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已成為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引領和支撐
2016-12-06 09:39:17
Landbridge平臺
11月27日,在由《證券日報》社主辦,明天控股資助的“明天創新大講堂上海峰會——中國開發區(園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提出,“一帶一路”是中國新時期、新世紀中國全球戰略的載體和框架。“一帶一路”對園區是一個大機遇。現在,在外面設立園區的也有很多,但是園區本身走出去的不是很多。實際上“一帶一路”對園區也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畢吉耀認為,“一帶一路”貫穿東亞大陸,是一個活躍的經濟圈。但是沿線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非常不同,制度也非常不同,宗教、文明差異也很大,利益訴求各異,推動“一帶一路”不可能像美國一樣搞一刀切。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這么多國家,把握好合作重點。六大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
“實際上圍繞“一帶一路”,這兩年通過戰略對接和政策協調,圍繞經濟走廊有一系列的布局,園區建設也很多。我這幾年去的比較多的有霍爾果斯口岸,還有跨境的工業園區以前都沒有,但是這幾年慢慢開始有項目進入,確實做得很好。”畢吉耀介紹。
他指出,“一帶一路”帶來重大的機遇。這些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但是也出現了整體效益不高、布局混亂等等的問題,企業在對外投資中面臨很多的問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不僅明確提出了今后的方向和重點,“一帶一路”對外投資要占整個投資的40%。我們還要到發達國家去收購兼并一些優質資產,新的好的品牌,設立研發中心,提升我們國內制造業的能力,但是重點是“一帶一路”。而且還會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有利的外部環境和更多的支持。現在國家很明確,方向是“一帶一路”,沿著“一帶一路”產生合作,跟著國家大戰略、大項目配套來做。
“今后我們園區如果做得好,可以把這些方式拿出去,我們國內的園區有原先的行政區,因為園區還有管委會,也可以到外面去建,現在不單單是園區在外面建,有很多是企業在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這么快也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畢吉耀指出,實際上在金融危機以后跨國投資有一個大變化,新興經濟體現在是對外投資的主體,而且新興經濟體相互之間的投資也非常多,以及在相關領域的投資需求相當旺盛。
據畢吉耀介紹,園區建設在外面發展比較快,到今年9月底的時候在建的園區有77家,累計投資233.9億美元,入區企業1467家,總產值665.1億美元。
“一帶一路”建設對對外投資和園區的向外拓展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為國內園區的轉型升級帶來了一個新思想。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