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駛上“一帶一路”快車道
2016-11-10 10:04:03
Landbridge平臺
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如果把新亞歐大陸橋看作“一帶一路”的主軸,江蘇徐州無疑是這條主軸上最重要的節點城市之一。徐州已不僅只是江蘇省“振興蘇北”的龍頭,更肩負起國家戰略的重任。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徐州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把徐州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這是徐州最重要的課題。”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說,徐州的發展,就是要緊抓工業興市、產業強市的龍頭。
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華夏九州之一、大彭氏國故里、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讓她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據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省通衢,又是徐州得天獨厚的優勢:京滬、隴海大動脈在此交匯,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觀音國際機場數十條航線直通國內外,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輸油管道)“五通匯流”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讓徐州如虎添翼。
徐州市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做出三個自我定位: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淮海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實際上,徐州近年來一直都在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之一的徐蘭高鐵重要組成段,鄭徐高鐵已正式投入運行,徐宿淮鹽鐵路也已開工建設,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機遇,徐州也在深入挖潛,整合文化教育等對外合作交流的內在資源。9月30日,徐州第三屆文博會開幕。本屆文博會主辦方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工藝企業及個人參展,打造“一帶一路”精品展區,展示異域精品。
目前,徐州城市功能完善、產業基礎雄厚、載體平臺豐富,“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態名片聞名遐邇。在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6個節點城市中,徐州的經濟總量僅次于鄭州和西安。
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轉方式、調結構,供給側改革大考面前,徐州正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徐州“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源自她擁有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徐工集團。在短短27年的歷史中,徐工集團曾經獲得無數榮譽,創造諸多輝煌。但隨著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嚴重萎縮,企業產能過剩問題格外突出。徐工集團苦練內功,推動產業多樣化、產品智能化和制造服務化。
徐工集團副總裁孫建忠介紹,從2014年開始,徐工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設區域營銷中心和一級經銷商,在波蘭、烏茲別克斯坦、伊朗、馬來西亞建立海外工廠,在德國建立歐洲研發中心,同時積極實施跨國并購,實現在關鍵零部件領域的突破。通過上述四位一體的市場布局和開拓,徐工集團不僅有效消化了過剩產能,提升了銷售業績,產品實力和企業形象也得到沿線國家的高度認可。
徐州是江蘇唯一一個承擔化解煤炭和鋼鐵雙重過剩產能的城市。根據江蘇省部署,到2020年前,徐州要關閉14對礦井,化解煤炭產能800萬噸、淘汰粗鋼產能25萬噸。其中僅化解煤炭產能就將帶來財政減收5億元,每年還需額外拿出20億元用于人員安置、生態修復等,難度可想而知。為此,徐州迎難而上,市里專門成立了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工作領導小組,各煤炭企業也制定了閉井方案,目前14對擬關閉礦井已關停13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降成本是供給側改革的又一重要內容。光伏發電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一直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方向之一。徐州保利協鑫在光伏上游的原材料行業深耕十多年,已成為全球光伏業龍頭企業。10年前,光伏行業原材料多晶硅的生產成本高達每公斤68美元,需耗電165度。保利協鑫通過技術創新,在業內率先使用硅烷流化床法工藝,使每公斤多晶硅生產耗電減少到25度,成本降至10美元左右,最低可以到8美元。
“保利協鑫的多晶硅產能全球第一,市場供應量占全球1/3。可以說,我們在原材料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對全行業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不無自豪地說。
一方面是企業苦練內功降成本,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千方百計給企業減負。今年上半年,徐州市通過規范行業收費政策,累計為物流行業降低成本3678.9萬元;通過落實補貼、推進直購電政策落地,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99億元。此外,通過鼓勵企業境內外、場內外掛牌上市,設立產業發展基金以及兼并重組等,也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以新興產業形成增長點
“十二五”期間,徐州緊抓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戰略機遇,初步形成了以裝備制造、能源、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煤鹽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六大千億元級主導產業,這些巨無霸產業共同撐起了徐州蘇北發展龍頭的地位。
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徐州經濟結構偏重的矛盾開始凸顯。“經濟運行開局平穩,但下行壓力增大;投資結構有所優化,但有效投入后勁不足;結構調整持續發力,但產業轉型任務緊迫。”在今年4月中旬舉行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市委書記張國華提出的幾個“但是”,清晰道出了徐州經濟面臨的問題。
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的宏偉藍圖。“一中心”,是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一基地”,是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一高地”則是區域性現代服務業高地。在原有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的傳統工業基礎上,徐州著力“調高、調優、調強、調綠”,通過構建“產業+企業+平臺+人才+載體+金融+政策”區域創新體系,打造一批國家級科技園區和產業化基地。
在徐州泉山區,一個占地25萬多平方米的科技園區已初具規模,這就是泉山區與北京中關村聯手打造的徐州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中關村是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科創中心,我們看中的就是這塊金字招牌背后蘊含的先進理念和優質資源”,徐州軟件管委會主任姜明表示。
今年上半年,信息谷創新中心創利稅5000多萬元,占整個徐州軟件園的1/3強。姜明樂觀地表示,10年以后,這個產業集聚、創新要素匯集的平臺,將成為淮海城市群經濟增長新的動力引擎。
從徐州沿東隴海經濟帶向東,素有“銀杏之鄉”美稱的邳州市,以邳州經濟開發區和邳州高新開發區兩個省級開發區為統領,全力打造高端產業群,目前一個以現代煤化工、非晶科技兩個千億級產業為龍頭,電子新材料、城市礦產、木制品木結構3個500億級產業為輔助的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
目前,徐州的兩大傳統主導產業中,工程機械產品正在朝智能化方向升級換代,光伏產業則向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轉向。新興產業方面,新能源汽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光源、智能機器人、健康產業、電商產業區域總部等六大產業規模和層次不斷提升,在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下,徐州未來的發展后勁十足。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