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圖中的海上絲綢之路
2014-06-11 08:54:12
Landbridge平臺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今年主題:建設“海上絲路”,聯通五洲四海
主場活動在福建舉行,主要包括2013年度全國海洋人物頒獎儀式、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政府創新驅動藍色經濟發展重大項目簽約儀式、2014“海洋杯”中國·平潭國際自行車公開賽、美麗海洋——生態行動(清潔海岸行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圖片展等5項內容。
何謂海上絲綢之路
先說什么叫“絲綢之路”。
古代中國沒有“絲綢之路”這個看上去很“友好”、很“貿易”的名詞。漢朝文獻有“通西域”說,一是誠招大月氏夾擊西域進犯之兵,二是購買汗血之馬,重在“開邊”。唐朝文獻有《入四夷路程》說,強調的是華夷之秩序。兩千年來中國無“絲綢之路”之說。
“絲綢之路”是個現代的舶來語,且有著沉重的殖民背景。
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普魯士政府(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于1871年)派外交使團前往東亞,欲與大清、日本、暹羅(今泰國)等建立外交關系,并尋找一個普魯士在華落腳點。1859年,26歲的李希霍芬作為參與選址的地理學者加入了使團行列。那次選址無果而終,但李希霍芬由此迷上了中華大地。從1869年至1872年,李希霍芬對大清18個行省中的13個省進行了地理和礦產考察。所謂“絲綢之路”就是他這次考察時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提出了“山東半島”地理分野,并建議政府占領這個有物資與戰略價值的“半島”。
20世紀初,歐洲人多不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1904年法國學者伯希和的南洋海交史一書,用的即《廣交印度兩道考》,考廣州、交趾、印度的海道陸道。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打開國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了一個為期十年(1987-1997年)的中國通往西亞的陸路考察,課題命名為“integral study of thesilkroad:roads of dialogue”,中文的意思是:“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考察”。正是在這十年里,“絲綢之路”成為顯學。雖然其名稱不很準確(有說“茶路”的,有說“瓷路”的),但已無可撼動,此后,還派生出“海上絲綢之路”一詞。
“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是由廣東學者于2000年以“徐聞——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項目率先啟動,此后,廣西也啟動了相同的項目,于2004年召開了“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研討會。在始發港的爭論中“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了絲路研究中的新山頭、新方向、新課題。
近日,深圳晚報海洋文化副刊主編與我談到,剛剛在上海召開的習總書記出席的“亞信”國際會議上,中國頒發的國際交流獎章,即“絲綢之路獎章”;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同志,近來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上再次強調:深圳要搶抓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大機遇,推動“海洋強市”建設;所以想請我寫這個專題,而我剛好收到韓國海洋大學來信,邀請我參加2014年9月在廣州召開的韓國海洋大學與慶尚北道共同主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希望我談一談《海上絲綢之路與古代航海圖》……會議方面的論題目與編輯約的是同一題目,近水樓臺就先在這里簡單談談。
中國人的學問之道,講究的是左圖右史,圖與史互證,那久遠而模糊的事情看上去才真實可信。接下來讓我借圖說史,說一說古代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南海的海上絲綢之路,深圳的海上絲綢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