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桅:“一帶一路”倡議是發展導向的全球化
2019-08-07 10:01:53
Landbridge平臺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化的治理;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
就“一帶一路”是如何推動全球化進程,如何完善全球治理模式等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
王義桅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是發展導向的全球化,推動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讓沿線國家實現從被治理到參與治理,從而開啟真正的全球治理新時代。
推進金融治理脫虛向實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英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既帶來全球化順利發展的巨大機遇,也造成諸如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后果,以至于發達國家率先出現逆全球化現象。
王義桅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帶來了兩個問題:
——全球熱錢流動導致全球大范圍出現經濟泡沫。
王義桅表示,這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大弊病。熱錢流動至少是50萬億以上的規模,這筆錢流到哪里,哪里就出現經濟泡沫;從哪里流出,哪里經濟就坍塌。熱錢流動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最負面的效果,導致少數人獲得極大利益而多數人受損。“管住全球的熱錢流動,才可以解決傳統全球化中的各種問題。”
“‘一帶一路’倡議正是治病的藥方。”王義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使全球的資本向基礎設施、實體經濟的方向流動,把熱錢變成冷錢,把虛錢變成實錢,把盲目流動的投資變成有目標有效果的投資,這就是中國為全球治理開出的藥方。“在基礎設施領域,全世界需要幾十萬億的投資,這個資金需求,恰恰是全球熱錢流動的數量。兩個數量如果對稱起來,傳統全球化中最負面的力量可以得到控制。”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導致全球基礎設施亟需更新。
王義桅認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是資本導向的全球化,私人資本不愿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本主義的政治周期無法滿足長、慢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資本全球化服務于選票而非老百姓。“這使全球基礎設施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短板。發達國家基礎設施面臨升級換代,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嚴重短缺。”
此時,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要內容的“一帶一路”倡議,牽住了世界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在王義桅看來,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閃富,通網路。這是中國脫貧致富經驗的形象總結。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勾畫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起點。
有外國學者研究指出,未來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入將超過人類過去4000年。傳統全球化中的關稅減讓,最多能推動世界經濟增長5%,而新型全球化中的互聯互通,將推動世界經濟增長10%至15%。
麥肯錫咨詢公司曾預測,如果硬件和軟件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沿線國家能夠成功,到2050年,“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將為全球帶來80%的GDP增量和30億新中產階層群體。麥肯錫咨詢公司也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乘數效應進行了估算,預計每1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可創造3萬至8萬個就業崗位,新增25億美元的GDP。
“一帶一路”倡議正致力于轉變全球化理念,推動改革傳統全球化,為新型全球化提供更強勁動力。王義桅表示,原有國際體系主要由美國提供安全、金融公共產品,現已不適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化。與中國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將新自由主義推動的資本導向的全球化,轉變為發展導向的全球化,讓投資回歸實體經濟而不是制造越來越多的金融泡沫,是應對民粹主義挑戰,實現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化希望所在。
推進能源治理讓世界亮起來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有11億人沒有用上電,其中非洲有5~6億人,印度有3億人。為何21世紀的人類,仍然遭受能源短缺問題困擾?王義桅表示,有兩點原因:
一是世界能源分布極不均衡。王義桅表示,水能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南、俄羅斯、東南亞等地區,風能主要集中在中國“三北”、蒙古國、中亞及俄羅斯北部沿海等地區,太陽能主要集中在西亞、中國青藏高原等地區。
二是缺乏技術,沒有實現工業化。“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日照充分而缺電,拉美地區水量充沛而缺電。”王義桅說,“中國能源企業過去投資,有水的地方‘發水’,有光的地方‘發光’,有風的地方‘發風’,可以幫助當地徹底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同時減少碳排放。”
王義桅表示,“一帶一路”作為中國與世界分享發展經驗的合作倡議,不僅幫助能源合理再分配,還能完善全球能源治理模式,讓占世界人口80%的發展中國家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這樣做不只是源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想法,更是源于實力。”王義桅表示,中國最復雜的生態環境,最密集的人口分布,超強的運行能力,練就了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綠色低碳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彰顯了類似中醫統籌協調、標本兼治的智慧。
“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聯合國總部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計劃,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三位一體’。”王義桅說,“這成功實現了全球能源互通有無,徹底解決人類能源短缺和轉型問題;實現既要發電,又要減少碳排放。”
為什么中國能做到這一點?王義桅分析,主要在于體制上統籌協調,文化上標本兼治,所以能綜合施策,實現“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跨國互聯”的電力發展格局。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辦公室就設在北京。”王義桅認為,這是“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中國智慧解決人類問題的很好個案。“試想,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建設,不知多少發展中國家還要繼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共建‘一帶一路’就是與世界分享現代化經驗的過程,避免走老路、彎路。”
王義桅認為,中國的市場化能力超強,西方的先進技術、高標準全球化只有通過中國的“轉換器”,才能更好適應世界各國國情,更好完成市場化。因此,只要不帶偏見的西方國家,都是歡迎“一帶一路”倡議的。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總體分為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三個階段,力爭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建成。”王義桅表示,屆時,全球清潔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排放量的一半,逐步形成電能主導、清潔發展的能源格局。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