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文化使者:借助“一帶一路” 促進民間文化交流
2018-08-01 10:15:10
Landbridge平臺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他們在中國或求學、旅游,或工作、創業,甚至在中國定居多年,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他們也通過自己的視角,分享著自己在中國的見聞,為中國點贊。
日前,國際在線推出《絲路青年點贊中國》系列采訪報道,走近這些“絲路青年”,聽他們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
尼尚德·維克勒·瑪辛赫在接受采訪
本期記者采訪的主角是來自斯里蘭卡-中國社會文化合作協會的負責人尼尚德·維克勒·瑪辛赫(Nishantha Wikkramasinghe)。6月1日,記者在由京津冀三地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斯里蘭卡-中國社會文化合作協會等主辦的 “斯里蘭卡文化周in北京”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上見到了尼尚德。
“斯里蘭卡文化周in北京”活動從5月30日開始,到6月3日結束,旨在向中國民眾展現多姿多彩的斯里蘭卡島國風采,促進中斯兩國民間友好和文化交流互鑒。據了解,期間還舉辦了“斯里蘭卡美食夜”以及學生、文化交流等多場活動,102幅中斯青少年“一帶一路”繪畫比賽獲獎作品也在京津冀三地巡回展出。
在活動開幕式上,來自斯里蘭卡加納提帕提女子學校的學生歌舞團與門頭溝區少年宮、大峪中學等學生藝術團同臺交流,表演了特色歌舞節目。出席本次開幕式的尼尚德在接受采訪時說,此次“斯里蘭卡文化周in北京”活動讓斯中人民之間有了更好的交流。他說,斯里蘭卡學生帶來的表演展現了距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斯里蘭卡民俗與傳統,這是老師和學生們第一次參加國際性活動,對能夠來到北京并學到很多東西,她們都感到很高興,
斯中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始于東晉時期,鄭和下西洋就曾5次到訪斯里蘭卡。尼尚德表示,兩國在藝術、戲劇、民俗等領域的文化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斯里蘭卡積極響應,斯中在文化、體育、經貿等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雙向交流活動,見證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統友誼。
斯里蘭卡加納提帕提女子學校的學生表演特色歌舞節目 攝影 楊賓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