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互補優勢 合作應對挑戰
2018-03-13 09:03:48
Landbridge平臺
“冰上絲綢之路”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航道。全球變暖使北極航道有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運輸干線。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線、西北航線和中央航線。其中東北航線西起西北歐北部海域,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白令海峽,是連接東北亞與西歐的最短海上航線。在東北航線開發利用中握有主導權的俄羅斯極為重視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并愿與中國合作推進“冰上絲綢之路”建設。
“冰上絲綢之路”建設意義重大
俄羅斯專家奧列格·楚瓦金認為,主要穿行于俄羅斯北部的北極航道東北航線,是中國許多地區到達歐洲的最短航線。測算顯示,從中國上海以北的港口經北極航道前往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地的港口,航程能比穿越馬六甲海峽的傳統航線縮短25%—55%。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北冰洋冰川的加速融化,穿越北極圈的航行條件越來越成熟,未來的商業價值持續提升。到2020年,北冰洋通航時間可能延長至6個月,而到2030年則可能全年通航。中俄對開發北極航道各有所需,俄羅斯開發北極主要是為了鞏固國防、加強在北極開發中的主導權以及改善北部沿海地區運輸便利程度、開發北極油氣資源等。中國需要便捷、安全的海上貿易通道,加快貿易運輸速度和降低成本,鞏固和深化與歐洲國家的貿易關系等。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佩切利察表示,開發利用北極航道及油氣資源,可以促進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發展,鞏固俄羅斯在北極的政治、軍事、經濟貿易地位。在開發利用北極航道方面,俄羅斯擁有地緣、初始條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但石油價格下跌、財政資金短缺、歐美經濟制裁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俄羅斯北極開發資金捉襟見肘。因此,如能利用中國的資金和技術來開發北極以及遠東地區,通過收取護航及其他服務費用,可以增加俄羅斯財政收入,減緩對西方國家的資金及技術依賴。“冰上絲綢之路”是“冰”與“絲綢之路”兩個概念的融合體,中俄合作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中俄北極合作有機結合、協同推進的互利合作方案。
俄羅斯工程師協會副主席伊萬·安德里耶夫斯基認為,中國不僅是國際貿易大國,也是能源消費大國,而北極地區有豐富的資源,有關預測認為,北極擁有全球未探明石油蘊藏量的13%、天然氣的30%和煤炭的9%。北極航道利用和北極資源開發不僅會對中國的能源戰略和對外貿易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俄羅斯東部地區乃至整個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起到助推作用。可見,在合作建設“冰上絲綢之路”中實現中俄優勢互補是北極地區開發的客觀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它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列米佐夫也表示,東北航道的開發和利用需要俄羅斯提供港口、設備維修、破冰、救援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服務。這些都是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所需要的。
北極航道和資源開發面臨挑戰
俄羅斯相關人士認為,盡管北極航道具有諸多優勢和潛力,但不可否認,中俄共同開發利用北極航道以及資源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首先,自然環境嚴峻。佩切利察表示,北冰洋區域常年處于低溫狀態,一年中只有兩三個月海面冰層能夠融化,即一年只有兩三個月能夠正常航行。北極的極寒天氣也會給基礎設施項目施工帶來挑戰。在極寒地帶戶外作業,當工地上氣溫低于零下40攝氏度或風速超過每秒10米以上需立即停工。此外,東北航道沿途基礎設施落后、港口和補給點少、數據資料缺乏等也是定期通航面臨的挑戰和需要克服的困難。
其次,對投資及技術要求高。維護北極定期航行需要建立和完善水文氣象資料、通信、補給和救援網,投入特殊設備、材料和技術,資源勘探和開發需要先進設備和巨大投資,風險較大、成本較高。
再次,來自西方國家的擔憂和抵制。俄羅斯學者認為,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加拿大等北極周邊國家對域外國家加入到北極開發隊伍還心存疑慮。如西方有觀點認為,要謹慎觀察新加入北極開發的國家是否遵守海洋法,是否重視保護海洋環境等。
發揮互補優勢 推進務實合作
俄羅斯專家學者就中俄雙方有效推進“冰上絲綢之路”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第一,增強互信和合作共識。北極航道及資源開發利用涉及多方面的復雜權益博弈和競合關系,無疑需要合作方強化戰略共識與政治互信。俄羅斯聯邦工商會能源戰略和燃料動力綜合體發展委員會成員魯斯塔姆·坦卡耶夫建議,中俄成立由雙方政府規劃設計,海事、航運、科研、智庫以及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冰上絲綢之路”合作開發建設委員會,或者在兩國總理會晤機制框架下設立“冰上絲綢之路”合作分委會,負責制定合作開發協調事務規劃,增進溝通,減少分歧,促進中俄雙方務實合作。
第二,發揮互補優勢。中俄兩國在合作開發“冰上絲綢之路”方面應各自挖掘和發揮自身優勢、克服短板。同時,面對諸多合作領域和環節,應突出重點、有的放矢。俄羅斯聯邦財政金融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列梅加提出,“冰上絲綢之路”建設也可以包括沿線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以及運輸、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內容。中俄兩國合作可以將北極航道開發利用作為重點,兼及基礎設施、貿易、技術、海事、資源開發、旅游等其他領域的合作。先規劃、實施重要的大型項目,并使其產生示范效應。
第三,建立、完善北極航行與資源開發合作所需的政策和法律支撐。列梅加表示,現有涉及北極國際法規存在一定缺陷,相關國際組織未能充分發揮作用,各國北極利益錯綜復雜使開發和利用北極航道及資源的不確定性上升。如能建立、完善相關法律規則體系,將各項合作置于國際法律體系框架之下,則既可以使合作合法合規推進,也可以減少俄羅斯國內以及沿線其他國家的質疑,還有利于推進合作持續穩定進行。
第四,加強與國際上利益相關方的互動合作。北極航道及其他資源的開發利用涉及眾多主體和多元領域及層次,許多國家都對開發利用北極航道和資源感興趣,因而會出現利益方面的紛爭。因此,中俄需要以開放心態妥善處理與第三方的競合關系。
第五,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列米佐夫認為,北極航道和資源開發都是在極為復雜的氣候、地理條件下開展的,需要相當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大量人才,中俄雙方要加強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合作,同時引入世界級先進人才、技術和資金,充分滿足開發利用“冰上絲綢之路”的需求,實現共贏。
正如佩切利察所言,中俄兩國擁有豐富的合作實踐經驗,完全可以相信,在兩國政府、企業及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冰上絲綢之路”必定會被打造為助力兩國合作與發展的新引擎和新高地。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