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陜西”借力“一帶一路”
2017-01-23 16:23:38
Landbridge平臺
1月15日,陜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西安召開,陜西省省長胡和平代表陜西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綜合各方面考慮,2017年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9%和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這些指標,既符合追趕超越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既能夠確保不突破底線,又體現了“跳起來摘桃子”的進取精神。
胡和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設立產業海外發展基金,支持100戶優勢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和現代農業合作,加快建設3個設立在國外的經貿合作園區。事實上,近年來陜西對外直接投資增長十分迅速,與中亞等國的貿易往來尤為頻繁。從裝備制造到礦產資源開發,從建材業到農業,可以看到,陜西作為典型的內陸省份,區域內借“一帶一路”出海投資的企業明顯增多,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重大項目拓展“海外陜西”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一些中亞國家不斷改善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企業到當地進行資本和技術投資。除了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領域以外,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進入了農業、建設、物流和采礦業,而陜西的投資者也站在了這一浪潮的最前沿。
吉爾吉斯斯坦中大石油公司是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加工企業,也是最大的中資企業,占地面積約350公頃,被當地人稱為“中大”。而它的建設者,正是陜西省屬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陜西煤業化工集團。
“項目的主要設備和材料都來自中國,通過‘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十天時間就能從西安運到廠區。”中亞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綜合部經理王九龍說,中國的“催裂化裝置”進一步提高了成品油出油率,高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約30%,這也是未來發展的“支柱”。
據介紹,中大項目建設期間,先后有4任吉爾吉斯斯坦總理到現場視察,政府相關部門的多位部長、副部長更是多次到現場檢查,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該項目于2013年12月底基本建成,設計年加工原油80萬噸,加工外購重油20萬噸,總加工能力100萬噸,年銷售8億美元。經過兩年多的試運行,這里所有的煉油裝置都已經實現安全平穩生產,成品油的生產能力每月可以穩定在3萬噸以上,這樣的生產規模占到吉爾吉斯斯坦全國20%以上的市場份額。
優勢企業踐行“海外陜西”
與北上廣深等地相比,陜西企業走出去的整體水平較低,但投資方式卻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并購、出口、承包以及能源投資等多種方式并行。陜企開展海外工程項目的競爭力很高,受“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的政策利好因素以及宏觀環境的迫切需要,結構調整、技術輸出和產能合作成為陜西企業“走出去”的核心驅動力。
延長石油集團自2008年開始“走出去”,開展海外油氣投資,經過幾年積累,分別實施了馬達加斯加勘探項目、泰國天然氣勘探開發等項目。已有多年開拓國際市場成功經驗的法士特集團,“制勝法寶”除了不斷研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外,還非常注重銷售和服務環節,力求以差異化的營銷策略贏得客戶的信賴。此外,陜西有色集團印尼200萬噸氧化鋁項目、陜鼓集團捷克海外研發中心項目、延長集團吉爾吉斯斯坦石油勘探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建設征地、融資等籌備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科技創新正在成為陜西企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方向。”陜西省社科院專家唐震認為,中亞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陜西企業的資金、技術正在形成優勢互補。陜西科技資源豐富,科研投入、技術交易額均居中國前列。隨著“一帶一路”政策持續推進,陜西在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現代農業等領域的科技優勢凸顯,引得中亞各國拋來“橄欖枝”。
產業基金助力“海外陜西”
“一帶一路”戰略為陜西與國內各個板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能合作創造了可能。“十三五”期間,陜西立足“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內引外聯、東進西拓、南下北上”的對外開放思路:向東,深化和韓國的合作;向西,主要針對中亞,在能源資源、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以及人才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最終連接歐洲;向南,繼續深化與港澳臺地區的經貿往來合作,同時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向北,與蒙古和俄羅斯進一步深化合作。
去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獲批的省份,陜西自貿區被賦予的戰略定位是: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提出創新舉措,探索創新路徑;目標是:經過3至5年的改革試驗,建成具有國際水準,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聚集、金融服務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在不斷拓展“海外陜西”版圖的過程中,企業對外投資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融資。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90%的資金都是由境內金融機構提供,國外融資渠道十分有限。
未來,陜西省將設立“海外陜西”產業基金,重點支持100戶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出口企業,推動裝備制造、新材料、汽車等出口。
港澳臺僑人士建言陜西發展
1月14日晚,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省政協主席韓勇在西安會見出席陜西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港澳臺僑人士。
婁勤儉對他們建言獻策服務陜西發展表示感謝,并表示陜西正處于追趕超越的關鍵階段,希望大家更加關注并投身于陜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韓勇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他們對陜西發展多提建議和策略。
日前,出席陜西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港澳臺僑人士,就年輕人創業、民間經貿交流等議題提出建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