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外理檢驗精準施“測”挽回貨主損失
2024-04-28 08:47:46
Landbridge平臺
4月21日凌晨1點,夜幕中,一艘剛剛卸完5萬余噸煤炭的貨輪緩緩駛出連云港港口,一場關于壓載水測量與驗證的考驗也剛剛結束。考驗的結果是,連云港外理檢驗有限公司憑借精準的專業技能和果斷的處置能力,成功為貨主挽回約20萬元的經濟損失。
在該輪抵達之前,連云港外理檢驗業務主管趙黎明與檢驗員王浩宇、王志已經早早地守候在碼頭。他們秉承著“寧愿人等船,不讓船等人”的工作原則,為即將到來的工作做好了周全的準備。
船舶靠岸后,王浩宇迅速啟動無人機對船舶外檔水尺進行觀測,初步判定為船舶首傾。同時,王志開展壓載水測量,結果顯示除了底艙1艙左的壓載水測量計數為2厘米,其余各艙計數均為0。當趙黎明看到上一港檢測數據壓載水為33噸時,立即產生了疑問,以他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對于一艘載重5萬余噸的船舶,這壓載水的數據顯然是不正常的。
為了揭開這一謎團,他們深入分析了船舶資料,發現壓載水的測量受到了船舶結構的影響。這艘船的測量管底部安裝了加固鋼板,壓載艙內部的水平與垂直框架,又限制了水的自由流動。特別是在船舶首傾37厘米的情況下,通過壓水艙校正公式的精確計算,還需要額外加上3厘米的校正值。
這時,船方拿出了帶有縱傾校正的圖表。趙黎明和兩位同事根據校正圖表的計算,全船的壓載水達236.8噸,而不是所謂的33噸。這多出的203.8噸壓載水之前被錯誤地當作了203.8噸煤,險些給貨主帶來約20萬元的經濟損失。
這次壓載水測量與驗證的考驗,不僅體現了連云港外理檢驗的員工在應對復雜業務時,能夠迅速作出科學判斷并采取有效處置能力的專業素養,更彰顯了他們秉持公正立場、敢于質疑差錯,維護客戶利益、優化港口營商環境的優秀品質。
(來源:中國水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