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中蒙俄經濟走廊該如何當好“一帶一路”先行兵
2016-12-28 10:07:31
Landbridge平臺
近兩年,筆者和我國東北區域結緣不淺,先后奔赴過公主嶺和長春。前者主要是實地考察產業發展情況,后者則是受邀參加冰雪節。兩地的空氣、環境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長春沁人心脾的冰涼空氣和漫天雪花,更是讓筆者念念不忘。回來后,一直琢磨有機會,一定要再去東北補氧養眼。
12月23日至25日,借著參加第二屆滿洲里國際論壇的機會,筆者多少算了卻了這樁心愿。23號深夜,剛到呼倫貝爾,就恰逢大雪。雖然之后的行程略有不便,但紛飛的雪花,卻也讓路途有趣了很多。
之后兩天,大會環節滿滿,筆者也忙個不停。當然,正事之余,筆者也沒忘了把“娛樂”的元素帶到大會上來。會后,筆者先后和蒙古前副總理策·奧云巴特爾等幾位重量級嘉賓玩了玩自拍,“笑果”挺好。
當然,這些只是此行的花絮,畢竟筆者也有正事在身,此行的目的就是為滿洲里以及中蒙俄經濟走廊獻計獻策。
在大會分論壇環節和采訪環節,筆者針對此話題,先后闡述過相關意見,只是場合略顯分散,缺乏系統總結。大會結束后,筆者將這些想法匯總如下:
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談到中蒙俄經濟走廊前,筆者想先談談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宏觀背景。
首先,國際經貿形勢和格局,需要中俄經貿走廊。
11月份,習近平主席在南美的兩場演講中,集中闡述了對下一階段亞太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構想和倡議。在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的背景下,這兩場演講也預示著未來國際經貿格局新的趨勢和風向:中國將越來越主動的成為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者和引領者。
兩次演講都特別強調了一件事:反對保護主義。這是為國際經貿合作定下來總基調:開放、合作將只會往更深入、更多元、更立體的方向發展,而不能倒退、封閉。
在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的背景下,唯有更加持續、深入、更加堅定不移的擴大開放,才能捕捉發展新機遇,創建發展新優勢。
而持續、深入、堅定的開放,需要更多的通道和平臺,而包括南美、中俄經貿走廊、中韓等等,都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升級,需要中俄經貿走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首先從東部沿海開始,繼而實施沿江、沿邊開放,逐步形成了陸海統籌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中,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深入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成了中國下一階段對外開放戰略核心內容,而在戰略落地過程中,“一帶一路”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中國三大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尤其是,“一帶一路”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新的發展邏輯: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因此,加快中俄經貿走廊在內,沿邊開放步伐,推進沿邊重點地區與周邊國家深化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東西共濟、海陸并舉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內在要求。
第三,中蒙俄三方合作現狀及升級需求,需要中俄經貿走廊。
一方面,從現狀看三國間產業互補性較強,三國目前的發展狀態、彼此合作的契合度極高,相互也極為匹配,各有所長。
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全方位加強合作成了必選之選,三方合作無論是平臺還是內容,都需求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第一個多邊合作規劃綱,中蒙俄經濟走廊從規劃到啟動,都帶有極強的先行先試的示范節點意義。
而對于下一步,中蒙俄經濟走廊發展建議,兩天大會期間,各路專家講了不少內容。筆者這里就簡單補充兩點。
第一,把握一個原則:共贏和共享發展,是最高原則。
前陣子,馬云在談到一帶一路時,有一個說法挺有意思:“如果以前的全球化,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是以獲得資源,廉價勞動力,搶占更多的市場為主的話,那么我肯定相信未來的“一帶一路”所發動的,所引起的全球化,應該是為當地創造就業,為當地做一些他們做不到的事情,為當地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這也就是馬云所稱的,“一帶一路”是中國擔當起世界責任的機會,也是中國希望做一些事情,由中國參與、制定的未來國際經貿新秩序應該“更加公平、更加開放、更加透明”。
在筆者主持的老楊會客廳對話中,韓國、意大利、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的機構代表和客商代表也都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即首先,未來合作空間會非常大;其次,未來將從相對單方面的技術輸出,到雙方合作共贏方向發展。
所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總原則:“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實現共贏和共享發展”。
第二,打造一套體系:產業園平臺+產業集群培育+金融、物流等配套。
當前一帶一路戰略落地過程中,以產業園為支點,“點軸帶動”正在成為新的國際產業合作趨勢。而這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方面,通過打造跨境產業園等園區平臺,為三方合作搭建“橋頭堡”,進而以點帶面、輻射全局;另一方面,以產業鏈為紐帶,鼓勵三方企業,抱團出擊,從而匯集企業優勢資源,促進企業上下游間的聯合,協調跨行業間的資源共享。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