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智博會: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在重慶舉行
2019-09-02 10:50:23
Landbridge平臺
八月二十六日,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8月26日,2019智博會高端論壇之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在重慶舉行。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政商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數絲合作、共創未來”主題,共商數字絲綢之路合作大計,共創數字經濟時代美好未來。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并致辭。
老撾郵政通訊部部長貢瑪西,烏拉圭工業、能源、礦業部部長蒙塞奇,塞爾維亞貿易、旅游和電信部副部長兼國務秘書馬蒂奇,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薩揚,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副省長拿督鄧章欽,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局長陳杰豪,市領導熊雪、周克勤,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出席會議。
唐良智在致辭中說,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是以互聯網為平臺、以大數據為載體,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推動人類共同發展的全球化新方案。重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努力為推進共建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作出貢獻。數字絲綢之路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特征,以信任為路徑,以共享為目標,與“絲路精神”一脈相承。我們愿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聯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推進網絡互通、信息共享、平臺共建,實現優勢互補、發展互鑒、合作互惠,不斷拓展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圍繞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企業在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中的實踐、資本助力數字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多元化需求激發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數字技術的應用創新與產業融合新趨勢、數字生活筑就美好未來等內容,舉辦了多場主題演講及對話活動。會議還舉行了成果發布和有關協議、項目簽約活動。
外國政府官員,駐華大使,有關國家省州市長,國際組織負責人,兄弟省區市有關負責人,市有關部門、有關區縣負責人,中外企業代表參加。
重慶如何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成功舉辦
以智博會為載體,推動重慶及其他省區市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8月26日,作為本屆智博會重要內容之一,以“數絲合作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召開。
數字經濟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中最具活力、創新能力最強的領域之一。所謂“數字絲綢之路”,即以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為基本內容,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共享、促進信息技術合作、推進互聯網經貿服務和加強人文交流,共同發展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信息經濟,攜手共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技術投資大國、數字應用創新大國、數字產品開發大國,有意愿也有能力在推動全球數字化轉型上做出新貢獻,為全球經濟特別是數字經濟治理新模式構建展示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力量。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既是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領域,又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了新力量。
會議中,來自老撾、秘魯、塞爾維亞、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部長、大使、省州長、知名學者、著名數字經濟企業等400多名中外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數字經濟、共商繁榮發展、共建數字重慶。本次會議的召開,為推進務實合作成果、發揮多元力量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提供了全新舞臺,也對發揮重慶優勢、帶動中西部地區新一輪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近一兩年來,依托于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重慶已經探索出深度參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獨特路徑,即:圍繞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并將重慶建設成為智能產業基地、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范城市。
在成果簽約環節,來自5個國家的12個政府部門、專業機構和企業代表在會議現場正式簽約并交換文本,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4.0、數字貿易等領域,涉及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技術轉移、國際交流等合作內容。
“重慶企業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大有機會。”8月26日,作為“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會議”演講嘉賓、特斯聯CEO艾渝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所謂天時,即良好的國際競爭環境。艾渝認為,互聯網時代,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在大數據智能化方面有5年以上的差距;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差距縮小到3年;5G和產業智能化的時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在某些關鍵技術上,中國甚至走在全球前列。
所謂地利,即重慶有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人和,即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和產業培育方面的積極作為。“政府大力倡導,帶來非常豐富的應用場景。應用規模大,成本就低,推廣起來就快,研發和市場更容易形成良性互動。”艾渝說。
正是看準了重慶在發展數字經濟上的諸多優勢,身為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的艾渝,從大融城等商業地產項目轉型,開辟新賽道——智能物聯網。創辦于2015年的特斯聯科技,目前已經成為智能物聯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百億元。在艾渝看來,特斯聯的成功,恰好表明重慶在發展智能產業上的巨大機遇和良好前景。
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是重慶企業實現新一輪大發展的寶貴機遇。承接新機遇,上個月,特斯聯正式啟動重慶光大科技新城項目。“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集群或者孵化中心的概念,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中國版的硅谷。”艾渝說。
“據IDC預計,到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將達到8.5萬億美元,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45萬億美元。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整個數字經濟未來潛力非常巨大,潛能也是不可限量。”在演講開頭,徐洲用這樣一串數據,來展望數字經濟的市場。
但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產業,數字經濟的發展并不平衡。“即便那些都處在數字經濟前沿的國家,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和優勢,大家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狀態也非常不一樣。”徐洲說,中國經過過去20多年的發展,現在不僅是一個互聯網大國,也是一個互聯網強國。
徐洲舉例說,她的一個美國朋友,在路邊停車,一個星期出差回來,發現車沒了。原來,他停車的位置要道路施工,警察在他的車上貼了兩次罰單,還是沒有找到人,迫于無奈,警察只好把車拖走了,而拖走這一個星期要車主繳2000多美金。但是在中國,這種情形很難發生,因為通過大數據智能化技術,你可以在網上下單找代駕,代駕司機通過物聯網技術能夠輕松地找到車并挪走。
“中國現在高鐵、微信、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已經把人、物、錢等等都流動起來,包括信息也都流動起來。”徐洲認為,數字經濟給中國人帶來非常好的體驗,也創造了無數新的財富機遇。她預計,下一輪像BAT這樣的公司出現的領域,可能是智能制造。
各國政要暢談共贏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在數字經濟領域加強合作?論壇上,各國的嘉賓紛紛認為,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正從跟跑者、并跑者逐漸變成領跑者,理應帶領更多國家參與到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
老撾郵政通訊部部長貢瑪西呼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合作會創造機會。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在過去幾年對我國的支持、與我國的合作。”
烏拉圭工業、能源和礦業部部長蒙塞奇說:“我們對外國的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中國企業在烏拉圭安家落戶。”
塞爾維亞貿易、旅游和電信部副部長兼國務秘書馬蒂奇則介紹,近幾年,塞爾維亞專注于發展與阿里巴巴等企業的進一步合作,包括幫助阿里巴巴拓展在塞爾維亞的支付寶業務等。
“數世紀以來,絲綢之路是亞洲國家之間的連接紐帶。如今,中國倡導共建數字絲綢之路,能讓沿線國家緊密聯系起來。”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薩揚說。
“重慶很大。我今天從渝州賓館來到這里花了一個小時。要是在我們雪蘭莪州,一個小時可穿過4座城市。”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副省長拿督鄧章欽感慨地說,“因此,我們州更需要合作共建智慧城市,比如智慧交通、智慧飲食等。”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總)局局長陳杰豪認為,未來,東亞地區應達成基礎設施、數字流通、信息網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介紹,兩周前阿根廷做了一個民調,顯示80%的民眾非常注重本國同中國的合作關系。他說:“我們希望與中國在共建數字絲綢之路中進一步實現共贏發展。”
“未來三年,我們希望本國的信息技術對GDP的貢獻率達到4.5%。”埃及駐華大使馬格杜布認為,“我們將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商,誠邀中國企業來埃及投資。”
“近兩年,墨西哥政府出臺共享項目,中國的華為和中興也參與其中。”墨西哥駐華大使伯納爾說,未來,他們希望和中國在貿易、金融、科技等方面加深交流,抓住合作共贏的“鑰匙”。
各方專家熱議企業機遇
企業,是數字經濟革命發起者,是新業態創造者。在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中,企業該如何順勢而為,搶抓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在演講中,對重慶的北斗應用和技術開發企業提出三個建議。一是智能駕駛和人工駕駛不要混行,二是要重點思考怎樣用智能駕駛使人能夠進入老城區,三是解決工薪階層通過人工智能駕駛實現在車上辦公。
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卡納夫斯基介紹,他們當前正在進行貿易、投資等領域的變革,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數字化轉型。他表示:“我們將與重慶市政府共同建立合作機制,共同為我們的企業提供合作機會,為區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險之一,而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首先應解決網絡安全問題。”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認為,如果不解決網絡安全,數字絲綢之路是走不下去的。他建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做好網絡安全防護。
“人才在哪里、產業鏈在哪里,我們就把研究中心設在哪里,從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的合作和數字化的提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蔣亞非舉例說,在挪威,華為就用5G技術和AI技術輔助科學養殖,助力當地傳統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對于大數據智能化,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的體會,是“暖科技能讓數字絲綢之路更美”。“大量實踐證明,數字科技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福祉。以支付寶為例,我們在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打造支付寶跨界支付,出國帶個手機就可以用手機支付了。”他說。
金融界人士講述數字經濟
“發揮好資本和金融的作用,這是推進數字經濟務實合作的重要支撐。”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司欣波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數字技術創新研發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數字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資金的撬動和引領。
為了規避金融風險,就要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及多邊金融機構的作用,并在具體項目上利用好市場手段,合理搭建項目架構,創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而這一切,需要借助大數據智能化手段。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亮介紹,他們的做法是通過引入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改進公司內部管理體系、升級客戶系統,并創新業務品種。陳亮透露,下一步,他們將與浪潮技術合作,支持我國云服務智慧城市等新一代技術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如何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清研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基金主管合伙人文鈞雷介紹,他們依托于開源平臺應用體系結構,構建“基地+基金+空間”的綜合型平臺,通過人工智能,將傳統知識轉化為體系。
(來源:重慶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