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 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2017-10-18 11:27:13
Landbridge平臺
第12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0月15日上午在廣州開幕。本屆廣交會注重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繼續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介紹,本屆大會匯聚全國約2.5萬家企業的超過16萬種商品,集中展現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廣大參展企業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著力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標準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在10月1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進出口回穩向好勢頭在鞏固,增長質量效益在提升。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國外貿持續向好,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密不可分。
對外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居世界前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21.8%。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4.2%,實現“由負轉正”。2013~2015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國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36856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的比重從2012年的10.4%提高到11.5%。2012~2016年,我國進口總額僅次于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在國際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2~2015年,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逐年提高,2015年升至約13.8%,創歷史新高。
外貿動力轉換和結構調整加快,優進優出取得積極成效,對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5年來,在“中國制造”增加了全球消費者福利的同時,“中國市場”更是帶動了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進口額增加了5815億美元,占全球增量的近20%。我國政府堅持出口與進口并重,加快實施積極的進口政策,我國進口目前約占全球的1/10。
自貿區和綜合試驗試點并行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要統籌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多措并舉,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加速前行。
加快實施自貿試驗區戰略,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從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到2014年底獲批的天津、廣東、福建,再到2016年8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七省份獲批,我國自貿試驗區已經形成“1+3+7”的全新發展格局,東中西部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雁行陣”格局,自貿試驗區已成為我國新一輪開放的重要平臺。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日前表示,自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于2017年4月1日掛牌運行以來,目前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683項任務分工已經印發,7個省份和相關部門正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自貿試驗區取得的114項試點經驗已經復制推廣到全國。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自貿試驗區全面布局、梯次推進、以點帶面、積極穩妥的對外開放路徑十分清晰,建設更具深度、更高層次、對標國際的自由貿易園區的目標十分明確,從而進一步向世界亮明了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鮮明態度和持續推動自由貿易的堅定決心。
除了不斷擴容的自貿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并行推進。2016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濟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東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東新區、兩江新區、西咸新區、大連金浦新區、武漢城市圈、蘇州工業園區等12個城市、區域,被列為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
綜合試點試驗地區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探索形成各類開發區(園區)協同開放新機制,探索推進國際投資合作新方式,探索建立質量效益導向型外貿促進新體系,探索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探索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拓展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今年6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委托北京大學國家發展改革研究院作為第三方,對12個試點地區進行了中期評估。評估認為,試點地區在“制度創新方面成效顯著,試點地區建立權力和責任清單,通過信息公開和集中統一,建立起高效透明的執法體系和事中事后監管體系。
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全球開放型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沈丹陽表示,相比起自貿試驗區的中央授權,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更多是鼓勵地方大膽嘗試,“由下至上”,說明地方大膽闖、大膽試的自主改革是可以取得成效的。當然,“伴隨改革走向深水區,要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需要中央部門更大支持更多指導。”
受訪專家學者普遍表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既是順應我國發展階段歷史性變化的內在需要,也是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客觀需要,更是破除諸多體制性障礙的需要。展望未來,繼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將成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吸收外資質量和結構不斷優化
“我們要為上海的政府辦事效率和營商環境點贊。”仁卅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宋孔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與以前相比,上海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大大提高,給企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們會繼續在這里投資。”
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0條高含金量舉措力促引資,包括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的外資準入,支持內外資同等享受“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政策措施,進一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為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承接外資產業轉移,今年2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修訂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發布,明確“擴大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鼓勵外商投資產業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向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轉移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支持產業轉移與加工貿易的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對東部地區外商投資企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依申請及時辦理社會保險異地轉移接續”。
同時,我國正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2017年6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發布,提出“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支持外資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海外人才在華創業發展。”
2017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旨在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提升我國外商投資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促進外資增長,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我國政府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改善營商環境為重點內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有關部門也修訂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進一步擴大了外商投資的準入領域。
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認為,“中國吸引外資的結構和質量不斷優化。非金融服務行業的FDI流入量持續增長,而制造業FDI進一步轉向高端。FDI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
營商環境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目前,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取得巨大進展,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不過,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關鍵領域的開放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貝恩公司與中國美國商會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半數受訪企業認為,中國對內資和外資企業執行的政策不盡一致,整體的商務環境仍待提高。報告提出,鼓勵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最有效舉措,是提高中國監管環境的透明度、可預測性及公平性,減少相關行業對外資企業的準入限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貿易與WTO研究室主任趙瑾表示,“投資者保護”是世界銀行評價國家營商環境的十大指標之一,知識產權保護是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重要考量。目前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外資企業對華投資的主要障礙。趙瑾說,“為了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要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要調動擁有知識產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