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港口綠色發展新機遇
2023-11-21 13:37:22
Landbridge平臺
日前,上海市交委宣布,由上海港和洛杉磯港共同制定的《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實施計劃綱要》發布。根據該實施計劃綱要,自2025年起,航運企業合作伙伴將在該“上海港—洛杉磯港”航線部署具備全生命周期低碳或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能力的船舶,這為港口綠色發展帶來新的空間和機遇。
“綠色航運走廊”是指兩個及兩個以上港口間的零排放航線。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美國、德國、法國等共計22國共同簽署《克萊德班克宣言》,從國際海事組織的2050年脫碳計劃出發,明確提出建立“綠色航運走廊”。截至目前,已有全球24個國家發起21項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倡議,港口、航運公司和貨主企業均有所參與。
建立綠色航運走廊需要港口加快能源轉型,加強充電設施的建設和使用,航運企業需要部署具有零排放能力的船舶。
2022年1月28日,上海港和洛杉磯港以及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宣布共同倡議建立“綠色航運走廊”,是全球首個綠色航運走廊計劃,到2030年將與航運公司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艘零碳跨太平洋集裝箱船。
綠色航運走廊的建立與港口間的貿易關系及國家地區的政治關系密不可分。全球海事論壇根據影響和可行性預測全球綠色走廊,認為“澳大利亞—日本”鐵礦石運輸航線是最有潛力的綠色航運走廊之一。這是因為,一方面,“澳大利亞—日本”航線在碳排放和污染排放方面監管力度較大;另一方面,日本在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總額國家排名中位列第二,進口的“四大礦山”(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和FMG公司)中三家位于澳大利亞。
“東北亞—美國”滾裝船運輸航線是另一條有可能成為綠色航運走廊的線路,航線主要貨主日企電車制造商和日美政府均已承諾推進脫碳進程。同時,亞歐集裝箱航線憑借路經港口(新加坡等)和大型船公司(馬士基等)的支持,也有大概率盡早建成綠色航運走廊。
綠色航運走廊的建立為港口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發展空間。通過推廣清潔能源和采用環保設施等措施,綠色航運走廊可以降低港口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減少空氣和水質污染,改善港口周邊的生態環境。同時,綠色航運走廊采用智能航運技術,可以提高航行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減少港口等待時間,提高貨物周轉率。由于綠色走廊兼具環保性和經濟性,港口通過綠色走廊將與更多的航運企業合作,集聚更多的航運要素,提升港口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
此外,政府為航運綠色走廊提供的政策支持同時會惠及港口,例如稅收減免、土地和資金支持等,將為港口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多式聯運助力碳減排
除綠色航運走廊之外,港口也在采取其他的方式來減少碳排放。
港口作為貨物集散樞紐,在向內陸地區輸送貨物時,主要運輸方式是鐵路或公路。鐵路運輸相較公路運輸單位運量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更少。長灘港為實現其建設世界上第一個零排放海港的戰略目標,積極投資鐵路基礎設施。以港口B號碼頭鐵路項目為例,建成后,長灘港現有鐵路站場將從82英畝擴大到171英畝,軌道數量將從12英畝增加到48英畝,新增13萬英尺的新軌道,大大提高港區物流效率。而長灘港南部盆地地區的“PierG-J”雙軌項目、海洋大道第四軌道項目也都在同步推行。
新奧爾良港則充分利用公路帶鐵路輸送貨物,并且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政府計劃新投資1億美元擴建鐵路沿線集裝箱設備,以增強整體物流網絡,特別是海鐵聯運網絡效率。
美國環境保護組織(EPA)在其港口倡議文件中,呼吁港口和其他鐵路運營商通過減少機車閑置排放、升級改造舊設備的方式減少港口碳排放。
蒙大拿州米蘇拉市于2010年開始推行堆場怠速政策,為機車加裝發動機自動關閉和啟動裝置(AESS)以及輔助動力裝置(APU),實現年氮氧化物減少95%,PM10減少89%,減少一氧化碳60%,總減排污染物量超過400短噸,115個輔助動力裝置累計節約燃料費用210萬美元。
紐約—新澤西港則和政府、民間組織(CURES)以及企業(WMNY,CSXT和NY&A)合作,用4系列列車(Tier4)或更清潔的火車取代舊的內燃機火車,項目每年減少污染物排放99%,減排20噸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并節省柴油2.6萬加侖。
“風光”加速能源轉型
除了調整集疏運結構,港口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港口運作過程中的碳排放強度。而港口擁有優異的海洋資源和廣闊的土地面積,能夠為海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技術提供良好的產電環境。
其中,光伏設備規模化、標準化特性完全適配于港口陸上區域,在碳減排進程不斷加速背景下,全球港口積極開展光伏項目。
鹿特丹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港口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00MW,還與能源公司恩內科共同開發“太陽能工廠”項目,同時在港口區域內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船只提供充電設施,以及在港口碼頭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電動車提供充電設施等;
洛杉磯港口的“太陽能島”的光伏項目由10個太陽能陣列組成,總裝機容量達10M瓦;
神戶港多次和三菱株式會社合作,建設的太陽能發電站能為3000戶供能。
光伏項目可以為港口和周邊地區提供清潔、綠色的能源,降低碳排放和污染。
美國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港與七葉樹公司(BuckeyePartners)合作,擬建總面積為248英畝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每年生產8.8萬兆瓦時的電力;
樸茨茅斯港成為英國第一個開展太陽能檐篷項目的港口,2660塊太陽能電池板將為港口貢獻35%的電力,用電低峰時,多余的電力將儲存在電池中備用。完全建成后,峰值功率將達1.2MW,同時每年將減少239噸碳排放量。
中國港口推出分布式光伏電站技術,同時運用智能化技術實現實時監測。分布式光伏不需要另外投資對供電網進行改造,不額外占用土地資源,提高了港口現有建筑物的綜合利用效率。光伏組件還將起到一定隔熱效果,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設超過3900平方米總面積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800KW,預計年發電量可達到84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742噸。
智能化技術與光伏結合,在遠程動態監控光伏狀態基礎上,實現光伏板智能調節,提高總光伏消納量。
廈門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在港區保稅1號倉庫上,屋頂總面積達2.9萬平方米,采用“光儲充”一體光伏供電方式,預計一年的發電量可達43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412噸,減少碳排放4300噸。
此外,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2—2030年間,全球將新增260GW的海上風電容量,到2030年,全球累計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將達到316GW。現階段,以丹麥、瑞典為首的北歐國家利用可再生產能源產電比例超過60%,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目前比例還較低。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