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豐碩早期成果
2016-06-20 09:46:30
Landbridge平臺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專家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并實施近三年來成果豐碩,未來在推進過程中要更注重沿線各國“個性化”需求并注意防范風險,文化交流等軟實力方面也大有可為。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曹衛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取得三方面顯著成績:一是達成更廣泛的國際共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各異,而這項由中國發出的國際倡議能夠被廣泛接受和認可非常不易;二是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三是文化支撐更加穩固。“一帶一路”倡議的民間認同大幅提升。從企業界、學界到普通百姓,這一倡議在沿線國家越來越深入人心。
曹衛東說,這一倡議還面臨三方面的挑戰:一是人才儲備不足。“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母語并非英語,這對非通用語人才提出了更多需求。二是信息系統化欠缺。“一帶一路”缺少一個大數據支撐的資料庫,公眾對沿線國家的國情缺乏了解,信息相對零散,需要建立一個綜合的、多元化的、應用型的數據庫來為“一帶一路”作支撐。三是要讓沿線國家更積極地參與,要有針對性地與相關國家展開合作,區分不同國家的關注點,在“最大公約數”這一關鍵點上做文章。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教授梁昊光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來,國際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認同感增強,期望值也上升;同時沿線國家投資和貿易大幅增長,為國家間的合作凝聚了更大共識。中國提供的公共產品圍繞優勢項目、頂尖技術和成熟經驗展開,政府政策牽線,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同時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作為金融支撐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余金艷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注意四類投資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和文化風險。企業“走出去”之前可參考相關風險指數,對投資目的地的政治、經濟、金融和法治環境進行了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