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元: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出國門
2016-03-15 09:58:02
Landbridge平臺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企業利潤增長面臨巨大挑戰。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完成轉型升級、竟進提質?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元在接受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記者專訪時,分享了他們走出國門做強做大的經驗和建議。
“總體的經濟形勢對企業有著直接的影響。”陳華元坦言,前幾年,中建三局營收增長一直是在15%以上,去年則增速放緩,在10%左右。
目前,國家“十三五”的規劃布局逐漸明朗,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國內有著不少機遇,比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的建設等。
“但我們還需要放眼全球,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企業提供成為跨國企業的良好機遇。”陳華元說,企業應該有擔當和遠大的理想,國際化不僅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須,更是呼應國家宏觀戰略的重要實踐,與國家強大和民族復興積極相關。
據了解,中建三局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走出國門,其中遇到許多的曲折和挑戰,但一直在堅守,在摸索中走向成熟,也有了一些經驗。
陳華元介紹,中建三局這幾年走出去的思路正在更加清晰,“不再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而是有了成熟的戰略布局。”
比如,中建三局未來在東南亞的布局會更加合理和穩定,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都耕耘了多年,項目保持在十多個的水平;在北非區域將保持優勢,自最初因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項目而首次“聯姻”后,該國的重大項目基本都留下了中建三局的身影;此外還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西亞國家,以及南歐的部分國家等,都會重點布局……
“今年,中建三局接到‘一帶一路’的第一個大單,就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陳華元充滿激情地說,我們的海外布局正好與“一帶一路”戰略相銜接,再加上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宏觀的政策引導、國家的強大都給企業走出去帶來底氣。
他同時認為,低價、超低價等惡性競爭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企業要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努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人才、資金或技術等方面補齊短板,這樣才能與一些成熟的跨國企業相媲美。
陳華元還建議,希望建筑企業能和裝備、材料等相關企業一起走出國門,抱團出擊、優勢互補、共抗風險。
他對政策扶持方面也有著一些期待:“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深入人心,企業將出現‘出海潮’,產生強大的磁吸效應,希望政府能未雨綢繆,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和支撐。此外,還希望能實現上下聯動,有專門的機構進行引導和落地對接等,讓企業更好地追隨‘一帶一路’戰略。”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