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風俗習慣
2016-07-03 16:49:34
Landbridge平臺
飲食
按烏克蘭人的習慣,午餐、晚餐通常有三道菜。頭道、二道為主菜。頭道菜是熱湯類,如湯菜、紅甜菜湯等。二道菜一般是肉、魚、禽、蛋制品。三道菜通常是水果、甜食或飲料。在吃頭道菜前,還可以有冷盤。面包主要在上頭菜時食用。烏克蘭人以面包、牛奶、土豆、牛肉、豬肉和乳制品為主要食物。愛吃白面包、黑面包、薄餅、黃油、酸牛奶、酸黃瓜、魚子醬、咸魚、西紅柿、黃瓜、干酪等。湯菜有甜菜湯、土豆湯。一般不吃烏賊、海蜇、海參和木耳。飲料有克瓦斯、茶、咖啡等。他們愛飲伏特加酒和啤酒。
烏克蘭人對餐具的使用十分講究,同時也非常注意用餐的禮節。只有等飯菜端上餐桌時才能打開餐巾,餐巾應當鋪在兩膝上,而不應當圍在脖頸上。用餐后,紙餐巾要疊好放在盤子里,而餐巾則要放在桌子旁邊。客人用餐時,必須等到女主人把餐巾擱在一邊,才意味著宴會結束,客人可以離開餐桌。餐刀和餐叉是用餐必須的餐具。一般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當嘴里在嚼食物時,刀叉應當拿在手中,而雙手要放在桌上不動。手中的刀叉要拿在盤子的上方,要和盤子差不多保持水平。在用飯過程中需要放下刀叉時,應把它們十字交叉地架放在盤子上或把它們的尖端分別搭在盤子的左右邊緣上,以免弄臟臺布;用過而又不再需要的刀要橫放在盤子上。按照慣例,當端來蛋制菜肴時,刀不列入餐具。取食小圓面包不用刀和叉,要用手。當面包被端到湯跟前時,不要用面包去蘸湯。小面包要用手掰成小塊食用,大面包則要用刀切成薄片。抹黃油使用專用餐刀,而不用自己的刀。吃黃油時,要先用專用刀切下一塊黃油放在自己盤子的邊上,然后再用自己的餐刀把黃油抹在面包上。喝湯時要用湯匙,要右手拿湯匙,左手輕輕握住碗邊,只有已涼的剩余部分才能端起來一飲而盡。如果湯太熱,用嘴去吹吹也是不應該的,最好等湯自然冷卻。吃小泥腸用餐叉和餐刀。肉要切一片吃一片,不能把一塊肉一下子統統切完再吃。上禽類菜肴時,可以手拿骨頭啃食,小塊骨頭可以放在盤子的邊緣處。吃米飯時用餐叉。青菜一般不用刀切,必要時用餐叉把它弄碎。
吃水果吐核時,要把羹匙移近嘴邊,不出聲地把核吐在里面,然后,放在盤中或小碟中。新鮮水果不能用手拿著吃:吃梨和蘋果要用水果刀。鮮果要切成塊(多數情況下要削皮),然后用餐叉一塊兒一塊兒地吃。橙子要用刀剝皮,橘子皮則用手去剝。葡萄不能直接拿一串叨著吃,要用手把葡萄粒揪下來,吐核或者果皮時,要用手把嘴遮住,準確地吐進盤內。大李子要用手掰成兩半,食用前要去掉果核。水蘿卜用手拿著吃。往玻璃杯、茶碗中斟茶、咖啡、可可、牛奶時,不應斟得太滿,而且給婦女送飲料習慣于用帶茶碟的茶碗,而給男人送飲料常常用帶金屬杯托的茶杯。用茶碗喝飲料時,用茶匙不出聲地攪拌好砂糖之后,要從茶碗中取出茶匙并放在茶碗碟上;假如飲料盛在玻璃杯中,飲用時一般不取出茶匙,而只是用端茶杯的右手的一個指頭將茶匙按住。除在農村以外,人們從不用茶碟喝飲料。吃大蛋糕時用餐叉,如果小蛋糕下面墊有一張小塊兒的紙巾,要連蛋糕帶紙巾一起拿來放在自己的盤子里,墊著紙巾食用。
用餐時舉止粗俗反映一個人缺乏教養。在餐桌上漫無節制,旁若無人和心不在焉是不能允許的。用餐時神經質地迫不及待會令周圍的人厭惡。把身體低俯在盤子上面,一邊鼓腮大咀大嚼,一邊把嘴吧嗒的很響,這都有傷大雅。餐桌上只放雙手,不能超過腕部。坐姿應是上身略微向前俯向餐桌。咀嚼食物時應盡可能地不出聲,在自己的盤子里也不要堆積過多的食物。俗話說:“細嚼慢咽不傷人”。這是一條既古老又高明的用餐舉止準則。
初識的時候
和烏克蘭人結識時應留心對方如何介紹自己的稱呼,它表明對方想告訴你應該怎樣稱呼他最適宜:稱呼姓,稱呼名字和父稱,只稱呼名字,或稱呼小名及愛稱。烏克蘭人一般不興單用姓來稱呼某人,即使用,也在姓前面加上“先生”、“女士”等稱謂。在結識時,如果對方只說出自己的姓,表明他認為這是個偶然相遇,沒必要深交。如果對方說明自己的全稱:即“姓+名+父稱”,那你就有選擇的余地了:或先生+姓,或名字+父稱,后者更加友善,人情味更濃。如果對方用“名+父稱”介紹自己,那表明他希望你只這樣稱呼他。因為他明顯比你年齡大,或者,你們雖屬同齡人,但說明關系不冷不熱。如果對方用小名或表愛稱介紹自己,那說明對方比你年輕得多,或對你十分好感。小名是親近的人之間的親密稱呼,用于父母對子女、兄弟姐妹、夫婦、好友、之間(小名一般不和父稱連用)。如果你想以“你”來相稱,得事先征得對方同意,而且是在你和他已經十分熟悉了之后。和女士結識時,應等女士先伸手。女士的稱名形式與年齡緊密相關。女士忌諱年齡。年輕的姑娘會讓你以“名+父稱”稱呼她,以表明她的成熟和風度;中老年婦女會讓你用“小名”稱呼她,使她感到自己還年輕。
服飾禮儀:
除在正式場合著西裝或質料考究的大衣外,男子在一般場合都喜歡穿夾克衫或襯衫,女子喜歡扎花頭巾,小姑娘愛扎漂亮的小辮,節日戴用鮮花和樹枝編成的花冠。烏克蘭婦女的傳統服裝大都呈流線型,樣式很獨特,一般只在緊身襯裙外罩一條羊毛短裙,大部分婦女外出時肩掛或手掛小挎包,佩帶耳環并化妝,但以化淡妝居多。
儀態禮儀:
烏克蘭人性格堅強而又溫和,嚴肅而又不失開朗,尤其是知識層次較高的人士,頗有儒雅風度。即便經常在一起的人,見面時都要點頭致意或用手勢打招呼;上下車和上下飛機時,男子都要讓女士先行,丈夫則挽著妻子,戀人之間則喜歡手拉手;有的地方,小孩見到長輩時還要躬身問安,平時成人則習慣蹲下來同小孩談話,大人之間不和時則竭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失態。
相見禮儀:
在烏克蘭,陌生人相見時,一般稱呼女士,先生,若是熟人見面,可只稱其本名和你名,這樣顯得關系親密;若是兄弟姐妹之間相稱,一般喜歡用昵稱。 握手和擁抱是當地居民相見時最普遍的見面禮。他們不怠慢任何客人,非常樂意廣交朋友。在社交場合,客人可作自我介紹,如果對方示做自我介紹,不必直接詢問,可待會兒向第三者打聽。
餐飲禮儀:
烏克蘭的飲食習俗與東歐國家大致相同,以面食,稻米為主食,喜歡吃面包,及腌制的食品,口味偏重甜,酸,對油膩和微辣食物也能適應,常吃水果,白菜,酸奶油等,當地居民還特別喜歡吃一種熱氣騰騰的甜餡餃子。
喜喪禮儀:
烏克蘭人的婚禮一般先在教堂舉行,然后還要在家里宴請賓朋。老人去世后,要由神職人員主持喪儀,一般實行棺葬。現代烏克蘭創辦的禮儀公司,不但可以代為操辦婚禮,還承辦孩子生日或各種慶典活動。
商務禮儀:
與烏克蘭人進行商業會晤時最好事先進行安排,包括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談人員等,并盡量做到準時赴約。他們辦事果斷,雷厲風行,不喜歡過多地閑聊,最反感開長會,議而不決。在第一次去某人家赴宴或第一次進行非公務性訪問時,可送花或帶些小禮物,比如巧克力等
旅游禮儀:
烏克蘭多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和,這里交通發達,與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以及歐洲各國都有方便的陸路交通。在當地坐飛機坐車都可以通過旅行社或直接提前訂票。對服務人員可付小費。若被拒收,也不要勉強,如果有事詢問或主教當地人,他們會熱情幫忙,客人應致謝,但不必付給酬金。
主要禁忌:
大多數居民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喜歡談論文藝創作,科技成果等方面情況,而不愿涉及宗教,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等話題,送禮時,注意不送菊花。
烏克蘭人的住房
烏克蘭人的住房多為原蘇聯時期建的“赫魯曉夫式”的5層樓或勃列日涅夫時期建的7層和9層樓,獨立后修建了一些10層以上的高層住宅。盡管這些住房不像古老建筑那樣具有民族風情和文化內涵,但也設計合理,舒適實用。既有為單身和新婚夫婦準備的“小戶型”公寓,也有為“新烏克蘭人”準備的“精裝修、超豪華”的“歐式別墅”,但大多數住房是兩室、三室和四室的普通住宅。房間結構的一般情況是:一進門大多有一個供掛衣服和換鞋用的小走廊,隨后是客廳、臥室,墻上一般掛油畫和壁毯,地上鋪著地毯。除此之外,每套住房還配有浴室、衛生間和陽臺,住房的配套設施有電話、暖氣、24小時冷熱水、天然氣灶和電爐灶及烤箱,生活起居比較方便。此外,每個社區都有配套的供人們休息和兒童娛樂的場所。除了在市內擁有一套住宅外,幾乎每戶烏克蘭家庭在郊外都有自己的別墅,這些別墅有的是木制的,有些是磚石砌成的;有些是平房,有些是二層或三層小樓。別墅四周大多是用木柵欄圍成的小院,院內種一些果樹、蔬菜和花木。夏天每逢周末,烏克蘭人就全家驅車前往別墅,去享受休閑的樂趣和勞作的酣暢。
在烏克蘭“住”的方面,外國人享受“國民待遇”,既可以購買住房(在首都基輔交通比較便利地方,50-60平米左右的1居室住宅價格為6000-8000美元左右,70-90平米2居室住宅的價格在10000-15000美元之間,100平米以上的3居室住宅一般售價在10000-20000美元之間),也可以租用民房。在烏克蘭既有帶房東的房間,也有單獨的房屋出租,價格都不貴,還能提供家庭必備用品,24小時熱水、天燃氣爐灶、電視機、冰箱等。對出國在外、不適應西餐的中國人來說,可自己動手做中餐。如在基輔,租一套兩室帶廚房和衛生間、交通便利的住房,一天租金僅需15-20美元左右,如果按月租,大約在100-200美元之間。
烏克蘭人的“行”
烏克蘭交通較發達。烏克蘭火車車廂寬松、舒適,一般分為通鋪、4人包廂和兩人包廂3種。烏克蘭大部份車次是夕發朝至,便于游客旅行。全國電腦聯網售票,可同時購買往返車票。如不在旅游旺季,可隨時買到當天車票。票價也很便宜,如從基輔到敖德薩,需要10小時,4人包廂僅相當于人民幣80元。車票不包括臥具租金,臥具需在列車上向列車員另租,租金相當于人民幣4至6元不等。
烏克蘭公路交通網也比較發達。在基輔、奧德薩和哈爾克夫等城市的長途汽車站都可以乘坐舒適的進口“奔馳”和“三菱”空調大客車,票價比火車票稍貴,但時間較火車靈活,特別便于短途旅行。幾乎每個烏克蘭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宅車”,多為原蘇聯產的“伏爾加”和“拉達”小轎車,此外還有大量的各種款式的“歐寶”、“大宇”、“奧迪”、“寶馬”和“奔馳”等進口車。每逢周未和節假日,家家戶戶的烏克蘭人就會驅車到郊外別墅或度假地去休息。
每年的夏季(6~8月),幾乎所有的烏克蘭家庭都會到黑海和亞速海的海濱去度假。“黑海明珠”敖德薩是烏克蘭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也是馳名世界的旅游和療養勝地。城市建筑新穎而雄偉,風格各異。有180年前普希金渡過他一生最羅曼蒂克的30天的豪華賓館,在這里普希金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詩篇《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茨岡人》;有敖德薩國家歌劇院、敖德薩藝術博物館,在這里保存著17-20世紀俄羅斯、烏克蘭的繪畫珍品,你可以欣賞到列賓、舍什京、艾瓦佐夫斯基和舍甫琴科的作品;在“捷里巴斯”步行街,你可以欣賞露天民俗表演。從市中心半圓廣場通向海邊的“波將金斯基”石階建于1834-1841年間,共有192級,寬達30米,是敖德薩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海濱林蔭道兩側有19世紀建的沃倫佐夫宮、波托、茨基宮、市杜馬、新舊證券交易所等。此外還有泥療地,可以進行泥療、鹽水療、海水與人造礦泉水浴療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氣浴等。雅爾塔是克里米亞南岸海濱療養中心,是烏克蘭著名旅游勝地。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天一色,綠樹成蔭。雅爾塔又是一座歷史名城,這里有大作家契柯夫的故居,有屹立在海邊峭壁上的建于1912年的土耳其古堡“燕子堡”,如今已成為克里米亞的象征;還有原為沙皇別墅的里瓦金斯基宮,主宮殿為有拜占庭式、哥特式和阿拉伯風格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白色建筑物。1945年2月,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曾在這里的白廳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雅爾塔會議,確定了戰后的世界格局。此處,還有曾為沙皇宮殿的瑪桑德拉宮的斯大林別墅,以及1812年建立的、占地1000公頃、匯集來自世界各地28000多種植物的尼基茨基植物園。在瑪桑德拉酒廠的試酒廳,還可以品嘗到克里米亞乃至烏克蘭最好的葡萄酒。
在烏克蘭“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烏克蘭可以“全車皆的”,幾乎任何車都可以當作“出租車”,只要你在馬路邊伸手“打的”,隨便什么車都可以停下來,只要價格談妥,都可以載你到你想去的地方!我在基輔生活了六年多,既打過“奔馳600”、“寶馬725”和“奧迪A8”,也打過警車、郵政車和救護車,可謂是“打遍天下名車”!此外,如果你嫌每天出門打的麻煩,還可租當地私家車每天固定時間來接送你,當地人輕車熟路,既是司機,又是導游,可全程陪同,一般一天租金視車輛好壞和時間長短相當人民幣100元至200元不等。在烏克蘭由于人少車多,烏克蘭人一般體會不到我們北京人“擠車的樂趣”!
烏克蘭人的交往禮儀
烏克蘭人性格堅強而又溫和,嚴肅而又不失開朗,尤其是知識層次較高的人士,頗有儒雅風度。即使經常在一起的人,見面時都要點頭致意或用手勢打招呼。上下車和上下飛機時,男子都要讓女士先行,丈夫挽著妻子,戀人之間則喜歡手拉手;有的地方,小孩見到長輩時還要躬身問安,平時成人則習慣蹲下來同小孩談話,大人之間則竭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失態。在烏克蘭,陌生人相見時,一般稱呼女士、先生,可只稱其本名和父稱,這樣顯得關系親密;若是兄弟姐妹之間相稱,一般喜歡用昵稱。許多烏克蘭人同俄羅斯人的姓名排列法相同。握手和擁抱是當地居民相見時最普遍的見面禮。男人之間握手應該比較用力,如果握手軟弱無力,可能會被對方誤解為你無意與其交往;如對方是女士時,應等女士先伸手后,你再與其握手。如果關系比較親密,見面時可相互擁抱并互貼面頰;與熟悉的女士見面時可吻其面頰,與小姑娘見面時作為長輩可吻其額頭和臉蛋。和烏克蘭人結識時應留心對方如何介紹自己的稱呼,它表明對方想告訴你應該怎樣稱呼他最適宜。烏克蘭人一般不單用姓來稱呼某人,即使用也在姓前面加上“先生”、“女士”等稱謂。如果對方說明自己的全稱:即“姓+名+父稱”,那你就可以用“先生+姓”,或“名字+父稱”來稱呼對方,前者比較鄭重,而后者顯得更加友善,人情味更濃。如果對方用“名+父稱”介紹自己,那表明他明顯比你年齡大,希望你這樣稱呼他。如果對方用小名或表愛稱介紹自己,那說明對方比你年輕得多,或對你十分好感。小名是親近的人之間的親密稱呼,用于父母對子女、兄弟姐妹、夫婦、好友之間(小名一般不和父稱連用)。如果你想以“你”來相稱,得事先征得對方同意,而且是在你和他已經十分熟悉了之后。女士的稱呼形式與年齡緊密相關,大多數女士忌諱年齡。年輕的姑娘會讓你以“名+父稱”稱呼她,以表明她的成熟和風度;中老年婦女會讓你用“小名”稱呼她,使她感到自己還年輕。相識后,如何進行友好的交談呢?開頭可用些套話,初次交談的入門話題最好是天氣。“您身體怎樣?”的問話只適用于當對方曾同你談起過他的健康狀況后,其他場合,無論對方健康狀況如何都可能會引起反感。與人交往時可以詼諧幽默的話作為開頭問候語,這表明生活充滿活力。大多數烏克蘭人喜歡藍色和黃色,對紅色和白色也很感興趣,但許多人對黑色不感興趣。送禮時,注意不送菊花和枯萎的花,送花不要成偶數。過新年時,忌諱衣冠不整的不速之客光顧其家。烏克蘭人的婚禮一般先在教堂舉行,然后還要在家里宴請賓朋,歌舞慶祝。新郎和新娘乘坐一輛用鮮花和小鈴鐺裝飾起來的車,伴郎、伴娘及其他親友也坐上車,在手風琴的伴奏下,唱著歡快的歌曲向教堂駛去。臨行前,姑娘的女友們哭著送別。婚禮完畢,新郎的雙親手持面包和鹽在家門前迎接從教堂回來的新婚夫婦,并為他們祝福。這時,人們往新郎新娘身上撒啤酒花、谷物或零錢。婚宴中,人們邊吃邊喝,并舉著酒杯一次又一次地喊“苦啊!”“苦啊!”新郎和新娘在來賓的喊聲中,頻頻接吻。據說,接吻后,酒就變甜了。如果嫌吻得不夠熱烈,可以加上一句:“再加甜點!”熱鬧的舞會一直持續到深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