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發現新大陸
2016-10-31 09:31:20
Landbridge平臺
“要想發現新大陸,不能只在自己海岸邊折騰”,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引用了這樣一句德國諺語來形容中德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的意義。
中國領導人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德國政府在歐洲國家中率先積極回應,歡迎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認為這將為德中兩國深化合作開啟機遇之窗。
回顧歷史,史明德指出,“一帶一路”和德國早有淵源。創造“絲綢之路”這個名字的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歷史學家郝爾曼(Albert Herrmann),他們把中國古代經過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這條陸上貿易通道命名為“絲綢之路”(Seidenstrassen)。
“由此可見,德國人對這條貿易和經濟線路的重要意義是有認識的。”史明德表示,作為歐洲主要國家,德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地緣、經濟、投資目的地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中德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自由化、通關便利化以及第三方市場、生態環保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
“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三年來,中德之間已有不少可圈可點的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史明德列舉了以下亮點:
一是發展“一帶一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資金支持。德國積極加入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并成為該行投票權最高的歐洲國家。中德正攜手將亞投行打造成為一家高效運作、管理良好、透明包容的多邊金融機構。
二是中歐貨運班列,現在有6條線路從中國始發,延伸至德國漢堡、杜伊斯堡等城市。2015年,中歐間共開行班列815列,中德間達400多列。中德之間貨運班列運載量達3萬個集裝箱,預計到2020年,達到每年約10萬個集裝箱。
三是鐵路領域合作,中國鐵路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在機車車輛、通信信號等領域長期開展合作。
四是一些旨在促進“互聯互通”的新項目正在組織實施,例如德國敦豪集團(DHL)準備依托“一帶一路”構建新的業務架構,推出日本—德國、成都—伊斯坦布爾、越南—中國—歐洲三條運輸線路。
此外,“一帶一路”建設亦為中德兩國攜手開發第三方市場創造了難得的契機。史明德表示,中德聯手開發第三方市場,可以將中德各自優勢更好地結合,做大合作蛋糕,最終實現三方共同受益。
德國即將從中國手中接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主辦權。針對當前以經濟金融領域改革為重點的國際體系變革,史明德認為,中德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貨物貿易國,既有不少共同利益,也有較大話語權和影響力,“兩國完全可以加強協調,多提中德共同方案,為國際體系變革積極提供公共產品”。
未來,中德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有望通向怎樣的“新大陸”?
史明德指出,兩國分別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端,不僅分別是亞洲和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且都是制造業和出口大國。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1568億美元,占中國與歐盟貿易額的30%。截至2015年底,中國在德累計(非金融類)投資66億美元,德方實際在華投資255億美元。中國是德國在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實際投資來源地、第二大投資目的國。
“在這樣的高水平之上更上一層樓,共建‘一帶一路’具有不同尋常的重大意義,雙方合作大有潛力、大有可為。”史明德表示,中德之間有廣大的沿線國家,蘊藏著豐富的市場潛力。從歐亞大陸的大格局來看,中、俄、德應是三個重心,“如何將三個重心連成一線,打通歐亞‘互聯互通’的橋梁,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將是百年大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