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帶一路”,江蘇“朋友圈”越拓越大
2018-11-12 10:37:05
Landbridge平臺
“一帶一路”倡議已提出五周年,如何進一步推動國際科研合作、跨國技術轉移,打造包容、開放、互惠的國際合作平臺?屹立“一帶一路”交匯點,江蘇又是如何以科技打開“筑夢空間”的?
11月8日,在由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江蘇第六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期間,舉辦了“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專題交流會,中外與會代表就共享實踐經驗,推動沿線國家展開更高水平、深層次和寬領域的合作進行了交流。
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嚴輝民
由江蘇省農科院創辦的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農業“走出去”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總經理嚴輝民介紹,明天種業與緬甸的合作經歷了從“種子走出去”到“種業走出去”到“農業走出去”三個階段,在蓖麻和豆類作物的合作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前蓖麻的種植主要是中國、印度和巴西,近幾年隨著生產成本的提高,國內的種植逐年減少,80%要依賴于進口。去年,明天種業與農科院開展了雜交蓖麻的研發,并在緬甸安排5000戶農戶進行了種植,取得了成功,且產量是當地蓖麻產量的一到兩倍。在嚴輝民看來農業企業要“走出去”,關鍵還是技術要“走出去”。“只有有了技術,才能建立自己的壁壘,成果轉化進而就成了順其自然的事。”
目前,該企業正在緬甸建中緬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包含綜合創新中心,科技產品展示、加工物流倉儲等,農科院的油料作物、蔬菜、稻米等先進育種技術也將在當地進行研發實驗。
在農業合作方面,得益于跨國合作的還有肯尼亞。肯尼亞埃格頓大學作物分子實驗室的建成就是促進中肯合作的重要成果,對肯尼亞乃至東非地區開展作物基因資源發掘、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生物技術育種等合作研究,提高作物產量,緩解糧食安全問題影響深遠。
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副校長理查德·木瓦
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副校長理查德·木瓦介紹,埃格頓大學和江蘇的合作是從1995年開始的,重點在教育領域和農業科技領域開展人才交流和技術合作。中肯雙方在農業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多以小農戶作業為主,中方的農業技術和種植經驗對肯方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例如在中國很常見的溫室,幾年前在肯尼亞還是新鮮事物,近年來已經得到大力推廣。而肯尼亞氣候干旱,農業灌溉系統的應用至關重要,理查德希望今后雙方在此領域能夠有長足發展。
對于雙方未來的合作愿景,理查德·木瓦還表示,江蘇醫藥業比較發達,而肯方有著豐富的中藥資源,如何盤活好肯方中藥資源、研制相關產品還需要依托江蘇該領域的技術和專業人才。
過去五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科研院所從江蘇“走出去”,與此同時江蘇也為更多國外企業、科研院所“走進來”培育肥沃的土壤。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副校長米哈伊爾·庫茲涅佐夫
今年7月,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與雨花臺區合作,成立了南京華曼信息技術研究院,這也是俄羅斯第一家頂尖高校院士團隊領銜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南京,成為國際創新載體和高層次人才團隊落戶的成功典范。該大學副校長米哈伊爾?庫茲涅佐夫介紹,學校已經連續兩次來南京參加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并指派俄羅斯科學院通信院士沙赫諾夫作為研究院負責人,將瞄準電子信息核心關鍵技術和創新系統集成研發等領域,重點開展面向產業發展的創新技術研發、技術轉移和產業孵化。
江蘇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近年來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有力的措施推動科技創新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方向與合作領域。江蘇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探索設立專項,支持“一帶一路”技術合作項目。江蘇積極推動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服務平臺和國際創新合作網絡,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參與承建中國—中東歐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聯合一批中外機構共同倡議成立江蘇“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聯盟。省內一批高校院所及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如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在海外共建農業科技園區、為發展中國家培訓管理和技術人員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還啟動了江蘇“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線上服務平臺。有理由相信,未來江蘇國際間合作的“化學反應”會越來越多。
新聞多點料
中國·江蘇第六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在寧開幕
11月8日,由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江蘇第六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在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共有800多位境內外嘉賓參會,期間將舉辦專題交流、高峰論壇、對接洽談等活動。
大會先期開通了“網上在線項目對接交流系統”,方便境內外參會代表提前開展在線交流。三個月期間,共有666位境內外機構代表注冊,551位代表通過審核,其中中方企業代表420位,外方機構代表131位。經過前期互動預約,確認進行大會現場一對一洽談對接285對。
目前,全省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科技交流合作,并與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產業研發合作共同資助機制,近五年累計組織實施省級以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500多項。
(來源:荔枝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