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走遍歐洲!這個“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大牌”厲害了!
2017-09-25 14:30:23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5年來,中歐班列已開行52條線路,到達歐洲12個國家、32個城市,年均增幅達152%。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中歐班列再次將歐亞大陸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共拓發展共享、互利共贏之路。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經開行超過5000列,初步形成西、中、東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
在西部,中歐班列成為打造西部開放高地的新載體,探索出陸上貿易新規則;
在中部,中歐班列運營模式逐漸成熟,造血能力不斷增強,返程班列比去程還多;
在東部,中歐班列積極適應市場化需求,率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這些線路的蓬勃發展,不僅密切了中歐之間的經濟聯系,也見證了“一帶一路”建設乃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近日,本報派出采訪組,赴西部重慶、中部武漢、東部義烏三地,實地采訪中歐班列發展情況。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的中國貢獻
歐亞大陸占世界陸地的五分之二,囊括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在古絲綢之路上,沿線國家和人民在大漠戈壁上“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賦予了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
今天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緊密聯系在一起,橫跨亞歐大陸,綿延7000多公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文明大通道。
而中歐班列將已有的歐亞交通運輸干線串了起來。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和西伯利亞大陸橋,中歐班列已初步形成西、中、東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擁有五大出入境口岸,并形成了以“渝新歐”“鄭歐班列”“漢新歐”“蓉歐快鐵”和“長安號”為主體的五大班列運輸系統。
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營為中歐之間的物流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陸路通道,彌補了海運時間長和空運費用高的不足,已成為拉動我國與歐洲各國經濟共同提升的重要方式。
沿著中歐班列,西班牙紅酒、荷蘭奶酪、波蘭水果、德國汽車以及歐洲各地的生物醫藥、母嬰用品、成套櫥柜等貨物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中國制造的日用百貨、服裝、電腦等商品同樣便捷地進入到歐洲各國的消費市場,不僅給各國民眾帶來便利實惠,也為沿線各國的企業和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中歐班列沿線,新的物流、工業和商業中心也相繼拔地而起,創造了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
對中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中歐班列的拉動效益更是不可估量。數據顯示,按照近年來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計算,每年有500多萬人轉為城鎮居民,至少釋放5000億元的消費需求。
綜合來看,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去年6月啟動的“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并由此在亞歐陸路物流和貿易通道方式釋放的品牌效應和市場潛能;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綜合成本降低及物流影響度和市場績效的大幅提高;得益于服務平臺不斷完善、與境外協調能力增強;得益于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子商務融合步伐加快。此外,地方政府為拉動地方經濟所給予的不同形式支持,也是促進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17年5月1日起,開往德、法等國的中歐班列都能實現統一運單手續,做到一單走遍歐洲,全程暢通無阻,而歐洲產品銷往中國也是一路綠燈。
中歐班列(武漢):改變內陸出口“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格局
采訪中,武漢海關提供的一組數據吸引了記者注意。2017年前7個月,進出口班列開行共計187列,其中出口90列,進口97列,進口比出口的班列還多,并且基本滿載。
去程的貨運有保障,返程貨物又是如何保障的呢?
“這個帶你們去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看看就知道了。”中鐵集裝箱武漢分公司總經理陳坤斌說。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惠安大道的武漢中心站,記者看到有幾個貨柜正在等待海關的查驗,打開集裝箱,濃重的樟楠木味道撲鼻而來。
“這是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木材。”武漢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劉漢鳴介紹說,現在返程的貨物中木材占據了大多數。
表面上看,是這木材解決了中歐班列的回程問題,但真正受益的是這木材的“主人”湖北福漢木業(集團)公司。“是中歐班列給我們帶來發展的機遇,如今我們在俄羅斯托木斯克州阿諾市已建立了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湖北福漢木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定介紹說。
除了木材,能讓老百姓零距離接觸到中歐班列的還有食品,白俄羅斯牛奶、法國紅酒、德國啤酒等,如今已經在武漢的各大超市里就能直接買到了。
如今,中歐班列(武漢)開行以來,承運貨運60%來自省內,40%來自華南、東南地區,徹底改變了過去內陸地區外貿出口依靠沿海地區走向世界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格局。
此外,補貼是中歐班列發展中繞不開的問題,在武漢也同樣存在。如何能離開補貼,形成自身“造血”功能,中歐班列(武漢)正在探索嘗試。
中歐班列(武漢)的補貼是由武漢市政府直接將補貼發放給運營主體,也就是漢歐公司,由漢歐公司來安排補貼的去處。
之所以前期給予補貼,是培育市場之需,也是合理的。但中歐班列仍是市場行為,企業終歸要回歸市場。因此,各地政府一方面給予補貼、引導市場,另一方面也希望企業盡快自力更生,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武漢市交委的石必晶說,這需要給企業一些時間,然后再退出補貼,目前,武漢在補貼基本未增長的情況下,班列還保持了快速增長,也說明企業的造血能力在不斷增強。
“國外對我國的中歐班列是非常感興趣的,市交委每個月都要接待有關外國負責人來考察,都希望中歐班列可以在他們的城市設站。”石必晶說,等到時機成熟,離開補貼中歐班列也可以運營得更好,這點我們有信心。
中歐班列(義烏):為義烏市場轉向“買全球、賣全球”夯實基礎
義烏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歐班列(義烏)往返運行75次、6652個標箱,貨運量同比增長了141.3%。目前,中歐班列(義烏)已成為國內開行線路最長、開通線路最多、裝載效率最高、經營模式最新、運營機制最活的國際品牌班列。
對于國內大多數中歐班列來說,“貨從哪里來”是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在義烏,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優勢使得中歐班列(義烏)從一開始就擁有源源不斷的貨源。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伴隨改革開放而自發興起的批發市場,但進入本世紀后,各地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批發市場,不斷擠壓著義烏小商品的內貿空間,外貿發展也面臨著通路不暢的難題。
之后,受益于旅游購物監管方式的創新,義烏小商品出口量大幅提升,且通關成本較其他口岸要低得多,這讓敏銳的市場人士嗅到了商機,方旭東就是其中一位。作為義烏天盟實業投資公司的副總經理,他所供職的這家企業正是后來中歐班列(義烏)運營的平臺公司,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民營的中歐班列平臺公司。“我們知道義烏貨主的痛點在哪里,他們解決不了的事,就是我們要做的。”方旭東表示,由于能夠幫助客戶有效降低成本,因此中歐班列與天盟實業公司深受市場歡迎。
義烏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何海生表示,隨著中歐班列(義烏)運營常態化、多元化,運行成本呈逐年下降態勢。盡管政府運營補貼仍然存在,但中歐班列給義烏乃至浙江帶來的綜合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最直接的,要數中歐班列帶來的物流樞紐效應。”上海鐵路局金華貨源中心黨委副書記金毅說,中歐班列(義烏)開行之初,按照“有流開、無流停”的方式不定期開行。隨著開行步入常態化,中歐班列(義烏)的貨運量大幅增長,義烏綜合物流和貿易服務大通道的功能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中歐班列的平臺聚集效應也得到強化。義烏市陸港口岸局副局長金更忠表示,義烏正依托鐵路、航空口岸,不斷構建并完善陸空對接、多式聯運、內捷外暢的現代物流綜合體系。
從更高層面看,中歐班列所形成的開放大通道,進一步強化了義烏乃至浙江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獨特地位,推動了當地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為世界商品匯聚義烏、義烏市場真正轉向“買全球、賣全球”夯實了基礎。
中歐班列(重慶):重慶竟離歐洲如此之近
“渝新歐”,一條原本用于將當地代工筆記本電腦運往歐洲的鐵路大通道,如今已成為重慶連接全球市場、打造西部開放高地的新載體,以至于讓很多海外人士驚呼:“重慶,離歐洲竟如此之近……”
其實“渝新歐”的出現,并非偶然。其背后,是重慶作為西部內陸地區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與自身結構調整的需要。
長期以來,內陸地區處于國際產業分工的末端,被崇山峻嶺包圍著的地理困局,讓重慶地產貨物不得不繞道沿海,常常讓“豆腐運出了肉價”“豆腐等成了豆腐乳”。
但近年來,重慶以“筆電”產業為突破口,創造性地打破了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的傳統思路,探索出“一頭在外”的“整機+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以彌補其物流成本、產業配套等薄弱環節。
惠普是最早落戶重慶的筆電制造企業,此后,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代工商富士康進駐重慶。2009年以來,分散在沿海各省的宏碁、華碩、思科、東芝等5大品牌商,廣達、英業達、仁寶、緯創、和碩等6大整機商,以及860多家零部件廠商迅速集聚重慶。
筆記本電腦產能的迅速擴大,對當地的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運送筆記本電腦為主的“IT專列”由此孕育而生,這正是中歐班列(重慶)的前身。
“我們做過一個比較,海運所需的時間要比渝新歐鐵路多出約20天,加上期間貨物占資形成的利息,基本上兩者物流成本打個平手,但價值高、對物流時間有要求的貨物,中歐班列比海運肯定要更劃算。”重慶錦程國際貨代有限公司報關經理黃毅說。
不僅是以筆電產品為代表的信息產業,重慶還推動形成了10多家整車企業和1000多家規模以上配套企業的汽車產業集群,探索形成了“推動整機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體化的方式”“在內陸開展加工貿易”的經驗做法。
中歐班列對于競爭力提升的作用,重慶力帆集團副董事長陳衛會體會深刻。他在多個場合表示,目前力帆汽車是俄羅斯賣得最好的中國品牌汽車,而力帆汽車熱銷海外,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搭上了“渝新歐”這條快速通道。
今年6月21日,第二十屆渝洽會開幕前一天,一份由重慶兩江新區與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按照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渝新歐”多式聯運項目,這意味著中歐班列(重慶)將從現在的團結村鐵路口岸轉至果園港始發。
未來,橫貫亞歐大陸的“渝新歐”鐵路,將在果園港實現與長江的“牽手”——借助“渝新歐+長江”,中歐貨物可沿長江黃金水道便捷換乘“出海”,果園港作為承載東西雙向開放和長江上游物流貿易樞紐港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重慶西部物流園董事長羅書權表示,“渝新歐”不單是一個運輸通道,它承載著中國內陸開放崛起的使命,未來將衍生出多條路線,而每一個環節和支線都需要繼續去創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