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灣: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
2017-04-11 10:40:15
Landbridge平臺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公司(以下簡稱自貿投資公司)是深圳市政府和招商局集團全面戰略合作的核心平臺,被譽為政企合作的典范。4月8日,由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和招商局集團聯合主辦、自貿投資公司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研討會”成功舉行。藉此契機,自貿投資公司迎來了成立以來的完美首秀。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蘇新剛以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以及政商學研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目前前海媽灣是國內自貿區中唯一專注和聚焦于“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的功能片區,體現了國家戰略和區域特色的較好結合。媽灣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機遇,立足媽灣自貿新城核心功能區的定位,早日建成“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讓媽灣成為前海承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鼎力支持自貿投資公司發展戰略
自貿投資公司的發展戰略得到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前海管理局及招商局集團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
田夫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將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區域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和服務“一帶一路”的功能能級。這為深圳、前海帶來新的重大機遇。媽灣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內自貿新城的核心區域。期待自貿投資公司以創新的理念,大膽試、大膽干,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開發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蘇新剛表示,招商局集團90%的核心資產布局在粵港澳大灣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繳稅大戶。招商局集團將依托自身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產網融城”一體化園區開發、“前港-中區-后城” 等方面的經驗、優勢,調動集團境內境外資源,全力支持自貿投資公司的經營發展,將其打造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開發建設的嶄新增長極。
●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
自貿投資公司總經理胡勇介紹,作為政企戰略合作的核心平臺和媽灣開發建設的主導力量,自貿投資公司將在前海開放開發國家戰略的引領下,充分發掘媽灣產業優勢和區域特色,以更加廣闊的視野,瞄準世界一流的自貿園區,以“自貿+”的開放理念和市場化運營模式建設好“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著力打造全球價值鏈升級中心、跨國產業鏈創新中心和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力爭通過5到10年建設,形成本區域“百億稅收、千億產值、萬億貿易結算規模”的綜合效益,成為前海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此,自貿投資公司將從打造產業新引擎、構建城市新空間、樹立合作新理念、探索發展新機制四個方面展開建設,形成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格局。
打造產業新引擎。自貿投資公司將從國際供應鏈管理、跨國產業鏈創新、全球價值鏈升級三個方向入手,培育總部經濟集群、國際經貿組織集群、國際創新成果交流交易集群,打造中國企業海外平臺及國際企業營運中心平臺,使媽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驅動國際創新開放的重要引擎。
構建城市新空間。自貿投資公司以百萬平方米規模的“1+3”先導項目起步,即在建的媽灣啟動區一期和籌建的媽灣啟動區二期、絲路長廊、海絲小鎮項目,全面開啟“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建設新高潮。形成中國企業和海外總部聚集的品質新區,成為“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窗口,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深港文化創新成果交流平臺。近期,將著力打造深港文化創意基地。
樹立合作新理念。以多種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媽灣片區的開發建設。
●專家獻策 金玉良言
開啟智慧源泉,匯聚創新力量。當天論壇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中國貿促會貿易促進中心主任樓俊峰、中國-東盟中心貿易投資部主任李元、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所長白明,北京大學教授陳可石,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范仲銘,麥肯錫全球副董事陳洸,香港著名建筑大師嚴迅奇,前海香港商會秘書長王壽群、新加坡國際企業局主任陳志慧等專家學者從不同的專業視野,為媽灣建設 “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提出寶貴的意見,豐富完善“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的發展思路和產業內涵,將媽灣打造為撬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戰略平臺。
魏建國認為,打造全球化灣區是深圳當務之急。創新離不開科技,也需要金融和文化助力。建議深圳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過程中,大力補足文化底蘊和教育的短板。前海和媽灣在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的過程中,也要借助文化時尚,做好“科技+時尚”等大文章,打造深圳新的經濟增長點。
盧中原認為,創新是深圳的特色,也是粵港澳灣區成為世界級灣區的重點。深圳定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雖然目前的科研基礎不如北京上海,但具備國內最好的產業基礎。深圳要增加前沿性、基礎性的源頭創新供給,借助科學工程和領先的大企業,努力前行。
方舟認為,媽灣片區要應用好深港合作優勢及招商局在“一帶一路”中的先發優勢。媽灣應該跟香港共同爭取政策,將媽灣打造成對外投資的橋頭堡和海外項目與國內資產對接的平臺。媽灣國際自貿新城的規劃要以人為本,做到“地鐵+步行”全覆蓋,并豐富城市的天際線,提升國際化的品位。
張燕生認為,價值鏈是產業升級的核心問題,媽灣應考慮在“一帶一路”中價值鏈的介入,實現從低端到高端轉型。媽灣開發建設方案要面向未來35年,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的“自貿+”概念,同時應考慮文化影響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先導區不但要促進國際經貿合作,也應納入國際產業合作的概念。
樓俊峰認為,前海媽灣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定位準確,優勢明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的建設要體現國際化特色,廣泛吸引更多國家政府、國際商協會和標桿性跨國企業參與。中國貿促會和貿促中心將為媽灣“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的發展助力。
李元認為,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要加強貿易模式的創新。民企在海外投資風險多,國際經貿合作要深入推進和務實落地,就要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特別是融資模式創新,前海在金融方面有很大優勢,希望媽灣能重點圍繞一帶一路主題,探索更多走出去模式,爭取優惠政策,為民企出海提供資金、法律服務等多方保障,吸引國內外企業到前海來,形成聚集效應和示范效應。
白明認為,前海蛇口是全國自貿試驗區中唯一一個跟境外接壤的片區,媽灣應用好用足對接香港的優勢,特別是要發揮深港35年來經貿往來極為密切的傳統優勢,促進深港之間產業合作、功能互補的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深港組合出海的優勢,共同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
陳洸認為,自貿區不是簡單的保稅區,而是國家為順應新的國際經貿形勢設立的開放試驗平臺。前海媽灣應該突破傳統貿易概念,在發揮傳統貨物貿易優勢的同時,抓住國際經貿中數據流、資本流等服務貿易高端環節,沿著價值鏈往上走。
嚴迅奇認為,媽灣片區的規劃除了慣常的城市建筑項目外,還規劃了絲路長廊、海絲小鎮等低密度的產業先導項目,讓人耳目一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著力打造高品質的營商環境,以此彰顯一個城市從零開始的生長過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