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向“新”前行 引領智慧化發展新航向
2024-08-19 12:21:46
Landbridge平臺
數字大屏組成港口“智慧大腦”,生產調度有了“智慧基因”。司機遠在兩公里外的“數字大腦”調度,堆場空無一人卻能貨優其流;實景三維數據展現,碼頭作業實現透明可視化......
近年來,廈門港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戰略部署與“四個一流”港口建設總目標,在加快港口功能布局優化,加速港航發展轉型升級上不懈努力。自2023年全國智慧口岸試點通知印發以來,便不斷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積極培育“共聚合力、共促發展、共享智慧”的口岸生態。
碼頭插上智慧化“翅膀” 效率再升級
天朗氣清,廈門港海天碼頭旁的橙紅色橋吊將集裝箱緩緩吊起,越過船舷穩穩落在藍色的自動駕駛集卡上,隨后被運往堆場,停在一臺龍門吊下面。場面整齊有序,以至于讓人一時未察,橋吊駕駛艙司機竟不在現場,這一切是如何實現的?原來司機正在距碼頭不遠處的廈門國際航運科創中心操控室內對橋吊進行遠程控制。
據悉,2020年7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便以海潤碼頭為試點,率先啟動國內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其中,橋吊是智能化改造的重點之一。 目前,在海天碼頭已實現橋吊智能化三代迭代升級。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操作部機械司機橋吊遠控班長陳樹林對此次的智能化改造帶來的變化,感觸頗深。過去,操作橋吊需要在離地四五十米高的駕駛室中,且長時間保持90度俯身向下作業。“以前都在狹小的駕駛室內工作,控制吊具基本靠的是眼力與經驗。現在通過遠程操控系統不僅工作環境更好了,在操作設備時也能更及時發現操作失誤。”
除了橋吊,龍門吊也在智慧化下實現新突破。“以往我們一人只能控制一臺設備,改造升級后,通過智能系統,現在可以一人同時操作4—6臺龍門吊。”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龍門吊司機張勝介紹道。
值得關注的是,廈門港還培育了一支港口人工智能團隊,該團隊自主研發的龍門吊整機人工智能系統,成為國內首例智慧港口行業領域通過權威機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檢驗測試的系統。
碼頭引入“黑科技” 綠色智能雙線融合
在廈門國際航運科創中心操控室內有一臺機器格外亮眼,打眼一看會誤認為休閑娛樂的機器,卻是,于近日落地廈門港海天碼頭的全球首臺遠程控制電動堆高機。
據了解,開展遠控堆高機研發應用,是海天智能化改造二期建設的重點之一。該臺遠控堆高機為純國產制造,配備了多個全景攝像頭和激光雷達掃描系統,讓操作人員可以更加安全地感知作業環境。
同時,融合5G通訊技術、智能感應系統等技術,實現對堆高機的數據傳輸穩定、遠程精確控制和運行狀態監控。后續還將逐步實現對接碼頭智能生產作業系統i-TOS、自動充電、自主裝卸貨等智能化功能,在提升作業安全性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的舒適度。
“該設備的投入,不僅豐富了集裝箱裝卸作業的全場景鏈條,助力實現港口智能化全場景覆蓋,填補了行業空白,更展示了廈門港在港口物流設備領域的新突破。”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工程部經理助理尹飛表示,該堆高機的引入還將有助于推動港口綠色低碳轉型。“以前,裝卸用的岸橋、軌道橋、運貨的卡車等都燒油,是碳排放主要來源。新引進的堆高機采用純電設計,日后的全面推行將有利于推進綠色生態港口建設。”
截至目前,廈門港已建成投產全國首個全自動化碼頭、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碼頭,發布首個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技術標準,打造5G智慧港口建設“廈門樣本”。
接下來,廈門港將繼續利用好物聯網、北斗衛星、區塊鏈等技術,不斷突破智能碼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智慧港口建設水平。
(來源:中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