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通道成“一帶一路”新亮點
2016-04-07 21:02:40
Landbridge平臺
“如果北冰洋成為重要的國際航道,那么對于中國北方通往歐洲和北美快捷而便利通道而言,它所具有的意義決不亞于歐亞大陸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李羅莎,在分析即將開辟的北冰洋航運通道時說。
2015年9月17日,在遼吉黑蒙“三省一區”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合作發展會議上,遼寧省交通廳廳長劉煥鑫提出了“遼海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概念。
這條線路走向是,從大連出發,經過白令海峽的北極路線,到達歐洲。這條線路的好處在于,由于走了北極的更便捷直線線路,這使得中國貨物發往歐洲可以更快,同時也可以更便宜。有中國貨船曾試驗后發現,這比走馬六甲海峽縮短2800多海里(合計5000多公里),航行時間縮短9天。
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目前北極航線夏季已經可以通行,這對節省成本作用很大。
劉斌認為,在大連港口開辟這個線路后,其他港口也會開,競爭會非常激烈。“最終航運公司能否形成一個常規的航線,還是要看將來各個港口和船運公司之間的博弈。”
“一帶一路”的北冰洋通道
遼寧省交通廳廳長劉煥鑫提出的“遼海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走向為,以北極東北航道是以大連港為起點,至白令海峽向西航行,經過楚科奇海、德朗海峽、東西伯利亞海、新西伯利亞群島北部、拉普捷夫海、維利基茨基海峽、喀拉海、新地島北部、巴倫支海,到達挪威北角附近,最終前往歐洲各港口。
此前,中遠集團“永盛”號貨輪曾在2013年8月出發,歷經27天,在2013年9月10日到達荷蘭鹿特丹港。這比走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要縮短2800多海里(合計5000多公里),航行時間縮短9天。
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揚在2014年9月18的新聞會上指出,北極東北航道是北歐、東歐及西歐地區連接東亞的最短航線。
但由于海冰的阻隔,歷史上北極航道是不具備航行條件的,直到19世紀中葉,才有航海家分段走通了這條航線。但新世紀以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平均氣溫升高,北冰洋海冰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夏季在俄羅斯北方的海區已經出現了3個月的無冰期或者少冰期,俄羅斯方面也開始為船舶提供破冰引航服務,這為開辟北極東北航線提供了必要條件,也使北極東北航線的商務運行成為了可能。
目前北極東北航道水域的夏季無冰期已經超過30天,2012年一年全球共有71艘商船通過了這一航道。2013年,中國中遠“永盛”輪從大連港出發經由北極東北航道到達歐洲。
“這是中國商船首次航行北極東北航道,這也證明了北極東北航道已經初步具備了通航條件。”他說。
根據了解,目前黑龍江、吉林都提出了海陸聯運的線路,無非是通過鐵路到滿洲里等地再往歐洲發貨。其他各個省也有從新疆阿拉山地區往歐洲發貨。也就是說,大部分線路都是往西(絲綢之路的鐵路)或者往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運),但是往北走北冰洋海運到達歐洲還是罕有提出。
不過這條線路仍不會大力推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到歐洲走北極,在短期內還有一些技術問題有。雖然運輸成本低,但是時間仍太長,另外這條航線上可貿易的貨物不多,商品也非常有限,而且短期內應該也不太看好這條線。
意義或超歐亞大陸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李羅莎認為,現在全球氣候暖化,令北冰洋的冰山以破記錄的速度融化,在未來10年至20年內,北冰洋可能出現通航大道,北冰洋通航全面開通,將會改變現在世界經濟格局。盡管中國地理位置遠離北冰洋,但如果北冰洋成為重要的國際航道,那么對于中國北方通往歐洲和北美快捷而便利通道而言,它所具有的意義決不亞于歐亞大陸橋。
通過構建中國京津冀地區通過二連浩特等地區,再經過鐵路走烏蘭巴托到俄羅斯,再到北冰洋出海港口,把貨物運往歐洲(西部通道),則與通過滿洲里往歐洲發貨的鐵路通道完全不同。
因為這個西部通道可以使中國中西部地區與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連接起來,并形成以新歐亞大陸橋為基礎,直通的一個新的鐵路大動脈。
“那么,在未來北冰洋成為世界又一個新的海洋大通道后,中國可以占據到一個有利的戰略地位,這也是西線走廊對于即將到來的北冰洋通航的時代具有的重要意義。”她在近期一次經濟每月談研討會上說。
此前2015年9月17日,在遼吉黑蒙“三省一區”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合作發展會議上,遼寧省交通廳廳長劉煥鑫,也提出過一個“遼蒙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的概念。即建設以錦州港、丹東港為起點,途經遼寧至蒙古國喬巴山鐵路出海通道,再到達歐洲各地的通道。
他也提過“遼滿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即建設以大連港、營口港為起點,途經內蒙古滿洲里,再到俄羅斯乃至歐洲各地發貨。
記者了解到,“遼蒙歐”、“遼滿歐”最終通道方向一致,都是通過鐵路往歐洲發貨,這與走北冰洋通道往歐洲發貨還有差異。
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通過營口、大連,再到阿爾山,再到蒙古國喬巴山鐵路的“遼滿歐”通道,目前因為貨不多,實際推動還是有難度,但具有象征意義。
但是如果比較歐亞大陸橋的話,從連云港往歐洲走貨仍有優勢。而上海、南京的貨物等都可以靠到歐亞大陸橋上去(連云港—西安—阿拉山—歐洲)。盡管價格很貴,但已經有了習慣。至于未來走北極的北冰洋通道,可能與鐵路會出現并列競爭的情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