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企布局“一帶一路” 打造經濟新“增長極”
2018-06-22 10:53:19
Landbridge平臺
勇立潮頭,搶抓時代先機,是蕭山企業不斷強大的內在基因。
在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征途上,蕭山企業積極布局,大力投資沿線國家和地區,利用當地的資源、市場、政策、人口等紅利,不斷完善自身的上下游產業鏈,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實現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記者從區商務局了解到,2017年我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為6287.92萬美元,是2016年全年的2.33倍。“‘一帶一路’是國家大戰略,是大勢所趨,蕭山企業增大投資搶抓機遇,是走出去發展的最好注腳。估計未來數年,參與的蕭企會越來越多,投資額也會逐步增加。”區商務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蕭山的外貿格局正在從蕭山生產賣往全球,轉向從國外生產銷往全球。同時,像恒逸這樣的大企業,投資海外則是為了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增強公司整體的競爭力。
從投資蕭山到投資全國,再到現在投資全球,蕭山企業的資本輸出之路,正越走越寬廣。蕭山經濟,以外向型為主,外貿一直占比較高。如今,隨著蕭企積極走出國門投資海外,蕭山的外貿發展正迎來新的“增長極”。
“一帶一路”沿線 蕭企已投資26個國家和地區
去年4月,第一支專項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債券——2017年浙江恒逸集團限公司企業債券成功獲批,開創了利用我國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場融資支持“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建設的先河。該項目是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在文萊的核心項目,已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一帶一路”項目目錄。這也是中國民企在海外的最大投資項目。這僅是蕭山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中的一個縮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蕭山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總投資額達5751.1萬美元,占境外總投資額的8.25%。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蕭企境外投資主陣地之一,成為蕭企“走出去”的一種新常態。今年,蕭企對外投資熱度不減,來自區商務局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1—5月,我區實現境外投資總額6601.19萬美元,截至5月底,全區新批境外企業(機構)8家、增資3家。
其中,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在以色列新設海法大學娃哈哈聯和創新實驗室有限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成果轉讓;杭州金帝石化能源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增資1200萬美元,從事石化產品經營開發、銷售;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增資2000萬美元,從事襪子生產、銷售。
“蕭山企業家投身‘一帶一路’,境外投資成為最常見途徑之一。”業內人士分析,資本輸出或許將成為“新常態”,但這種“資本輸出”,并不是以搶占國際行業技術高地為目的,而是瞄準了當地資源、市場、政策、人口等紅利。
比如說上市公司健盛集團今年增資2000萬美元,在越南投建新工廠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企業產業鏈。據該集團此前公告稱,在越南投資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當地稅收、勞動力及客戶進口關稅多方面優勢,增強公司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走出去”的蕭山企業,已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26個國家和地區。
以優勢產業為主 新興產業加快走出去
這幾年,蕭山外貿出口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蕭山企業在以前重點開拓歐美等市場的基礎上,逐步進軍“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分量越來越重。
這意味著,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沿線國家市場都將成為中國外貿重點攻克地。
另外,從投資地區來看,過去連續三年總投資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新加坡12243萬美元、越南10449萬美元、印度尼西亞4500萬美元,三個國家總投資額占三年來我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投資額的比重高達83.24%。反映出我區工業企業在“一帶一路”中對于投資地區的選擇比較保守,更多地選擇投資在人文和政策均相對熟悉的東南亞地區。
從投資行業來看:我區“一帶一路”投資規模前幾位的行業分別是石油化工、紡織、服裝、物流等,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將在國內失去優勢的邊際產業但在他國(地區)仍具有優勢的產業轉移到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低級階段的國家和地區。
同時,新興產業企業也逐漸出現加快走出去步伐,2015年沒有新興產業在“一帶一路”發展,到2016年則出現了華瀾微、先臨三維在一帶一路投資,總投資額達500萬美元,占比18.5%;2017年則有智萸科技、科百特、華瀾微、先臨三維等4家公司走出去發展,總投資額達343.41萬美元,占比6.2%。
這背后,是蕭山企業對外貿形勢的新判斷新把握。在以前重點開拓歐美等市場的基礎上,蕭山企業正加快進軍“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地區,外貿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積極規避投資風險 做好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與合作日益緊密,同時,技術性貿易措施(以下簡稱“TBT”)的通報量也在不斷攀升。2017年,共有82個WTO成員國提交了2587件TBT通報,比2016年增加10.7%;在7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共有33個國家提交了734件通報;技術性貿易措施數量逐年遞增,部分地區技術性貿易措施頻出,要引起企業高度重視與警惕應對。
從整體上來看:“一帶一路”投資不是很穩定。2015年我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流量為18968萬美元,2016年我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流量為2704.13萬美元,同比下降85.78%。2017年我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為6287.92萬美元,是2016年全年的2.33倍,各年投資情況較不穩定。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現狀是:自2015年中央提出“一帶一路”后,我區企業熱衷于跟隨熱點投資,但之后逐漸理性。但隨著經濟發展,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發展仍是大勢所趨,所以逐漸增大。
對于區內的企業來說,在走出去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調研和準備工作,規避風險,對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提前做好應對工作。因為,企業“走出去”要面對的是與國內迥異的制度環境,在這方面應對準備不足已是我國企業向外發展存在的普遍問題,有部分企業出去了才知道當地投資發展環境是企業以后發展的擔憂點。
例如,境外管理人才團隊較欠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隊伍、尤其是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相對匱乏,我區有部分企業就在境外投資輸出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時遭遇了“人才荒”;根據外匯局關于《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企業如需境外投資匯款,必須要國內企業有利潤才允許出外匯,部分企業存在有錢也有項目但因條件限制而錯失對外投資。
相關人士建議,企業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好努力,為企業走出去做好準備工作。一是了解東道國的基本國情,尤其是商業習慣、經濟法律法規和地域風俗,做到“知己知彼”;二是為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在與其他企業經貿往來、洽談生意時既要“利”,也要“禮”。三是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為企業的轉型和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打下基礎。
(來源: 蕭山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