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抱團“取經”
2016-12-27 09:14:56
Landbridge平臺
“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目的是對其價值的保留。”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文化線路委員會專家愛麗絲·凱恩說,只有加強區域交流合作,使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才能發揮其應有價值。
13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論壇在西安舉辦,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亞洲和歐美等11個國家文博界專家共話文化遺產保護。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透露,為推進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繼續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的專業機構聯合開展了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項目,還與蒙古、烏茲別克斯坦合作開展了古建筑、遺址保護工程。
此外,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也在中、哈、吉三國“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后續聯合保護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是多民族、多種文化和平交往、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歷史標志和象征。”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王建新認為,加強在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護方面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所承載的人文精神,促進相互了解和理解。
“根本目標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重大影響和作用,實現中國與中亞五國以及其他相關國家全面合作。”王建新說。
據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歷史深厚、文化遺產豐富,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長效機制,也搭建起了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表示,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成功,增進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傳統友誼,成為新時期中國與中亞地區各國和平對話、共同發展的新紐帶。
與會專家認為,通過“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將沿線國家文物、考古界力量整合,對話交流增進了解,促進合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搭建了合作共贏的平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