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亞可成“一帶一路”建設示范區
2016-11-04 10:29:36
Landbridge平臺
在日前中新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上,中國前駐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大使姚培生表示,中亞地區和中東歐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地區,尤其是中亞國家處于關鍵地段。“這一地區扼守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位于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核心區域,絲路帶建設的成功與否,國內首先看新疆,國外首先看中亞。”
據姚培生介紹,中亞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500萬,與我國有3300多公里長的共同邊界,目前屬半開發或未開發地區。他說,“中亞國家希望與我國在三大領域進行合作:一是基礎設施的重建與完善;二是資源能源的共同開發和利用,其中包括產能合作;三是非資源領域的合作,包括農業和高新技術領域內的實際合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羅雨澤在論壇上表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后,得到了中亞國家的積極回應和殷切期待。這是因為倡議與中亞國家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他表示,中亞國家獨立僅20多年,經濟以原料輸出型為主,產業結構單一,易受外部沖擊。尤其是近年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中亞各國經濟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各國都意識到原料輸出型經濟已難以為繼。在此情況下,工業化、現代化、基礎設施便利化成為中亞國家的首要需求。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建設可以幫助中亞國家實現這一目標。
他還說,由于中亞各國積極參與,中亞可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方案中的“示范區”。
目前,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加入了亞投行。我國已經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一帶一路”框架下擴大經貿合作的協議。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就開展產能合作達成共識,簽署了價值140億美元的合作文件,并就180億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協議”達成初步共識。
外交學院教授、俄羅斯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楊闖表示,中國與中東歐16國的合作,會推進歐洲的一體化。“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是希望搭上歐盟發展的快車。但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歐盟受到重大波及,希臘、冰島和意大利都出現經濟危機和經濟極不景氣的現象。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會有利于中東歐國家經濟提速,促進歐盟的一體化進程,有利于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他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