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前八月進出口增長逾五成
2014-09-16 10:59:05
Landbridge平臺
今年1—8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累計396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4%,這比前7月增幅提高了6個百分點。
受益于產業轉移和復制上海自貿區創新政策,重慶外貿進出口在全國疲軟形勢下,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今年1—8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累計396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4%,這比前7月增幅提高了6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8月份,重慶加工貿易、一般貿易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均保持大幅增長。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319.4億元,同比增長88.3%;一般貿易進出口206億元,增長了1.3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58.5億元,增長71%。
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一直占據重慶進出口總額的六成左右,這主要是來自筆記本電腦等電子信息制造業。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日前就表示,今年預計重慶能生產6000多萬臺筆記本電腦,會有2000萬臺平板和臺式電腦,還會有2000多萬臺打印機、1億部手機。
隨著產業的聚集,以及沿海筆電訂單和高附加值訂單逐漸轉移過來,重慶筆電出口增速雖相比產業轉移初期的數倍增長已回落,但目前依然保持30%—40%快速增長。不過,重慶市外經貿委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因為受平板電腦對傳統PC機市場的沖擊影響,出口訂單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海關監管模式的不斷改革創新也助推重慶外貿進出口的快速發展。比如,隨著筆電為代表的加工貿易向重慶轉移,大量料件或成品需要從上海、江蘇等地區調撥,內陸與沿海特殊區域間貨物流轉更加頻繁,基于此,重慶海關創新提出“數據直轉、分段監管”的跨關區便捷轉關作業模式。
由于重慶地處西南,企業出口貨物必須運抵出境地海關辦理結關手續,并且實際離境之后才可向重慶海關申請半流出口退稅證明聯的簽發手續。為此,重慶海關率先提出了“預結關+轉關”通關模式,使內陸企業也享受到沿海企業“出口即退稅”的政策優惠,助推外貿企業發展。
從今年7月開始,重慶和天津、西安在全國率先復制上海自貿區的經驗。重慶海關在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集中報備、稅收保全、清單出庫、實時監控、匯總納稅”的保稅商品出區展示展銷監管模式,通過利用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延展功能,將原本設在保稅港區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復制”到了重慶最核心的解放碑商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