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消息報:俄羅斯對華食品出口創記錄 生產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
2021-09-09 14:58:38
Landbridge平臺
俄羅斯《新消息報》日前文章,原題:俄羅斯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供養者(作者 根納季•恰羅杰耶夫)。在中國與美澳的貿易關系惡化的背景下,對華食品出口開始為俄羅斯帶來創紀錄的收入,達數十億美元。
中美關系惡化后,莫斯科立即利用這個機會,俄對華食品銷售額從2017年的17.7億美元飆升至2020年的近40億美元。俄遠東地區是對華出口食品的主要供應商。但問題是,許多俄生產商沒有足夠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缺乏能力滿足需求。
在非資源、非能源的對華出口方面,去年俄創下新紀錄,達到163億美元,同比增長13%。俄羅斯一直被視為原材料供應國,直到不久前中國人才品嘗到來自俄的大量食品的味道。2020年,俄對中國的牛肉供應量增長4.5倍,菜籽、家禽、葵花籽油、酒精飲料和糖果的供應量也大幅增加。
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說:“俄出口趨勢清楚地表明我們轉向亞洲。中國已開始逐步對來自俄羅斯的新商品開放市場。按照這個速度,俄完全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到2024年把對華貿易額提高到2000億美元(目前為1070億美元 中俄資訊網注)。當然,對中國來說,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并非很大的數字。
此前,中國對俄商品存在一些關稅和衛生檢疫限制,特別是對豬肉和牛肉。對美關系惡化后,中國大幅削減購買美國大豆——豬的好飼料。加上之前的豬流感曾造成中國生豬大量死亡,于是,中國轉向自己的鄰國。他們希望俄羅斯盡可能多地供應豬肉。不過事實證明,我們無法滿足相關要求,也無力大幅增加對華大豆供應。盡管俄對華農產品出口額大幅增長,但由于自然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俄羅斯對華出口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是運輸能力。目前,鐵路線上跑著大量開往中國的運煤列車,甚至有些“擁堵”。要確保對中國的供應持續很長時間,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地采取行動。
(來源:中俄資訊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