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芝: 貿易投資互利互惠 “一帶一路”倡議各國友好合作共贏
2016-12-16 09:15:38
Landbridge平臺
在12月15日舉辦的第九屆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形式展望年會上,上海新源啟能風力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田林芝表示,“一帶一路”加大貿易和投資的同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受益,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友好合作,互利共贏,才能造福國民。
“歷史事實不支持貿易有害人民福祉的觀念。相反,過去幾百年來國際貿易一直是世界經濟的支柱,貿易是互利互惠的。發達國家靠貿易起家,發展中國家只有通過擴大貿易和投資,才有希望促進其經濟達到國際水平。”田林芝說。
同時,田林芝也表示,為了互利雙贏,貿易便利化和適當的監管是必要的。田林芝認為,世貿組織初創時最根本的原則,是要為各國之間進行公平貿易,創建一種平等和穩定可靠的基礎。這是公正的,也是正確的。這與“一帶一路”倡議內容相吻合。
田林芝認為,“一帶一路”的倡議及其涵義要比大多數人想的更加廣泛、深刻和宏偉。中國提倡的是,富裕的發達國家幫助帶動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和人文的發展進步,中國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要成為這一理念少數踐行者之一,而是積極的倡導者,所有國家都應該如此。
她希望“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一個樣板,能夠吸引發達國家去投資、協助、培育其同東南亞、非洲、拉美和其它國家的關系。發展中國家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增加貿易能夠從中獲益,發達國家也可從這種關系中得益。田林芝表示,希望世貿組織能夠在國際貿易自由化,正常化等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促進作用,使世界各國在貿易、投資中獲益。
“貿易創造就業,創造財富,而且會促進國際關系。貿易是世界經濟的生命線。”田林芝總結。
她稱,傳播中國的善意,人人有責。中國企業在外投資項目時,就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傳遞著中國公共政策。應該思考這之中所隱含的政治意義。投資項目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公眾對該項目的態度。中國企業在外自覺樹立模范企業公民的形象至關重要,要傳播中國善意。
田林芝認為,公共關系和政府關系同等重要,企業在選擇海外地區經理時,不僅要注重技術和管理經驗,更要注重他們與政府和媒體的積極互動交流能力。“一帶一路”帶來的對外投資機遇,可以激勵中國公司快速高效地學習和行動,從而獲得較好的盈利,并有助于減少中國的貿易逆差和通脹壓力。更重要的是,好的投資是一種有效的外交工具。
據了解,本屆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形式展望年會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孚思特國際商務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產業聯盟承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