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強化海洋國際合作與交流
2016-08-31 10:10:20
Landbridge平臺
廈門以海立市,豐富的港口資源、濱海旅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科技資源為廈門海洋經濟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近年來,廈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打造海洋千億產業鏈,海洋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三方面齊頭并進。
2015年,廈門海洋經濟主要產業實現總產值1890.56億元,同比增長8.0%;實現增加值498.21億元,同比增長11.2%,占全市GDP的比重為14.4%,占比較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0.65:30.40:68.95,形成了以海洋第三產業為主導,第二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海洋經濟已成為推動廈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股堅實力量。
隨著海洋經濟的深入發展,廈門與各國尤其是“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密切——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推動拓展海洋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辦好、辦新廈門國際海洋周的基礎上,近年來還通過積極推進建設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等平臺,不斷強化國際合作交流。
促交流
加快與東盟國家間“請進來走出去”步伐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16廈門國際海洋周將緊扣“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要求,圍繞“共建海上絲綢之路:新愿景新格局”這一主題開展相關活動。
近年來,廈門國際海洋周在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中國與東盟及發展中國家海洋領域,尤其是與“海絲”沿線國家的海洋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國際海洋周主論壇舉辦期間,將舉行“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簽字儀式”,這標志著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將正式落戶廈門。而海洋周的主論壇還設置了“中國-東盟國家海洋經濟合作:構建藍色經濟合作網絡”專題,另外,一系列配套活動也都將更鮮明地突出“一帶一路”主題——中國-東盟國家海洋公園網絡研討會、中國-東盟國家南海漁業合作研討會、東亞海藍色經濟投資區域研討會等專業性論壇與會議將在海洋政策法律、海洋經濟、海洋生態等領域,廣邀東盟國家官員、專家、學者展開共同探討,加深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海洋交流。
今年以來,廈門加強了與東亞海環境管理區域項目組織(PEMSEA)的合作,力促把廈門及其他示范區的成功經驗和成果分享到各成員國,形成一種區域性的經驗,讓東亞海洋城市共享這些成果和經驗。同時,充分發揮落戶廈門的PNLG(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秘書處的作用,有組織有計劃地“擴編”,力爭吸收更多的東亞海沿海地方政府加入PNLG。目前,PNLG已由2006年成立之初的18個地方政府成員,發展到現在的40個地方政府成員和2個協作成員,廈門在東亞海沿海地方政府間的牽頭協調和服務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的籌建工作已進入倒計時。接下來,市海洋與漁業局將加強與國家海洋局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溝通對接,積極推動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東盟海洋大數據建設,利用互聯網+,建立大數據海洋資源共享平臺和決策模式,通過論壇、科技交流、產業交流和文化交流,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技術互認、產業對接和文化共榮,加快廈門與東盟國家間“請進來、走出去”的步伐。
優服務
搭建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廈門通過加快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南方中心”)的建設,為區域性海洋地方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近年來,在市海洋與漁業局的主導下,廈門通過先租后建的方式建設南方中心研發大樓,構建海洋創業創新基地,支持區域海洋領域創業創新,為海洋創業創新團隊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務。對于種子階段的創業團隊,以眾創空間的形式提供公共硬件支持;對于進入孵化階段的項目,提供物理空間相對獨立的場地。最快在今年9月,第一批9家海洋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就將入駐南方中心研發大樓。
為解決中小海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由政府財政投入,廈門設立了海洋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海洋產業,重點培育一批初創期和成長期的創新型企業并開展海洋擔保貸款業務,安排財政風險補償資金為貸款企業擔保增信,并由合作銀行提供放大10倍的專項貸款,為中小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融資渠道。
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是南方中心打造的以開放共享為核心和精髓的科技與產業資源共享平臺,充分發揮南方中心協同創新作用,推動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省內高校、海洋科研機構涉海公共服務平臺資源整合和對外開放共享,實現海洋科技資源優化配置。近年來,南方中心共支持建設了17個平臺,總投資19.75億元。目前,《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配套考核細則、收費參考價格已正式發布。南方中心平臺開放共享網絡服務系統自2015年4月上線以來,已納入11家省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與企事業單位共200臺儀器設備與165項服務項目,通過儀器設備與科研服務的開放共享,有力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下一步,南方中心將積極配合“一帶一路”建設,擴大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共享范圍,積極對接中國-東盟海洋產業發展需求,強化區域間科技資源的互聯互通,同時加強與臺灣海洋科技服務的互動,為我國南方地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合作打好基礎。
南方中心成立以來,通過走訪海洋重點企業、科教機構,征集成果和需求,利用每年廈門國際海洋周組織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進行成果對接,并計劃開辟東盟海洋合作專區,力爭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促進中國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海洋領域合作與項目對接,促進海洋科研成果轉化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