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一帶一路”面臨大國競爭挑戰
2016-08-16 10:09:48
Landbridge平臺
新媒稱,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教授鄭永年13日下午在一場關于“一帶一路”與中國大外交的講座上表示,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其他大國的競爭以及區域安全因素等挑戰,要取得長期成功,就應化大為小,化整為零,選擇性地從一些較容易的項目做起。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4日報道,鄭永年說,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改變了以往較為被動的外交政策,很快形成“三位一體”外交政策,其中就包括針對發展中國家的“一帶一路”。另兩大部分為針對美國等大國的“新型大國關系”,以及面向亞洲鄰居的“周邊外交”。
報道稱,鄭永年指出,習近平將“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大外交的“抓手”,旨在為周邊外交和國內發展需要服務,同時避開“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前者指的是崛起大國必然與守成大國爭霸甚至終有一戰;后者指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后,如果無法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往往會陷入經濟增長停滯期。
鄭永年認為,“一帶一路”并“不好做”,首要原因是它涉及非常激烈的大國競爭:美國、日本、印度和其他大國的勢力范圍已經到達“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
報道稱,“一帶一路”的宗旨雖然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但這對很多國家來說,不僅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更關乎敏感的安全問題。鄭永年說,緬甸、斯里蘭卡和許多國家表面上以環保為由暫停了與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安全考量。
與此同時,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并且缺乏“走出去”的經驗,這些方面都限制了“一帶一路”的發展。
報道稱,盡管如此,鄭永年仍然看好“一帶一路”的前景。他分析,“一帶一路”沿線都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客觀上擁有巨大的經濟發展需求。
而且,“一帶一路”計劃與一些西方國家現有項目的互補性遠遠大于競爭性。舉例來說,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般被認為是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的競爭對手,但世界銀行其實不進行基礎設施投資。
鄭永年也樂觀地補充說,中國經濟增長雖然放緩,但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未來五至十年仍將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有助于“一帶一路”的推進。
報道稱,為確保“一帶一路”取得長期成功,鄭永年建議中國官方化大為小、化整為零。
他認為,人的能力始終有限,“一帶一路”要全線推廣很難,所以選擇一些支點先做起來,效果可能會更加理想。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