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國家正積極融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
2016-07-19 09:41:28
Landbridge平臺
7月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出版《中亞黃皮書: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6)》。黃皮書認為,中亞國家21世紀以來保持了10余年的高速增長階段正在發生轉折,多數國家越來越與世界經濟同步,步入低增長的調整時期。中亞國家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開展國際合作共度時艱的重要性,更多地選擇多元化的合作伙伴、自主的發展路徑等發展道路,并越來越積極地融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中,進入與中國務實合作的新階段。展望未來,中亞國家經濟將進入低增長階段,與周邊國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國經濟提振尚需時日。
2016年對中亞國家來說是重要而轉折的一年。從上半年發展情況看,總體形勢正在出現向好的趨勢。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繼續緊張的同時在一些方面又有所緩解。中亞國家為發展經濟,戰勝困難出臺的各種措施正在逐步產生效果。2016年,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中國與中亞各國戰略對接有條不紊繼續推進,“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開始啟動。這將為中亞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未來五年間中亞政局將保持穩定
黃皮書認為,中亞國家平安順利地跨過了2015年這一關鍵門檻。選舉結果沒有超出中國多數研究機構和學者的預測,卡里莫夫和納扎爾巴耶夫繼續分別擔任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總統。雖然在西方的哈烏兩國反對派也發聲反對兩位老總統繼續執政,但對兩國民眾基本沒有號召力和影響力。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三國都是強勢總統,在國內目前還沒有人能夠挑戰他們的權威。目前可以預測在未來五年期間,三國將繼續保持穩定,同時對中亞整個地區的穩定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不過,隨著烏哈兩國領導人年齡的增長,接班人問題仍將是國內外繼續關注的焦點,圍繞這一問題的爭論和猜測將繼續下去。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國內局勢目前還比較安定。
中亞國家經濟將進入低增長階段
黃皮書指出,展望未來,中亞國家經濟形勢開始出現新的分化。由于世界油氣價格大跌等因素影響,哈薩克斯坦經濟將延續始于2014年的低速增長態勢,前景不容樂觀;烏茲別克斯坦因為相對較為自足的經濟環境和較為健全的產業分工體系和多年布局,將持續穩健增長的態勢;盡管土庫曼斯坦開始步入個位數的相對低速增長階段,其增速依然延續在世界經濟增速排行榜上一直處于的領先地位;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經濟自足性不夠,仍舊會以依靠外來援助和貸款為主,前景堪憂。
中亞國家21世紀以來保持了10余年的高速增長階段正在發生轉折,多數國家越來越與世界經濟同步,步入低增長的調整時期。中亞國家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開展國際合作共度時艱的重要性,更多地選擇多元化的合作伙伴、自主的發展路徑等發展道路,并越來越積極地融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中,進入與中國務實合作的新階段。展望未來,中亞國家經濟將進入低增長階段,與周邊國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國經濟提振尚需時日。
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面臨巨大挑戰
黃皮書稱,隨著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受烏克蘭危機的沖擊,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面臨巨大挑戰。
一、群雄逐鹿中亞,俄羅斯的中亞外交遭遇嚴峻挑戰。烏克蘭危機以后,尤其是2015年以來,中亞出現了新一輪的“大國外交熱”,美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都明顯加大了對中亞的外交力度,不斷挑戰著俄羅斯的影響力。
二、中亞各國對俄疑慮上升,積極推進多元化外交。蘇聯解體20余年,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均已建立起自己的國家體制,希望沿著自己所規劃的道路發展。哈薩克斯坦等國雖然贊同在經濟方面展開一體化,但對俄羅斯隱然若現的“帝國情結”一直有所警覺,擔心主權因一體化進程而遭到侵蝕,因而哈薩克斯坦等國一直反對政治上的融合或主權的過度讓渡。在此背景下,中亞各國不愿向俄“一面倒”,更重視借力中亞地緣政治格局多元化推進多邊外交。各國在與俄羅斯保持合作的同時,積極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盡力保持自身戰略自由度。
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亟待建立多邊協調機制
黃皮書指出,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緊密,已簽署大量的雙邊政府間、企業間能源合作協議,并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中國與中亞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合作的意義重大,共建管道是油氣資源國、消費國、過境國對長期能源供應、需求、過境運輸的承諾。當前,中國已在中亞地區開展了富有成效的雙邊能源合作,在合作項目實施初期雙邊推動比多邊協調更為有效。
但為保證油氣管道的長期穩定運行,中國亟待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立足當前、放眼長遠”的原則建立多邊能源合作協調機制,一方面可避免油氣資源國、管道過境國能源政策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能源生產國、過境國、消費國之間的協商溝通,解決各自關切,形成能源利益共贏與合作的局面。
隨著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深入,中國也面臨協調平衡不同國家之間利益和矛盾的局面。在哪些國家間建立、建立何種功能的多邊協調機制,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中國在中亞地區的能源合作,由于不涉及與俄羅斯的合作,且作為重要資源國的土庫曼斯坦并非上合組織成員國,因此多邊協調機制宜在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探討建立,主要在能源信息共享、政策溝通、事故應急處理、爭端解決等方面建立協調溝通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