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南亞發展提供“新思路”
2016-12-05 10:55:45
Landbridge平臺
11月26—27日,由山東大學南亞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基地共同舉辦的“‘一帶一路’在南亞”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召開。與會者圍繞南亞地區在“一帶一路”推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求同存異形成發展合力等問題展開了研討。
復旦大學聯合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貴洪將南亞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特點概括為五個“二元特性”。如“兩個方向”:處于“一帶”和“一路”兩個發展路徑之間;“兩個板塊”:地理上涉及既相互聯系又彼此獨立的次大陸和印度洋等。
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教授宋德星分析認為,南亞國家整體上對“一帶一路”的推進持歡迎態度。首先,中國歡迎沿線各國“搭順風車”,展開互利共贏的合作;其次,“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地區發展帶來重大利好。這兩個因素為南亞國家在如何解決內部矛盾、處理好與其他大國的關系、生成自己的戰略機遇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命題??梢哉f“一帶一路”既是發展的“新絲路”,也是“新思路”。
山東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淑蘭表示,“一帶一路”將有利于南亞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使整個南亞地區的經濟、政治、安全等形勢得到改善。既有“發展”意義,也有“安全”紅利。巴基斯坦便是合作成功的樣板。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文富德提出,“一帶一路”的重點是“互聯互通”,實現“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南亞為中國西南部近鄰,無論是從“節點”還是“通道”意義上來看,是否“通達”都影響著互聯互通的整體性。“互利共贏既是一種理念,也為發展指明了方向。”張淑蘭這樣說。
北京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從構建中國與南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闡發了看法:“加強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是順利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基礎,也是成功構建中國與南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所在。而經濟共贏和人文交流是提高互信程度的兩個渠道。”
此外,張淑蘭認為,推動“一帶一路”在南亞的成功實施,迫切需要學術界展開“接地氣”的研究。不僅從國際關系、地緣政治的視角去思考,還需要考慮到南亞各國和整個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安全、社會、宗教文化、傳媒等各方面的影響。“一帶一路”的推進不僅需要硬實力,還需要軟實力,學術界應打破學科界限,為國家決策提供堅實、全面、系統的區域國別研究基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