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1月舉行的河南省新聞界迎新春座談會上,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說,新絲綢之路的橋頭堡,鄭州是最佳點。YsP大陸橋物流聯盟
郭庚茂說,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是物流,要通過交通來帶動物流,用物流帶動城市,用城市帶動整個經濟,最后形成一個經濟帶。物流在哪里能起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是物流,物流是核心因素,物流起來,依托交通引來物流,從而帶動產業,產業帶動城市形成,最終形成整個經濟帶。那么物流的起點哪里最好呢,是鄭州。實踐就是鄭歐班列,作為物流集中的起點,鄭州位置最佳。鄭州位處中原腹地,有利于周邊省份、地區的貨物集散,四周貨物向鄭州集中成本低,交通方便。從經濟規律來講,鄭州來當新絲綢之路橋頭堡,是個最佳位置。而且目前鄭州正在進行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以及鄭歐班列的開通,為貨物集散打下了良好基礎。YsP大陸橋物流聯盟
鄭州爭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并非沒有可能。
鄭州所處的位置,無論從交通優勢、經濟狀況等方面講,都有著巨大的優勢。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路一帶”規劃中,河南正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處,連通“一路一帶”,使得這一橫跨亞歐大陸的宏觀規劃統一起來,鄭州便成為“橋頭堡”。
鄭歐班列的開通,無疑為這一論斷加上了重要的砝碼。目前,鄭歐班列的行駛路線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幾乎完全吻合。作為絲路經濟帶上的物流“長龍”,連接的不僅是“一路一帶”,鄭州所具有的集散性使得全國的商品物資都可以從這里帶往絲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
鄭州,不沿邊不靠海的中原腹地,因為鄭歐班列被世界矚目,成為“新絲綢之路”的橋頭堡。
鄭歐班列打通絲綢之路新通道
鄭州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位置,貫通全國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電力、電信主干線在此交會,是我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一年前,中國中部和東部對國外的通道只有空運和海運,各自局限性明顯。而鄭歐班列運行時間16天左右,比海運少25天,比空運節省資金80%,不僅能滿足市場需求,還緩解了中國向西走向國際的制約。
開通伊始,盡管引起了國內外的轟動,但還是伴著業內人士的疑慮。隨著鄭歐班列第一班的順利到達,第二班時,41個集裝箱短時間內爆滿,省外貨源也飆升至70%,貨物的總值由200多萬美元上升到700萬美元,鄭歐班列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
鄭州,再一次被國際矚目,也被世界公認為新絲綢之路的橋頭堡。
截至目前,鄭歐班列成功運行17班,運貨值達4.01億元。班列貨源地已經輻射至河北、天津、山東、安徽、四川、山西、湖南、湖北、上海、江蘇、江西、浙江、廣東、福建、遼寧、北京等超過全國半數省、直轄市,形成了穩定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基礎貨源地。貨物運抵目的地包括德國漢堡、杜伊斯堡,波蘭、奧地利等36個城市以及中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眾多城市。
貨物種類涵蓋服裝、窗飾等傳統輕紡類產品,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醫療器械等工業產品,以及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盤等電子類產品等,單班專列貨物價值已從首班的200多萬美元提升至最高的600多萬美元。
航空物流107條航線輻射世界71個城市
2013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我國首個獲批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為鄭州朝著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際化陸港城市、國際性的綜合物流區方向發展提供了載體。
目前,鄭州已建設基地航空公司和組建本地貨運航空公司。深化與UPS、俄羅斯空橋、國貨航等已入駐航空公司的合作,引進澳大利亞航空、Fedex、TNT等國內外知名貨運航空、貨代、物流企業進駐開展業務。進一步加密赴中國香港、韓國、美國、歐洲等貨運航線,新開辟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南美等貨運航線。形成以鄭州機場為核心,構建覆蓋國內城市、連接國際樞紐城市的輪輻式航空運輸網。航線網絡體系建設更加完善。
鄭州機場貨運航班量、航班架次、通航城市居中部前列。現有33家航空公司運營,全貨機航班每周61班,已開通航線107條,通航莫斯科、洛杉磯、芝加哥、法蘭克福等亞太、歐洲、北美地區71個城市。
為提升鄭州對接全球市場貨運效率,建設海關快件監管中心。打造以鄭州為中心,覆蓋半徑500~1000公里的快件物流集聚區,實現從普貨4天到快件24小時,促進高值貨物從鄭州出境,2013年運輸快件達5000噸左右。機場快件業務吸引了包括UPS在內的眾多國內外快遞企業及航空公司在鄭開展或籌備開展業務,將成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鄭州機場也向著建設貨運樞紐邁出堅實一步。
現代物流連通世界的內陸型現代物流中心
2011年《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把鄭州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區,明確提出要把鄭州建設成為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內陸型現代物流中心。
我市緊抓中原經濟區和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條件,依托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依據市政府《關于鄭州市加快推進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的意見》,建議設立2億元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圍繞“兩港兩區兩個國際物流中心”建設,以五大特色行業物流和六大物流集聚區建設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航空物流、保稅物流和集裝箱運輸,構建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國家現代物流中心,形成大樞紐促大物流、大物流帶大產業、大產業塑大都市的發展格局,助推鄭州都市區建設和中原經濟區發展。
2012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243.6億元,增長7.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1.1%,占GDP的4.4%;貨運周轉量630.9億噸公里,增長11.9%;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為315.02億元,增長6%。鄭州機場貨運共完成貨郵吞吐量15.12萬噸,增長47.07%,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4.61萬噸,增長309.8%。增速在全國大型機場中位居第一,行業排名由2011年的第20位升至第15位。
2013年,我市以“兩港兩區兩個國際物流中心”為重點,謀劃推動國家物流中心城市建設。全年實現物流業增加值275億元,增長13%;共完成貨物周轉量近685.3億噸公里,增長8.6%;新開通貨運航線14條,實現機場貨郵吞吐量25.57萬噸,增長69%;航空客運量達到1314萬人次。
YsP大陸橋物流聯盟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