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重慶自貿試驗區帶來機遇
2018-04-17 09:51:00
Landbridge平臺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智庫專家會現場。
建言專家: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 王新奎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朱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陳文玲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祁斌
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執行院長 林桂軍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李鋼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張燕玲
國務院參事 何茂春
太庫科技副總裁 熊磊
國家開發銀行高級專家 曹紅輝
馮氏集團利豐公司及利豐研究中心董事 張家敏
重慶自貿試驗區已掛牌一年,在不少領域取得良好的成效,當然也有許多地方仍在探索。在重慶大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之時,重慶自貿試驗區乃至整個重慶未來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4月15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舉行首次智庫專家會,18位智庫專家為重慶自貿試驗區,以及整個重慶的發展建言獻策。
當天發言中,不少專家都認為,無論是自貿試驗區,還是城市發展本身,重慶都應與“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同時也服務“一帶一路”。
重慶自貿試驗區發展應結合“一帶一路”
“在我看來,重慶的地緣優勢突出,功能也應該與全國其他自貿試驗區不一樣。”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王新奎認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應該緊密地結合“一帶一路”倡議。
在他看來,新的全球經濟不是以國家為單位,而是以城市為單位。城市體量有多大,功能定位于什么地方,就能有多大的吸納力和輻射力。而重慶位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也有足夠大的體量,若圍繞“一帶一路”下功夫,重慶自貿試驗區便能吸引更多沿線國家的關注。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也認為,國家層面對“一帶一路”予以了高度重視,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倡議之一,也是中國推進全球化、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一個長遠計劃。“一帶一路”的發展空間毋庸置疑,在投資、經貿、能源、文化等方面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重慶有長江水道,還有中歐班列(重慶)這條通往歐洲的鐵路,其物流優勢非常明顯。所以,重慶在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上,應該以‘一帶一路’為抓手,以自身發展來推動整個西南部的發展。”
借力“一帶一路”擴大開放
自貿試驗區是重慶重要的開放平臺,而“一帶一路”則為這一平臺提供了更好的機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表示,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要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推動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優化區域開放格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
“重慶自貿試驗區要緊緊抓住擴大西部開放這一核心,利用好新時期、新機遇,整合開放平臺,對標沿海的開放舉措,擴大自身開放程度,助力重慶打造對外開放高地,帶動擴大西部的開放。”李鋼如此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玲指出,重慶自貿試驗區應該讓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要為別人搭“橋”,這樣既讓更多企業“走出去”,也能實現拓寬自身開放程度的目的。
“昨天參觀了重慶的咖啡交易中心,它是一個電商平臺,它也是‘橋’。這樣的方式,重慶在其他領域都可以進行參考。”張燕玲說。
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執行院長林桂軍則提出,重慶自貿試驗區需要針對服務業進行更大程度的開放,以此來反哺制造業。
“服務業的開放應該根據以下原則。首先是根據產業投入產出關系確定戰略重點,我們服務業開放的目標是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所以應該全面開放生產性服務業。二要根據行業的重要性和對制造業的支撐作用,設置不同的開放優先級,比如首先開放商務服務、電信、批發運輸等。三是根據壁壘的高低來進行開放。四是根據壁壘的限制,優先開放對勞動生產力影響大領域。”林桂軍表示。
發揮自身優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重慶自貿試驗區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未來則應進一步提升這些優勢。
她稱,重慶應該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建立新能源的對外開放高地;利用好自身眾多的經濟功能區,用足用好用夠現有的優勢政策,創造各類經濟功能區的集成優勢;形成三大樞紐,創造新的比較優勢;抓住未來的發展趨勢,創造重慶的先發優勢。
“重慶有人力和制造業優勢,所以在國家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建設上也做了一些探索。中國制造2025,則能夠使重慶從低端邁向高端,從而實現飛躍。”國務院參事何茂春認為,鑒于這些優勢,重慶更需要國內其他市場和海外市場,要讓重慶與全國、全世界的市場聯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發揮自貿試驗區的作用,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之中。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則認為,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重慶自貿試驗區在與東南亞、中東歐的對接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尤為體現在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上。他建議,要發揮這些優勢,首先要實現自貿試驗區的自由性和便利性,其次是給予實在的優惠政策,三是注重產城融合。
太庫科技副總裁熊磊表示,結合重慶的資源優勢,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創新創業建設:第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第二是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第三是建立全產業鏈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營造更完善的物流
開放離不開物流的發展,重慶從開放末梢步入開放前沿,其中便得益于打通了幾大物流通道。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重慶的幾大物流通道,也實現了以重慶為中心,“一帶”與“一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有機銜接。對此,不少專家認為,想要打造好重慶的自貿試驗區,更加完善的物流體系必不可少。
國家開發銀行高級專家曹紅輝認為,中歐班列(重慶)是重慶最有特點的物流運輸班列,但它依舊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貨源相對單一和不足、返程空載率高、同質化競爭激烈、成本優勢有限等等。“在我看來,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打造連接國內各地以及周邊地區,乃至亞歐大陸各個地區物流的一個物流體系,塑造中國為中心的制造業新興體系。”
對于中歐班列(重慶),張燕玲則提出,在政府層面,應為其做一個頂層設計,解決鐵路運輸的貨權問題。“我們應該讓這趟班列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尤其是全球的認同,而它本身也是一個跨國的事物。”
曹紅輝還建議,可以把西永保稅區以及兩路寸灘保稅區作為中心來重點打造物流園區,圍繞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來做專門的智慧或者智能的物流體系的構造。
“重慶還應該把航空快件作為物流體系建設的重點。作為內陸城市,只有通過航空,才能最大程度地縮小跟沿海、周邊城市、邊境地區、邊境城市的差距。所以航空快件的打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在一些產業的發展。”曹紅輝如此表示。
馮氏集團利豐公司及利豐研究中心董事張家敏表示,一個城市一定要讓智慧城市跟物流互相配合,這樣延伸到商貿上就會很容易。同時,商貿物流節點,也一定要跟倉儲物流整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