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統:“一帶一路”應成為全球化標桿
2016-12-14 09:22:44
Landbridge平臺
12月10日,以“變局下的包容成長”為主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舉行。德國前總統、IM前總裁霍斯特·科勒在會上表示,在反全球化思潮興起的當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應成為更好的全球化標桿。
科勒表示,世界貿易對全球GDP的貢獻正在減弱,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在加強,在西方國家,民族派試圖利用恐慌和不確定為自己爭取利益,比如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新當選的總統特朗普,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對全球化投的不信任票。
“似乎很多人都相信,我們現在要構建一堵墻,無論是現實意義的墻,還是政治意義上的墻,只有構建出了這一堵墻才是通往成功的秘訣。”科勒稱,“但是我們不要忘了,近代史中凡是閉關鎖國的國家都受到了極度嚴格的懲罰。全球經濟危機之后,隨之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加重了上世紀的大蕭條。作為一位柏林市的市民,我可以這樣說,柏林的繁榮始于柏林墻倒塌之后,而不是柏林墻修建之時,所以,讓我們不要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科勒認為,全球化滿足了大部分國家和大部分人的利益,無可否認也造就了一些失敗者。“但不應拒絕全球化。”他表示,如果各國都回到短視的民粹主義,認為國際事務是一場非你即我的游戲,就沒有機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只有互惠互利的明智分工和合作,才能夠讓我們更好的應對氣候變化,對抗金融危機,戰勝流行病,讓經濟增長讓位于底層的數十億人口脫離貧困。“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對這些倡議做政治上的投入。我們需要依賴合作,而不是對立。”
對于中國在全球化中的作用,科勒稱,繁榮和包容的中國是世界之幸,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應僅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目標,也應該是其對外政策和貿易政策的指導方針。他認為,“一帶一路”的倡議來的非常符合時機,它連接了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幾十個國家,加強這些國家之間的聯系和友好關系,為了實現這一承諾,需要使“一帶一路”成為更好的全球化的一個標桿,讓這一倡議以一種和諧的方式滿足當前國際形勢的需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