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乘“一帶一路”東風走開放發展之路
2017-08-18 11:37:45
Landbridge平臺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國家“一帶一路”發展規劃,不斷提升區域交通水平,重點發展以國際物流和國際商貿為核心的產業園區,推進“旅游+”戰略與當地的有機融合,走出一條具有烏蘭察布特色的“一帶一路”。
一、“三網”并建,打造“大交通”發展脈絡
(一)公路網方面
一是高速公路里程躍居全區第一。“十二五”期間,全市公路建設總規模達到8200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25.2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達到783公里,躍居全區第一。今年以來,為實現全市 “六縱十二橫十二聯網”高等級公路網布局,計劃投資120億元建設公路2067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1.6億元,13項續建項目除白音察干至永太公高速公路外,其余12項全部復工。20項新開工項目11項已開工建設,其余9項正積極開展各項前期工作,計劃在8月至9月份陸續開工。
二是三條口岸公路直通國門。烏蘭花鎮至艾勒格廟公路項目。該公路是通往中蒙邊境邊防公路的重要通道,項目總投資約14.66億元,公路全長201公里,預計于2018年底建成通車。升級省道209線烏蘭花至善丹呼日勒公路項目。該公路為中蒙邊境友好通商的邊民通道,已順利竣工。改造國道311線項目預計于9月開工。編制《烏蘭察布市善丹呼日勒口岸建設實施方案(討論稿)(2016年-2020年)》,規劃占地20平方公里,發展跨境旅游、現代物流、新興工業。正在進行開放口岸的前期審批工作。
(二)鐵路網方面
一是中歐班列引發外貿總額爆發式增長。首列中歐班列于去年11月20日順利開行。今年計劃開行60列,4月25日,首列自俄羅斯返程的木材班列到達我市,實現重去重回。截至7月12日,中歐班列共開行15列,發運集裝箱574柜,發運貨運重量12290.7噸,貨值2794.6萬美元。帶動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47億美元,同比增長676%,增速位列全區第一。
二是內蒙古首條高鐵呼和浩特至烏蘭察布段正式通車。8月3日,內蒙古第一條高鐵呼集高鐵于正式開通,呼和浩特到烏蘭察布僅需40分鐘,客運效率的大幅提高,標志著我市客運水平邁進“高鐵+”時代。同時,集寧至大同快速鐵路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已完成,正在進行區域協調。集寧至二連浩特鐵路擴能電氣化改造項目正在編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辦理土地審批手續,預計明年開工。
(三)航空網方面
一是旅客吞吐量刷新自治區支線機場開航元年的紀錄。烏蘭察布集寧機場目前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三大機場。通航1年來,開通10條航線,實現通達17個全國主要城市、旅客吞吐量15萬人次。
二是 “1+5”區域航空網體系正式確立。建設涼城縣、化德縣、四子王旗、察右中旗、興和縣5個通用機場,推動通用航空與旅游等融合發展,培育壯大貨運、航空培訓、飛行體驗、航空運動、森林草原救火救災等服務。目前,涼城、化德機場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計劃于2018年開工。其他3個旗縣機場建設前期工作正在大力推進中。
三是打造國際化機場。計劃將烏蘭察布集寧機場升級為國際機場,使其成為連接蒙俄和歐亞大陸的貨運中轉站。目前,機場升級改造的各項前期手續正在辦理中,航站樓改造工程將于近期開工。計劃今年完成航站樓國際流程大廳改造,滿足開通臨時航空口岸的條件,爭取2018年申請臨時開放烏蘭察布航空口岸,開通莫斯科、烏蘭巴托、伊爾庫茨克等客貨運航線。2020年前完成飛行區4D升級4E改擴建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升級為國際機場。
二、“三烏”互聯,構建“大物流”發展格局
基于烏蘭察布市輻射中國華北和西北,烏蘭巴托輻射蒙古全境、烏蘭烏德輻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區位優勢,依托三地公路和鐵路交通樞紐的強大輻射作用,建設以國際物流和國際商貿為核心的產業園區,著力打造烏蘭察布-烏蘭巴托-烏蘭烏德中蒙俄集疏運系統建設。“三烏”集疏運系統形成后,將縮短運輸里程1000余公里,成為中歐班列中最短、最高效的路線。屆時,“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宏偉藍圖將變為現實。
(一)七蘇木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基地建設進展順利。該項目總投資9.76億元,其中初期工程占地242畝,目前所有手續已辦理完畢,已開始施工?,F石方工程基本完成,管道鋪設完成80%,零擔庫、沿街商業、綜合辦公樓、大門正在做施工準備,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
(二)廟梁物流園區發展良好。一是煤炭樞紐地位地位日益凸顯。該園區為國家級煤炭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2010年開始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20億元?,F已與天津港、曹妃甸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自柴油車禁止入津以來最重要的煤炭物流樞紐。二是電子化交易平臺日趨成熟。2013年我市成立西北煤炭交易中心,搭建起依托廟梁物流園區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現代電子交易平臺,為國內外客戶提供煤炭價格咨詢、信息廣告、煤炭交易等服務,實現園區標準化煤炭產品的期貨交易和實物交割。2016 年園區運銷煤炭1532 萬噸。今年上半年,該園區共運銷煤炭1097萬噸,其中發往天津港、曹妃甸110萬噸。預計到2020年,年吞吐能力可達1億噸。
(三)海關監管區項目推進有序。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規劃建設用地1100畝(其中煤炭和礦石等產品堆場1000畝,到發站集裝箱裝卸車場地100畝),重點建設煤炭、礦石等品類的散貨和集裝箱堆場,預計9月開工,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年貨運量預計可達1300萬噸。
(四)烏蘭察布機場臨空產業園區開工在即。通過對機場的改造升級,利用產業園開展對蒙俄東歐的貨運包機服務,實現內外貨物10小時通關、陸空聯運,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新的節點和烏蘭察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包含物流園、飛行員培訓中心和千伏變電站,目前正在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用地規劃審批工作。
(五)北方家居產業園區運行高效。該園區為國際化的公共性運營平臺。為打通俄蒙歐通道,目前園區內已建成鐵路專用線7條,總長度達到14公里,正著手在二連口岸更換準軌轉向架,換裝完成后,從俄羅斯出口到我國的木材不用在二連站倒裝便可直達物流園區,大幅降低木材的運輸成本,凸顯烏蘭察布進口俄材在國內木材市場的絕對優勢。截至目前,共引進木材加工企業14家,總投資累計達22.24億元,其中以俄羅斯木材為主要原料的中國北方最大的森諾木材加工產業園區已開始投產,預計年交易俄羅斯木材達到300萬立方,進口額6億美元。
(六)中國新雅寶路商城運營良好。截至目前,商城329個商鋪已入駐外貿商戶249戶,占全部可出租面積的77%,共組織訂貨節10次,共有來自蒙古國、俄羅斯的3720多名采購商來商城訂貨。共完成采購成交額1450萬元、簽訂訂單175份、訂單總額2.3億元、帶動市區其他業態銷售約1億元。
(七)陸港物流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該項目總投資11.35億元,用地近5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資6.61億元,一期工程工程將于8月底完工,首批電商將入駐物流園,二期工程將于年底竣工并投入運營。建成后,將依托我市農牧業產品優勢,形成以食品、藥品為主,輻射歐亞的電商物流基地。
三、“三管”齊下,實施“大旅游”發展戰略
按照“一心兩翼”(以集寧區、前旗為中心;北翼中旗、后旗、四子王旗草原風光,南翼涼城、卓資、興和山水風光)全域旅游規劃布局,近年來,全市在全面建設“京郊草原、中國草原避暑之都•養生福地烏蘭察布”的同時,初步建成中俄蒙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今年1-7月份,全市共接待各類游客890萬人次,同比增長14%,實現旅游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27%。從客源分布來看,京津游客占30%,呼包及周邊城市占50%,南方及其它地區占20%。鄉村游、生態游、休閑游、紅色游成為新的增長點,烏蘭察布成為“周末內蒙古”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今年全市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旅游項目29個(新建14個,續建15個),總投資312億元。全市預計完成投資60億元以上。截至目前,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開工20個,開復工率70%,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
(一)打造全域四季旅游
一是做“強”中心城區。集寧要塞文化旅游產業園,項目總投資近31.8億元,項目已開工,完成投資0.1億元。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4A級),2017年計劃投資1.27億元,1-7月份,完成投資0.5億元。玫瑰營風情小鎮,項目總投資8.5億元,1-7月份,完成投資0.6億元。二是做“靚”草原。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4A級),項目總投資15億元,1-7月份,完成投資1.4億元。察右中旗輝騰錫勒旅游區(4A級),項目總投資10.6億元以上,1-7月份,已完成投資1.7億元。三是做“足”山水。涼城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程(4A級),項目總投資約80-100億元,總投資20億元,已完成投資6億元。卓資縣林胡古塞(4A級)、紅召九龍灣(4A級)、紅石崖(4A級),總投資13億元,已完成投資3.5億元。興和縣蘇木山森林公園(4A級)、察爾湖度假區(4A級),總投資投資5億元以上,1-7月份,共完成投資0.5億元。四是做“熱”冬季。圍繞破解冬季旅游,開工建設涼城岱海國際滑雪場、林胡古塞滑雪場及涼城溫泉冰雪小鎮、平地泉水世界、林胡古塞水主題項目,結合冰雪藝術節等大型節慶活動,上半年完成投資5億元,打造冬奧會協辦地、延生區。
(二)擴大旅游營銷
一是做“好”交流。開通了“口岸號”旅游專列。借助鐵路網絡優勢和規模優勢,積極推進“鐵路+旅游”融合發展。自今年5月1日起,該市與呼鐵局合作開行了“口岸號”呼市—集寧—二連浩特—蒙古國旅游列車,全年開通104列,每周兩列。同時在z315/z316(北京—呼和浩特)列車冠名宣傳“京郊草原,避暑之都,烏蘭察布”品牌形象宣傳。積極申請2018年平臺大會舉辦地,初步確定2018年“北京市幫扶合作平臺大會”在烏蘭察布市舉辦。于6月24日—25日舉辦“靚麗石景山,牽手烏蘭察布”大型自駕活動,規模為100家自駕車300人和65家新聞媒體。與陜甘寧地區的旅游企業簽訂了框架協議。二是做“大”宣傳。全年參加內蒙古旅游聯合廣告,在央視一套、十三套《朝聞天下》和《新聞30分》前投放“京郊草原·避暑之都·烏蘭察布”形象廣告;在內蒙古衛視頻道(18:25—18:30之間)投放10秒廣告片;與人民網新媒體合作,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宣傳我市的旅游資源和產品;與《中國旅游報》、《實踐》雜志等傳統媒體合作開展專版宣傳;在京藏高速集寧—北京段投放5塊戶外廣告。
(三)強化產業配套
一是增加文化底蘊。高水平打造隆盛莊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子王旗王爺府和14個國家傳統村落;規范導游解說詞,利用導游、講解隊伍傳播烏蘭察布文化;2017年1月19日,察右后旗烏蘭牧騎首次走出國門,赴巴基斯坦參加2017“歡樂春節”活動,受到國內外60余家媒體關注報道,表演的馬頭琴齊奏《萬馬奔騰》、舞蹈《敬茶歌》、歌舞《守望相助》得到巴方嘉賓的高度贊譽,獲得了駐拉卡奇總領館的高度評價,受到自治區文化廳的通報表揚。2017年1月,全市首屆冰雪藝術節,俄羅斯和烏克蘭6名演員受邀參與演出。2017年7月,首屆烏蘭察布國際草原文化藝術節,邀請蒙古國、美國、毛里求斯15個國家91名外籍演員參與;開工建設涼城3D魔幻燈光演藝、綏蒙革命紀念園實景劇場、環幕影院和百靈廟起義(二期)、輝騰錫勒大型激光秀實景演藝和國際賽馬場、前旗平地泉水世界、林胡古塞等10個文化利用演藝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2億元。二是強化監管監察。制定印發《關于印發旅游安全生產聯合治理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集中開展為期5個月的旅游安全生產聯合整治。5月下旬,對全市擁有短線旅游組團資格的旅行社、重點旅游景區開展了首輪安全生產聯合檢查。6月上旬,配合自治區旅游局交叉執法檢查,對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業進行隨機抽查。6月中旬開始,開展第二輪聯合執法檢查。6月19日,我市察右中旗成立旅游警察大隊。7月1日,察右中旗旅游巡回法庭成立,標志著我市旅游監管進入新的法制高度。三是配全基礎設施。持續開展旅游“廁所革命”建設活動,累計建成旅游廁所145座,全市各旅游景區和大部分旅游接待戶均已配備了旅游廁所。先后在市區境內、國省道、G6高速主要交通路口設計安裝旅游景區交通導向牌200余塊,在自治區各盟市尚屬首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