醒各國要做好供應鏈的備份,開辟“第二來源”或者說“第二渠道”。
現在,又發生重要貿易航道突然被巨輪“卡死”的事情,可能會強化各國尋求供應鏈第二、第三渠道的想法。開辟另外的道路并不意味著完全替代,短期內蘇伊士運河的地位仍然是難以撼動的。
放眼全球航運通道,蘇伊士運河的運力依然屈指可數。2020年,在疫情之下,仍有近2萬艘船經過蘇伊士運河,相當于日均50艘,而且多數是巨輪。
蘇伊士運河被堵之后,面對繞行好望角的方案,多數船只選擇了等待。雖然等待要付出成本,但繞行則意味著要付出數周的額外航程及連帶成本。這更突顯了蘇伊士運河對全球航運的重要性。
此次蘇伊士運河的堵船事件也應給全球的物流企業敲響警鐘:不僅要考慮可替代的航線,也要建立應急預案機制,在遇到類似突發事件的時候做好風險對沖。于企業而言,要學會通過多渠道參與國際貿易。
長期以來,諸如聯邦快遞(FedEx)、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敦豪航空貨運公司(DHL)等國際快遞巨頭在國際市場上獨占鰲頭。為了更好地參與國際物流,像菜鳥、京東、韻達這樣的中國新一代物流企業,也在過去幾年間積極出海建網、布局全球。
隨著中小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貿易,整個貿易形態跟物流形態都在發生變化,從過去大量依賴集裝箱的流通方式,變成了更多地去依賴小包裹的方式。
總體方向是建立一張全球性的網絡,在全球的關鍵地方建立基礎設施,有了節點后,建立鐵路的、海運的,包括空運的這種多元化的立體的運輸網絡。這張網絡成型以后,運用數字化的技術讓整個全球物流的流通效率變得更高。
這次蘇伊士運河堵塞,對“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發展帶來更大的拓展空間,例如:利用德國公司Cargo beamer系統大大縮短中歐班列的門到門運輸時間從原來的20多天縮短至8天,實現了公路和鐵路運輸無縫連接,大大提高“一帶一路”公鐵聯合運輸的效率。
在擱淺的巨輪面前,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體系顯得如此脆弱,處于該條產業鏈、供應鏈上游,核心價值鏈上的企業都將受到嚴重的沖擊,相關航運的運價出現了一定的波動,但總體而言,此次事件外貿的影響是突發的、短期的、局部的。
目前蘇伊士運河通航有序進行,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正逐步恢復正常,為了發揮物流對全球貿易的重要保障作用,世界各國將共同推動物流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各國攜手暢通跨境物流,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
(來源:科技導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