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帶一路”拓商機
2016-04-29 09:26:39
Landbridge平臺
青島汽車口岸僅僅用了兩年時間,躍升為全國第二大平行進口汽車口岸,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力。
位于巴基斯坦的海爾—魯巴經濟區。
青島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線啟航地,如今在“一帶一路”上有了新坐標——“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雙定位城市。在這樣的新坐標下,青島正以敏銳的行動,積極開拓“一帶一路”上的無限商機。
統計表明,“十二五”期間,青島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境外投資累計完成74.6億美元,超額3倍完成“十二五”18億美元總量目標;全市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150億美元,超額2倍完成“十二五”55億美元的總量目標。
進入2016年,青島的絲路征程越發精彩。據統計,一季度,青島備案對外投資項目5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41.55億美元,同比增長528.6 %;中方實際投資額5.79億美元,增長154.3 %;全市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25.08億美元,同比增長245.6%。
密集出訪,搭建合作平臺
一直以來,青島以開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始終屹立于改革開放發展的潮頭。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青島的戰略定位是打造“一帶一路”雙向開放橋頭堡。在實踐中,青島搶抓機遇,率先出發,堪稱“一帶一路”上的實干派。
從2014年開始,青島就密集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訪問名單不乏巴基斯坦、柬埔寨、波蘭、捷克、斯里蘭卡、塞舌爾、毛里求斯等絲路國家。
不久前,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領由青島港、青啤、海信、海爾、飲料集團、澳柯瑪、青建等數十家青島知名企業組成的商務代表團出訪匈牙利、羅馬尼亞、英國,舉行3場“絲路對話”,推介青島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
去年以來,這樣的“絲路對話”青島已經成功舉辦了25場,足跡遍及新加坡、以色列、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香港、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家地區。每一次“絲路對話”都會擦出合作的火花,令企業受益匪淺。
青島的先知先行亦有跡可循。早在2012年,青島市政府就開啟了幫助企業“走出去”的翻番計劃。2015年3月,青島搶占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先機,先后制定出臺《青島市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總體實施方案》和《青島市加快“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經貿合作行動計劃》,并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長、市委書記擔任雙組長,建立青島“一帶一路”工作體制機制,全市發力,推進青島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進程。
同時,青島還組織外貿企業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的7只“絲路基金”對接,支持青島優質產能和裝備制造“走出去”。
事實證明了青島的遠見。借力“一帶一路”的平臺,青島建立了100多個投資總額600億美元“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項目庫,2015年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備案投資項目87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8.2億美元,同比增長141.4%,占比55.2%。其中,恒順新加坡國際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增資9500萬美元,中方投資額累計達到2.75億美元,這是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第一大投資項目。
目前,青島正在加快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開放戰略,著力打造向南拓展東南亞市場、向西連通歐盟中亞市場、對接日韓、面向歐亞的多式聯運綜合貿易樞紐,將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起橋梁和平臺。
海外并購,擦亮“青島名片”
與以往不同,如今青島“走出去”的方式也悄然發生改變,其中,令人矚目的當屬青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化并購節奏不斷加快。
日前,青島青報潤海投資有限公司設立毛里塔尼亞青島工業園發展集團公司,中方投資額2.95億美元,成為青島在非洲的最大投資項目;山東電建三公司以FEPC(帶融資)總承包方式新簽孟加拉國艾薩拉姆2×660MW(S。ALAM)燃煤電站項目,合同額高達18.679億美元,這是目前青島最大對外承包工程項目。
實際上,青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并購之路早已駕輕就熟。恒順眾昇、聚大洋、三祥科技、青島雙星等企業通過成功的并購,實現了資源、技術、渠道、產業和市場的豐收,成為了馳名中外的國際品牌。
青島市市長張新起表示,隨著青島經濟發展,有更多的企業和品牌將通過并購方式走出國門,通過收購獲得新的能力、技術和智力資本,成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
青島還創新合作模式,利用“一帶一路”形成龐大的產業鏈經濟,助力更多青島企業借船出海。青建集團作為青島企業“走出去”的急先鋒,承攬海外工程項目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都能看到青建的影子。
背靠大樹好乘涼。青島制定了《關于加快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培育“青建+”發展模式的實施方案》,依托青建集團海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發展優勢,創新了“青建+”模式,即以青建集團海外布局為主體,加強與青島市內外相關企業緊密合作,抱團開拓國際市場。目前,青建集團已與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澳柯瑪、恒順眾昇等企業開展合作,聯合建設境外產業園和生產基地。
青島“走出去”步伐日漸鏗鏘有力。青建連續10年入選全球最大225強國際承包商行列,海爾、海信、電建三、青建連續4年入選中國非金融類跨國公司和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前100強。
鋪路架橋,企業抱團“出海”
位于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海爾—魯巴經濟區正坐落于此。
早在15年前,青島海爾就踏上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著眼全球化布局,2001年,海爾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建立了海外工廠,2006年,海爾與當地大企業魯巴集團合作建立了商務部批準的首個中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海爾—魯巴經濟區。
如今,海爾—魯巴經濟區的成功運營使其成為巴基斯坦市場第二大家電品牌,品牌知名度在當地達到99%,位居第一,2014 年銷售收入實現2.3 億美元,市場份額占居第二位。
在海爾的引領下,青島企業也掀起了搶灘巴基斯坦的熱潮。吸引入區企業7家,其中青島企業就有4家,年營業額4億美元,直接帶動就業崗位5000個,年利稅約9000萬美元。
眾人劃槳開大船,青島通過鏈條式轉移、集群式發展、園區化經營等方式到境外建設產業園區取得積極進展。海信南非工業園、瑞昌棉業贊比亞農業合作園、恒順眾昇印尼鎳鐵工業園等7個境外合作園區項目已列入商務部 “一帶一路”園區項目庫。海信南非工業園、瑞昌棉業贊比亞農業合作園正在推進國家境外園區確認考核工作。恒順眾昇印尼工業園、賽輪越南工業園建設進展順利。
海信南非工業園區吸引入區企業14家,年營業額1.5億美元,直接帶動就業崗位3000個,年利稅約5000多萬美元。瑞昌棉業贊比亞農業合作園為當地增加就業2000余人,每年帶動外貿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
自2014年以來,青島全球布局對外交往,先后設立了新加坡、韓國釜山、德國慕尼黑、美國舊金山四處境外工商中心,助力青島企業“走出去”。
此外,青島廣交好友,擴大“朋友圈”,已締結30余個海外經濟合作伙伴城市(省州),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17個國家,為“走出去”搭建了務實載體。
鯤鵬展翅凌萬里,逐夢揚帆再起航。借力“一帶一路”的政策東風,不斷創新求變,“品牌之都”青島“走出去” 的故事值得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