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陸為港更開放“一帶一路”更可期
2020-12-15 09:06:36
Landbridge平臺
一輛輛整車進口的轎車整齊排列、一排排龍門吊起起落落、一張張營業執照在線秒速生成……陜西自貿試驗區成立3年來,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一系列創新成果。其中,“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等20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5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從長安出發,穿越古絲綢之路起點的風沙,陜西已成向西開放新高地,全球資源配置重要支點。這些創新實踐,釋放了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使自貿試驗區成為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乃至區域協同發展的動力之源。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政務服務中心。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的健康文化體驗園成了市民的打卡地,人們來此觀覽、購物,享受中歐班列帶來的便利。
人們在健康文化體驗園購物。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政務服務中心,人們在這里可以體驗到快捷人性化的周到服務。
西安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一輛輛整車進口的轎車整齊排列在場地中,工作人員忙著分派裝運。
日前,本報“高質量發展——經濟特區行”采訪組走進陜西,切身感受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實踐。
苦練內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1-10月,陜西自貿區新設市場主體13305家(含外資企業62家),新增注冊資本1524.56億元(含外資注冊資本7209.14萬美元),其中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達109家。這些簡單數字的背后,體現的是陜西自貿區已是西部乃至全國吸引投資的熱土。
位于西安高新區的西安中興研發生產基地趁著自貿區的“東風”發展的勁頭越來越強勁。從2007年的700名員工到現在已經壯大至一萬多人,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廣,現已駛入了以無線系統研發、芯片設計研發和終端研發生產“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快速發展之路。“西安高等院校多,人才聚集,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加上自貿區等利好帶來的好政策,吸引了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扎根在這里,人愿意留在這里,就是企業發展的機遇。”中興通訊行政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王波結合中興在西安近些年的發展這樣感慨。
2016年搬遷到陜西自貿區西安經開區片區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扎下根來。該公司2000年成立,短短10年間,就成長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太陽能科技公司,2019年公司市值最高超過千億,為同期全球光伏市值最大企業。“特別是近3年,公司業務加速全球化發展。今年疫情期間,在經開區的支持下,公司率先復工復產,一些物流受限時,依托中歐班列(西安)等各種方式向海外出口。”公司品牌總經理王英哥振奮地表示,公司發展超預期,上半年該公司單晶硅的產能占全球單晶硅片產能的4成左右,進一步鞏固全球單晶硅片龍頭地位。
企業愿意來,來了之后站得住,站住之后還要走的穩。陜西自貿區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創新管理方式,由便利管理主體向便利市場主體轉變。其中,將229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100項“證照分離”改革任務在區內全面落實;推行商務秘書和“集群注冊”服務,企業登記辦結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推廣“24小時自助信包箱”服務模式、“人臉識別”微警認證、全城通“港”速遞服務,實現“零跑路”線上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壓縮至50個工作日。
高水平治理帶來了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陜西自貿區的管理和服務創新,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感受到便利,充滿獲得感。
陸空聯動,“一帶一路”深度融合發展
10月15日上午,僅僅用了13天,滿載著82臺奧迪進口汽車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整車進口班列順利抵達西安,大大降低了國際運輸時間和后端分撥成本。
這是西安港口岸功能與中歐班列(長安號)聯手發展結出的碩果,是陜西自貿區在開放型載體建設運營上的又一突破。2018年6月,西安港整車進口口岸正式運營,借助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強勁發展勢頭,短短2年多時間,西安港整車進出口數量占全國內陸鐵路整車口岸發運量的87%,成為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原來整車進口是在沿海港口分撥,再運往內陸城市,耗費時間長,而通過西安分撥到中西部區域,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到。”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博爾介紹。
攤開中國地圖可以看到,西安地處我國的地理幾何中心,到全國各大城市平均距離短、速度快、平均成本低。依托西安天然的地緣優勢和絕佳的交通區位優勢,陜西自貿區正開足馬力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促進貨源向西安港集聚,全力將西安港打造成為內陸第一大港,引領內陸地區開發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為陜西經濟增長開辟新空間、搭建新平臺。
截至10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突破3000列,開行數量占到了全國開行總量的31%。在常見的定制班列之外,中歐班列(西安)不斷推出班列產品新服務,如公共班列、德國快線等。其中公共班列像公交車般運行,全國各地的貨物到西安了,隨時都可以搭上公共班列去往歐洲。德國快線定期從西安發車,僅用10至12天即可抵達德國諾伊斯,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中德貨運國際鐵路運輸通道。
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城,萬商云集,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貿易中心。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現代絲綢之路正演變為一條立體多維的宏大經濟走廊。
不靠海不沿邊,與世界聯通、發展外向型經濟,航空是陜西必須抓住的關鍵路徑。截至2019年底,位于陜西自貿區空港自貿功能區內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國際航線91條,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城市;全貨運航線達到32條(國際15條)。值得一提的是,6月7日,陜西首條洲際第五航權全貨運航線“首爾-西安-洛杉磯”開通。在當時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形勢下,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自貿辦專職副主任郭妍菲將航線的開通形容為“意義非常重大,助力西安搶占航空貨運市場,相關企業會因為這條物流航線帶來的便利落戶在西安。”
航班多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公司聯合民航西安各單位在運行組織管理上謀變革,在深挖資源潛力上做文章,逐步探索建立大型樞紐機場高效運轉的新模式,不斷釋放西北臨空自貿區的“西引力”,開啟大西安連通世界的“快捷鍵”。
今年,《國務院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中,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案例獲全國推廣。統計數據顯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班準點率連續3年位列全國第一,出港航班平均滑出時間縮短2.58分鐘,累計減少碳排放9萬噸,節約燃油成本3000萬元一年,促進了綠色機場的發展。
當下,陜西自貿區正依托陜西西咸空港新城,以開放第五航權為契機,積極布局保稅物流、航空快遞、國際中轉物流等業務,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樞紐功能完善、門戶特色突出、流動經濟發達”的臨空型經濟體系呼之欲出。
寫好“農”字,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金秋時節,西安國際港務區愛菊工業旅游線路體驗活動暨愛菊絲路菊花節在愛菊集團基地拉開帷幕,市民紛紛前來打卡。在這里,市民既能賞花,又能現場感受我國糧食產業進出口發展的歷程。
伴隨著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大批企業走出去,引進來,進入發展壯大的黃金時期,西安愛菊集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這家始建于1934年的老字號糧油企業,近幾年搭乘中歐班列(西安)一路向西,不僅為西安打通了國際“糧食大通道”,帶回了高質量的糧油原料,而且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實現了企業的蝶變,從最初的作坊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投資建廠,這是中哈產能合作的55個項目中唯一的農業項目。該集團在北哈州建設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進口優質小麥、油菜子等原料;在阿拉山口建設綜合保稅區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承載精深加工和分撥中轉的功能,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可年加工小麥30萬噸、大米15萬噸、油脂30萬噸。目前,愛菊集團已經形成“哈薩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體、三地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局面。
“愛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者、受益者和推動者。”愛菊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深有感觸地說,糧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利國利民利企。
采訪組了解到,陜西自貿區注重聚焦現代農業國際合作,創新農產品進口服務新機制等創新嘗試,不僅加速將“中國制造”的農機裝備走出去,還將海外生產的優質農產品進口到國內,有效彌補了我國糧食缺口。
陜西自貿區楊凌片區,是我國自貿試驗區中唯一一個以推動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為主要特色的自貿片區。楊凌片區先后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開展合作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等20多個沿線國家政府部門簽訂了加強農業合作的有關協議,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活動300余項,布局建設了中哈、中澳、中德、中俄等一批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園區;通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突出無害化生物技術綜合應用等舉措,打造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楊凌品牌,提升了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探索出一套保障人民“舌尖上安全”的新機制。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未來,如何凸顯農業特色?楊凌片區的回答是,“大力發展大宗農產品跨境貿易及保稅加工產業,探索種質資源跨境保稅研發新路徑,打造國際農機、農資、農產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同時,楊凌綜合保稅區目前已正式啟動審批設立程序,將成為我國目前唯一服務于農業產業發展的海關特別監管區域,是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國家使命的重要平臺。
西安樣本
創造“艙單歸并”海關監管新模式
陜西自貿試驗區是一個地處內陸的自貿區,跟沿海沿邊的自貿區相比,本身有著它的劣勢,要想推出自己的內陸港,那么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采訪組在實地采訪中了解到,艙單管理便是自貿區在國際貿易中一個重要的抓手。
所謂“艙單”,是反映進出境運輸工具的載貨清單。根據海關規定,企業申報時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個運單號(運單號與艙單一一對應),即“一單一報”。以鐵路運輸為例,以往一節鐵路車廂生成一份艙單,一份艙單申報一票報關單,一列火車有多少車廂,就需要申報多少票報關單,盡管該批貨物實際為同一企業申報的同一種貨物,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申報成本。
西安港務片區作為糧食等指定口岸,以及西安作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進出口貨物顯著增加。為提升通關效率,節省企業成本,西安海關連同西安國際港務區共同探索出了“艙單歸并”海關監管制度新模式,并實現了明顯效果。“艙單歸并”,是指同一品名、同一規格、同一合同、同一公司、同一列次的大宗進口貨物,幾十節車廂的艙單歸并成一個艙單,然后用一票報關單申報。以往,報關大概需要一周的時間,而“艙單歸并”推行之后,在國際港務區就可以直接“一單報關”,兩三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報關,不僅極大節省了時間,更減少了企業的通關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
2016年3月,西安愛菊集團首次從哈薩克斯坦采購的2000噸初榨食用油,整列共裝載43車,合計86個20尺集裝箱,發往西安國際港務區集裝箱中心站。作為第一次國際鐵路聯運液袋運輸,為確保班列快速、便捷通關,西安國際港務區與省市職能部門一起赴烏魯木齊、阿拉山口協調通關事宜,最終確定采用“艙單歸并”的方式進行申報,原來需要申報86票的貨物縮減為只需申報2票。一票通關費用350元,原來86票需要通關費用30100元,現僅需要700元,節省通關費用97%。
有了這次嘗試后,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海關根據中歐班列“長安號”進出口貨物主要為棉紗、板材、機械等大宗貨物的特點,推行鐵路運輸“艙單歸并”新模式,助推班列通關時效進一步提升。而運力的提升,直接帶來的便是進出口貿易額的快速增長。
跨境金融
創新國際保理美元融資新模式
為解決中小微外貿企業不能通過商業保理開展外幣融資業務的限制,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外向型經濟發展,采訪組從陜西省商務廳獲悉,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協助西安經開功能區長安銀科商業保理公司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并成功獲批全國首家國際保理美元融資業務試點。
經開功能區在前期對自貿區企業需求的調研中掌握到,長銀保理在開展國際商業保理的過程中,有外貿出口企業提出能否為其出口應收賬款提供美元融資的訴求,此事無先例,需在現行外匯管理政策上突破予以創新支持。
為充分發揮自貿區“試驗田”的作用,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服務實體經濟,擴大開放發展,經開功能區多次與省、市自貿辦,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銀保監會陜西監管局等部門溝通對接,將此需求納入《陜西自貿試驗區2019年度重點工作》,并全力推動協調。2019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總局正式批復西安經開功能區企業長安銀科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開展美元融資業務的申請,長銀保理成為全國首家獲批開展出口企業應收賬款美元融資業務資格的商業保理公司。
2020年3月,全國首單商業保理公司國際保理美元融資業務的落地,在全國2萬余家商業保理公司中尚屬首次,是陜西乃至中國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工作的一項重要突破,彌補了國內資本項目相關商業保理業務政策的空白。
原有模式下,商業保理行業不得獲得人民幣以外幣種的融資,并且國內企業間交易只能使用人民幣,保理企業不得為客戶企業提供人民幣以外幣種的保理服務。新模式下,保理企業通過受讓出口企業以美元計價的應收賬款,依據應收賬款從銀行申請獲取國內美元外匯貸款,并可向出口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應收賬款美元融資。出口企業收到的美元融資可以結匯使用,也可以直接用于海外采購或再生產;待出口企業收回國外買家的美元貨款后,同樣以美元收入向保理企業歸還保理融資款。
據介紹,該模式突破了外幣融資業務只能由商業銀行開展的限制,改變了商業銀行僅對有足夠抵押和擔保的企業開展保理融資業務的現狀,使中小微企業獲得外幣融資更加便利。中小微企業通過線上申請,最快3天可獲得美元融資,如果是入駐亞馬遜等主流電商平臺的企業,當天受理、當天即可放款。中小微出口企業到賬周期普遍為2-3個月,不能及時回籠資金,抵抗匯率變動風險能力弱。在該模式下,出口企業可提前將外貿貨款鎖匯,有效規避了匯率波動風險,提高了企業資金周轉率,有利于中小微出口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拓展海外市場。試點以來,吸引了數百家企業到自貿試驗區開展國際保理與跨境電商業務,推動外貿新業態加速聚集融合、聯動發展。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