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發現:年輕人追夢在“一帶一路”上
2016-12-19 11:11:03
Landbridge平臺
2013年,26歲的龔穎第一次踏上馬來西亞的土地,成為中國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最早到關丹園區的建設者。
龔穎:我們剛來的時候這一塊全都是原始森林,都是高地,有丘陵有沼澤,可能人都不想走進去,進去就很危險,這一片我們把它平整的話,也花了差不多快近一年的時間。
隨著園區建設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85后、90后的年輕人來到了龔穎身邊。
90后廣西姑娘朱妍彥,去年剛剛研究生畢業,就受單位委派來到關丹。
朱妍彥:剛開始是覺得很新奇,覺得這是很有挑戰的一項工作。年輕人擁有這么好的機會、這么好的平臺,還是應該把握住。
而23歲的馬來西亞小伙謝枝均。大學剛畢業,就應聘到座落在關丹園區的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工作。懂馬來語、中文和英語三種語言的他,成為公司對外交往的骨干。
謝枝均:我畢業于拉曼大學學院秘書科。在公司主要翻譯文件,然后參加一些政府的會議。中國企業來到馬來西亞的時候,帶給馬來西亞很多好處,能在這個公司挺榮幸。
謝枝均的同事,27歲的范成宇,出生在中國、后來定居美國。看到“一帶一路”建設給年輕人帶來的巨大機會,他毅然從美國來到關丹打拼。
范成宇:我現在有三個家,一個在美國、一個在中國、另外一個在馬來西亞。男孩子嘛,趁著還算年輕可以出去闖一闖,因為在美國的話,沒有一個這么大的機會去展示一下自己。
在馬中關丹園區追求青春夢想的年輕人只是“一帶一路”上青年人的一個縮影。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的“大合唱”之中。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 我們還要推進人員交流,青年交流、方方面面的民心相通,使得中馬關系走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前列。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