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新絲綢之路的經濟意義超過西部大開發
2014-06-08 15:29:02
Landbridge平臺
香港《南華早報》6月2日文章,原題:西部大開發沒成功,中國又推新絲綢之路計劃 2000年前,西安曾是中國貿易型經濟的核心。如今,一條新的絲綢之路正穿過這座古都,它可能成為中國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時代原材料供應的大動脈。盡管這是北京轉變經濟的基石之一,但自首次提出已過去半年多,具體細節仍未明晰。上周,中央和地方經濟計劃政策官員在西安開會,凸顯當局熱心于參加新的“西進”,但披露的進展很少。與會者和官員說該計劃將促進中國的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及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交流。
北京想滿足對能源的饑渴,同時減少對國內煤炭和進口石油的依賴,能源合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的重頭戲,也是北京與鄰國拉近外交關系、抗衡華盛頓全球影響力的戰略的一部分。
30年的出口導向經濟令中國東部成了世界工廠。如今,北京在20年里第二次在政策上大力推動發展內陸地區。
中國于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此投入數萬億元。該戰略確實幫助縮小了東西部的差距,但“西進”效果令許多觀察家失望。西部地區的GDP仍僅為全中國的1/5。去年經合組織的調查稱,西部大開發戰略或許有助縮小地區不平衡,但中國的這種不平衡仍比許多經合組織國家明顯。
投資增加使西部的GDP增速超過其他地區—去年10.7%,而東部為9.1%,但觀察人士警告,社會緊張的加劇可能阻礙新投資流入。外部需求的轉變也給西部新計劃增添了風險。
西安及西部的許多中心,已吸引了更多外資如三星和西門子等跨國企業進駐。帶有肯德基、威斯汀和漫咖啡等國際品牌標志的建筑物,與著名的大雁塔近在咫尺。該塔建于唐朝,是為了供奉玄奘沿古絲綢之路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與佛像。幾公里外,一年一度的展覽會吸引了比過去更多的外國商販,他們從巴基斯坦、伊朗、肯尼亞和俄羅斯等地趕來,向中國人推銷毯子、木椅、珠寶和其他商品。
國家信息中心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說,西部大開發如今已演變為“向西開放”政策,反映了更全球性的視角。“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對中國經濟的意義明顯超過舊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它將推動多少投資很難估計,因為新戰略不限于中國境內,它將惠及沿線所有國家。(喬恒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