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德媒體如何聚焦武漢戰“疫”后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
2020-04-17 09:06:26
Landbridge平臺
4月14日,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迎來武漢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引發中德媒體對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以及中歐班列對中歐抗“疫”和保障物流與生產作用的潮水般報道。現擷取部分報道轉載如下:
人民日報報道
“中歐班列為防疫物資運輸提供便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6日03版)
4月14日,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列車抵達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這是近3個月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此次班列運送的貨物包括支援歐洲各國的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鐵路建設物資、出口汽車零配件等。班列抵達杜伊斯堡后,隨車貨物將分撥至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出席接車儀式的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表示:“中歐班列的再次到來令人振奮,班列從中國運來的物資對于德國抗擊疫情幫助很大。”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中歐班列已成為世界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疫情影響,歐洲國家一些行業陷入停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歐班列恢復常態化運營,既有利于為國際抗疫救援物資提供運輸渠道,也有助于減少疫情對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帶來的沖擊。
武漢與杜伊斯堡于1982年結為中德之間第一對友好城市,穿梭于兩地之間的中歐班列進一步拉近了兩座城市的友好關系。疫情期間,杜伊斯堡第一時間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杜伊斯堡市市長林克特意為中歐班列的到來致賀信。他在信中表示,杜伊斯堡正為抗擊疫情艱苦努力,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營將提供巨大助力。
“中歐班列為防疫物資運輸提供便利。”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表示,中歐班列恢復常態化運營不僅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杜伊斯堡和武漢在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促進雙方經濟發展。
本次班列抵達德國后,后續計劃去程每周兩個班次、回程每周一個班次。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表示,中歐班列恢復常態化運營,是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的真實寫照,展現了中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穩定和暢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堅實步伐。中歐班列(武漢)滿載著德國和歐洲抗擊疫情所需的醫療、生產物資,也表明了中國愿與德國和歐洲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新華社報道
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4月14日,在德國杜伊斯堡,中外嘉賓出席中歐班列接車儀式。新華社發(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供圖)
新華社柏林4月14日電(記者朱晟 張遠)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列車14日抵達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這是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據悉,此次中歐班列(武漢)承載的貨物包括支援歐洲各國的新冠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鐵路建設物資、出口汽車零配件等。班列抵達杜伊斯堡后,隨車貨物將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等共同為這趟具有特殊意義的中歐班列舉行了接車儀式。
馮海陽在致辭時說,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是中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的真實寫照,彰顯了中國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和暢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堅實步履。
4月14日,在德國杜伊斯堡,中外嘉賓出席中歐班列接車儀式。新華社發(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供圖)
于斯特表示,通過鐵路從中國運輸來的物資特別是醫療物資,格外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班列運營方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了解到,本次班列抵達德國后,后續計劃去程每周兩個班次、回程每周一個班次,保持班列的常態化運營。
本次班列于3月28日自武漢出發,經阿拉山口出境,沿途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中央電視臺報道
始發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抵達杜伊斯堡
4月15日,央視《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正點財經》、《午間新聞》等頻道均對此進行了報道。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
從武漢抵達杜伊斯堡
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當地時間4月14日,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迎來10多天前從武漢始發的X8015/6次中歐班列。這是自疫情防控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此次中歐班列(武漢)承載的貨物包括支援歐洲各國的新冠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鐵路建設物資、出口汽車零配件等。班列抵達杜伊斯堡后,隨車貨物將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共同在站臺迎接了這趟具有特殊意義的中歐班列。
馮海陽表示,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是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勝利的真實寫照,彰顯了中國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和暢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堅實步履。在當前歐洲和德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情勢下,武漢戰“疫”后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就滿載著歐洲和德國抗擊疫情所需的醫療、生產物資,也讓中國愿與歐洲和德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熠熠生輝。
他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國際運輸渠道大幅縮減。特別是進入3月以來,歐洲各國疫情形勢嚴峻,很多行業陷入停滯,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在此緊要關頭,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既有利于為國際抗疫救援物資搭建綠色通道,也有助于降低疫情對中歐供應鏈、產業鏈合作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于斯特表示,德國民眾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也需要積極謹慎地向著回歸常態邁進。因此“通過鐵路從中國運輸來的物資,特別是醫療物資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斯塔克稱,同武漢的鐵路運輸恢復了正常“令人感到既高興又幸運”。他還向與杜伊斯堡有著近40年友城關系的武漢市民致以了誠摯問候。(總臺記者 阮佳聞)
中新社報道
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戰“疫”以來首趟班列抵達德國
中新社柏林4月14日電 (記者 彭大偉)4月14日,10多天前從中國武漢始發的X8015/6次中歐班列抵達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這是自中國展開戰“疫”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
4月14日,10多天前從中國武漢始發的X8015/6次中歐班列抵達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圖右起依次為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共同出席接車儀式。中新社發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館 供圖
記者14日從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館得知這一消息。據介紹,此次中歐班列(武漢)承載的貨物包括支援歐洲各國的新冠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鐵路建設物資、出口汽車零配件等。班列抵達杜伊斯堡后,隨車貨物將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共同出席了接車儀式。
馮海陽表示,武漢是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戰場。如今,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迎來了復蘇的曙光。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是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勝利的真實寫照,彰顯了中國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和暢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堅實步履。在當前歐洲和德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情勢下,武漢戰“疫”后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就滿載著歐洲和德國抗擊疫情所需的醫療、生產物資,也讓中國愿與歐洲和德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熠熠生輝。
圖右起依次為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共同出席接車儀式。中新社發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館 供圖
于斯特表示,非常感謝來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恢復開行,再次來到杜伊斯堡。這是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的重要象征。我們的人民正經受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也需要積極穩妥地恢復常態。因此,通過鐵路從中國運輸來的物資,特別是醫療物資具有重要意義。
斯塔克表示,武漢同杜伊斯堡有著近40年的友城關系,這使我們對他們的疾苦尤為感同身受,也使我們對開行于武漢與杜伊斯堡之間的中歐班列恢復常態化運營倍感欣喜。
杜伊斯堡市長林克發來賀信表示,杜伊斯堡由衷歡迎中歐班列(武漢)的再次到來。他表示,當地正在為徹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艱苦努力,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開行對此大有助益。(完)
德國《萊茵郵報》報道
來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抵達杜伊斯堡
Die chinesische Stadt Wuhan hat die Ausgangsperre aufgehoben und fährt den Handel wieder hoch. Ein erster Güterzug aus der Metropole, in der das Coronavirus einst zuerst auftauchte, ist nun in Duisburg angekommen.
Der Warenverkehr aus China steige wieder deutlich an, teilte der Duisburger Hafen am Dienstag mit: Gemeinsam mit NRW-Verkehrsminister Hendrik Wüst, dem Generalkonsul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üsseldorf, Feng Haiyang sowie Dr. Roland Pütz, dem Geschäftsführer des Hutchison Ports Duisburg, empfing Hafen-Chef Erich Staake jetzt einen der ersten Güterzüge aus Wuhan nach Ausbruch der Corona- Pandemie auf dem Gelände des Hutchison Ports Duisburg, dem früheren DeCeTe-Terminal in Ruhrort.
„Chinas Industrieproduktion findet nach Eindämmung der Corona-Epidemie wieder zu alter Stärke zurück“, heißt es von duisport. Rund zwei Monate seien die Millionenstadt Wuhan, die seit 1982 Partnerstadt Duisburgs ist, sowie die gesamte Provinz Hubei für Güter- und Personenverkehre abgeriegelt gewesen. Auch der Duisburger Hafen sei von den Auswirkungen der massiven Beschränkungen in der Provinz Hubei betroffen und habe vor allem im März einen deutlichen Rückgang bei den Güterverkehren aus China und anderen asiatischen Ländern wie zum Beispiel Südkorea verzeichnen müssen.
Rund 40 Züge verkehrten nun wieder wöchentlich zwischen Duisburg und verschiedenen Zielen in China. Während der Corona-Krise in China habe es hier spürbare Rückgänge gegeben. Die Hälfte des Seeverkehres mit China sei zwischenzeitlich zum Erliegen gekommen. Seit Aufhebung der Abriegelungen nehme Chinas Wirtschaft jedoch wieder deutlich Fahrt auf, heißt es in der Mitteilung. „Der Ausbruch der Corona-Pandemie hat unser Land schwer getroffen. Dennoch sind wir zuversichtlich, dass der Alltag langsam zurückkehren wird. Die Wiederaufnahme des interkontinentalen Bahnverkehres aus der Provinz Hubei ist dabei ein wichtiger Baustein sowie zuverlässige Option für Industrie und Handel. Wir setzen auf unsere starken Verbindungen zu duisport als bedeutende Logistikdrehscheibe in Zentraleuropa“, saget Feng Haiyang, Generalkonsul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üsseldorf.
„Nach 76 Tagen Isolation wurde das Ausreiseverbot in Wuhan am 24. März aufgehoben. Das Ende des Lockdowns in dieser von der Corona-Krise so stark betroffenen Stadt hat auch symbolische Bedeutung. Wir alle wissen, dass uns die Corona-Krise in Nordrhein-Westfalen wie in China noch begleiten wird. Der Kampf gegen das Virus ist noch nicht vorbei, aber dass der Schienenverkehr zwischen Asien und Europa wieder reibungslos funktioniert, ist ein gutes Zeichen der Normalisierung“, erklärte NRW-Verkehrsminister Hendrik Wüst.
„Schon bald werden wir wieder das alte Niveau im Warenaustausch mit China erreicht haben. Der Duisburger Hafen spürt die Folgen der Pandemie zwar mit einer gewissen Verzögerung, dennoch gehe ich von eindeutigen Nachholeffekten im China-Geschäft aus“, erklärte Erich Staake. „Bereits in der zweiten Aprilhälfte rechnen wir mit einem deutlich erhöhten Warenaufkommen, darauf reagieren wir als duisport-Gruppe mit gesteigerten Terminalkapazitäten und kurzfristigen Lagerlösungen. Unser Netzwerk funktioniert auch in Krisenzeiten“, so Staake.
參考譯文:
中國武漢解除了離漢通道管控并重啟貿易。這座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都市開出有效防控后的首趟中歐班列日前抵達杜伊斯堡。
杜伊斯堡港周二宣布,來自中國的貨物運輸量重新大幅增加。杜伊斯堡港務集團董事長斯塔克與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以及場站負責人普茨博士共同在陸港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迎接了一列武漢防控疫情后首發中歐班列。
從杜伊斯堡港傳出的訊息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國的工業生產正在恢復昔日的活力”。武漢這座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于1982年同杜伊斯堡結為友好城市。該市及所在的湖北省經歷了近2個月的人員和交通封鎖,杜伊斯堡港也因此而受到影響。3月份來自中國及韓國等亞洲國家的貨物運輸都出現下降。
如今,杜伊斯堡和中國多個城市之間的國際鐵路運輸已經恢復到每周約40趟班列。在疫情危機期間這一數據曾一度縮減。然而自解封以來,中國經濟已顯著回暖。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轉帶來嚴重沖擊,但我們對盡快回歸常態和恢復活力充滿信心。包括湖北在內的中歐鐵路運輸恢復常態化運營為之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石,也為保障工業生產和貿易提供了可靠平臺。杜伊斯堡港是歐洲中心的重要物流樞紐,我們將全力促進該港與中國之間更加密切的互聯互通”。
交通部長于斯特表示,“經過76天的隔離封鎖,武漢于3月24日(注:實為4月8日)解除了離漢通道管控。這座深受新冠肺炎危機影響的城市解封也具有象征意義。眾所周知,當前北威州同樣受到新冠肺炎危機影響,抗擊病毒的斗爭尚未結束,但亞歐之間的鐵路運輸重歸暢通無阻是恢復常態的一個好兆頭”。
斯塔克董事長表示,“我們同中國的貨運往來將很快恢復到原有水平。雖然杜伊斯堡港也感受到疫情造成吞吐量下降的后果,但我相信同中國的業務能帶來明顯的增補效應”。他說“預計從4月份的下半個月開始杜港貨運量就會大幅增加,為此將著力增加場站容量和短期倉儲服務。我們的運輸網絡即使在危機時期也能夠保持正常運轉”。
*西德意志匯報(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今日物流(Logistik Heute)、杜伊斯堡廣播電臺、RT Deutsch、Lokalkompass等多家德國媒體也對中歐班列(武漢)恢復正常運營予以報道和積極評價。
(來源: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