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華正茂 十年風鵬正舉 “開放湖北”共建絲路新勝景
2023-09-28 09:56:34
Landbridge平臺
武漢陽邏港俯瞰
中歐班列(武漢)即將發車
湖北鄂州花湖機場
漢歐國際進口商品體驗店 漢歐國際供圖
? 編者按 ?
大道之行,行無止境。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到一個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不斷壯大,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湖北省地處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地區崛起交會點,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支點建設,全力暢通中部陸海空國際大通道、推動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沿海”,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荊楚貢獻。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今日起,極目新聞推出全媒體系列報道《鋼鐵駝隊 絲路十年》,展現萬里絲路上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偉大實踐,分享湖北省共建“一帶一路”的精彩故事。
2000多年前的駝隊,載著東方的錦繡,一路向西;2000多年后的列車,重啟“鑿空”之旅,汽笛聲聲回應駝鈴陣陣。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放的湖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
2000多年前,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他從長安出發,打通了貫通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一列列駝隊滿載著東方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向西進發,陣陣駝鈴回蕩在亞歐大陸上。
2000多年后,一列列“鋼鐵駝隊”——中歐班列,在絲綢之路上穿梭不息,聲聲汽笛響徹萬里之遙。
中歐班列(武漢)重啟“鑿空”之旅——
2012年10月24日,武漢-捷克的首趟中歐班列試運行,打通了武漢產品出口歐洲的快捷運輸大通道。2013年10月,中歐班列(武漢)正式拿到“出境護照”。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累計運行51條跨境運輸線路,輻射40個國家和地區、115個城市,初步形成了“聯通歐洲、覆蓋中亞、銜接日韓、連接東盟”的國際多式聯運服務網絡,成為國內外貿企業進出口的重要運輸通道之一。
此外,中歐班列(武漢)還帶動了“宜漢歐”“襄漢歐”“十漢歐”的發展,促進了湖北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互聯互通,有力推動了全省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建設。
2023年上半年,武漢海關支持增開武漢至白俄羅斯索利戈爾斯克、哈薩克斯坦烏拉爾斯克等7條國際新線路,指導增開“歐洲-武漢-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線路,支持汽車整車等出口專列開行,助推“湖北制造”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鐵-江-海”聯運拓寬全球物流通道——
武漢天興洲以東70公里長江岸線上,滾滾長江留下一個深水良港,陽邏港在此巍然矗立。
2019年起,武漢開始謀劃把江海直達與中歐班列銜接起來,開展“鐵-江-海”聯運,開辟一條以武漢為中心、貫穿東亞-中亞-中東-歐洲的國際物流新通道。
2020年12月,來自日本名古屋豐田工廠的兩個標箱汽車配件,經過一周漂洋過海來到武漢吳家山中心站,搭乘中歐班列,半個月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是“日本-武漢-歐洲”國際海鐵聯運物流新通道首次試運行。
2021年6月,日本生產的自行車零配件,通過直航班輪運抵武漢,再搭乘中歐班列駛向波蘭。“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實現常態化運行。
2023年4月19日,“歐洲-武漢-中國臺灣”鐵海多式聯運通道打通。一批貨物從德國杜伊斯堡裝車始發,經阿拉山口入境后抵達武漢,再通過海運直達中國臺灣基隆,實現“中歐班列(武漢)+內貿鐵路+海運”海鐵聯運。
天河聯手花湖打造空中出海口——
武漢天河機場攜手鄂州花湖機場,共同打造“湖北客貨雙樞紐”和內陸對外開放的“空中出海口”。花湖機場距離天河機場120公里,是亞洲第一個、全球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現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8條。
2023年上半年,武漢海關為鄂州花湖機場量身定制“國際貨物自助中轉、國際快件智能分揀”的特色監管模式,指導花湖機場與天河機場、東湖綜保區城市貨站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快速流轉和無縫銜接,進出口企業可自由選擇報關地、啟運地和提貨地,為花湖機場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效便捷智慧的口岸通關環境。
世界交通版圖上,九省通衢的武漢已從中國南北連接點進階為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交會點,空運暢達五洲,水運直達東盟,陸運連接亞歐。
湖北企業“走出去”步伐更大
“和平之路”“繁榮之路”“綠色之路”……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出的每一條發展之路,都對應一個時代命題、回應一個時代關切,與共建國家發展愿景對接。
開放的湖北增綠“一帶一路”發展底色——
10年來,湖北與各方攜手,加強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讓綠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
“一帶一路”西出首站哈薩克斯坦的戈壁上,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參與建設的札納塔斯風電場,御風而行。
長江三峽集團旗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承建的哈薩克斯坦圖爾古孫水電站,躺在群山環抱之中,涌動的生機勾勒出人與自然一體的畫卷。
中建三局二公司參建的迪拜光熱光伏綜合發電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光熱光伏綜合發電站,可為迪拜32萬戶家庭提供綠色能源,預計每年減少160萬噸碳排放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裝備制造國,中國貢獻了全球70%以上的光伏產能和60%的風電產能。萬里絲路上,一個個風、光、水電項目見證了“湖北方案”,持續增加“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發展的“含綠量”。
開放的湖北增益“一帶一路”人民幸福——
2017年5月,中歐班列(武漢)載著2000件紅木家具、香爐、書畫等文化工藝品,赴德參加中國傳統文化節。
2017年6月,湖北省歌劇院的編鐘、服裝、舞美道具等文化演出用品,搭乘中歐班列(武漢)抵達德國漢堡。這是國寶編鐘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2020年4月,一列中歐班列(武漢)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承載的貨物有支援歐洲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鐵路建設物資、出口汽車零配件等。
“一帶一路”上的每一步,都在為共建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開放的湖北共繪“千年絲路”藍圖勝景——
10年間,越來越多的湖北企業看好“一帶一路”機遇,“走出去”的步伐邁得更大。
貿易之路越筑越牢。2022年,湖北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數量達5369家,占全省外貿企業總數的67.4%。今年上半年,湖北對共建國家進出口達1044億元,增長31%。同時,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超八成的原油、超九成的煤炭進口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開放之門越開越大。今年上半年,湖北企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實際投資3.6億美元,占對外投資總額的45%。湖北建橋軍團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計建造大橋近200座,俄羅斯、比利時、莫桑比克等湖北境外經貿合作區紛紛設立。
交流之橋越走越寬。“尼泊爾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我在三峽大學學到了很多水利工程建設和移民管理知識,回國后,我會努力把所學運用到祖國水利建設事業中。”三峽大學尼泊爾籍博士留學生Ribesh說。
10年風華正茂,10年風鵬正舉。在這條綠色、開放、共榮的新絲路上,湖北將與共建國家一道,共繪新藍圖、共造新勝景。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