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日照港年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
2022-12-30 10:44:47
Landbridge平臺
繼山東港口煙臺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后,山東港口沖刺全年滿堂紅再傳捷報,截至2022年12月27日,山東港口日照港年度吞吐量突破5億噸,同比增長6%,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在致辭中表示,日照港吞吐量突破5億噸,是山東港口縱深推進一體化改革的又一豐碩成果。未來,山東港口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持續放大港口平臺功能和樞紐作用,積極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推動“三區互融”,助力日照市譜寫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新篇章,為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進階之路——
續寫紅旗下的光榮與夢想
實現新的億噸跨越,日照港僅用了三年時間。而這三年,恰恰是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宏觀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下,山東港口推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三年。因此,日照港這份成績單確實來之不易,足見含金量。
1982年,不服命、不服輸、不服氣的海港人在黃海灘頭開工建設,讓千年荒灘蝶變現代化的煤碼頭。40年來,日照港一張白紙、從零開始,踏著改革開放的節拍,雕琢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斗畫卷:
2006年吞吐量突破1億噸;2010年、2013年連續跨越兩個億噸臺階;2019年,山東港口成立元年,日照港吞吐量突破4億噸;2022年吞吐量一舉突破5億噸,成為全球最年輕的5億噸大港。
5億噸的吞吐量可謂成色十足。2022年,日照港8個貨種過千萬噸,7個貨種居全國首位,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轉基地,全國最大鐵礦石、大豆、木片、原木、石油焦進口港,全國最大焦炭中轉港,全國第三大原油中轉港。
集裝箱完成580萬標箱,比2019年增長29%,集裝箱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前10位,“南來北往日照港”品牌越擦越亮。
鐵路拖運量突破1億噸,每年增長近1000萬噸,居全國沿海港口鐵路首位,建成全國首個路港集疏運指揮中心,月度日均裝車最高突破4000車,瓦日鐵路全年調進量2580萬噸,是2019年的近四倍。
航線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個港口,開通內外貿集裝箱航線49條,覆蓋國內主要沿海港口及日韓、東南亞等國,港口輻射范圍不斷擴大。
三年新建成泊位7個,新增通過能力4700萬噸,新增硬化及臨時堆場360萬平方米,新增原油倉儲能力160萬立方米,港口能級持續提升。
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港和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日照港充分發揮港口物流樞紐的綜合服務能力,為企業對外經貿、投資建設提供更優通道、更優服務。
“我們FAX航線本年度在日照口岸的船舶直靠率和在泊作業效率大幅提升,位居全國各集裝箱口岸前列,在港停時的減少對于提升我們的船舶周轉率、降低運營成本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也為客戶帶來了更加暢通順達的物流服務體驗。”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片區日照網點主任車燕杰說。
一組組數字,讓我們感受到港口發展強有力的脈搏跳動。日照港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回應一體化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回報一代代海港人的奮斗與期許。
答卷之路——
一體化改革發展動能澎湃
5億噸的跨越,不僅僅是生產“量”的跨越,更是發展“質”的脫胎換骨。
加快融入一體化改革發展,是日照港踐行“三個走在前”的關鍵所在,蘊含著港口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
從服務國家戰略看,依托山東港口海陸十字交匯點大平臺,在“雙循環”和多重政策疊加賦能大背景下,日照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港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從服務全球產業鏈看,日照港作為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必將吸引生產要素加快聚集,潛力巨大;
從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看,作為日照市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日照港地位突出、使命重大。
如持續釋放發展動能?唯有改革!
在山東港口世界級大平臺上,日照港逐步從區域性港口“窠臼”中跳出來,有了更大天地、更新境界、更寬視野、更大作為——
與兄弟港口、板塊集團“兵團作戰”、組團出海,全面推動業務一體化運營,做大做強內部轉水業務,深化生產資源共享,打造全國大宗散貨“最大市場”,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最強服務”,聚合效應進一步釋放。
海向陸向雙向拓展,強化與戰略客戶合作,主力貨種持續上量,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地位進一步鞏固,服務能力、鏈接能力不斷提升,“朋友圈”越來越大。三年新開發客戶624家,刷新各項生產作業紀錄747次。
聚資源闖新路,圍繞產業鏈、區塊鏈想辦法、出實招,激活新業態一池春水,充分發揮“碼頭+物流+金融+貿易+航運”一體化服務效能,形成“端到端”的全程物流體系和覆蓋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體系。
協同日照市搭建平臺,做大港口經濟,加快構建帶動力大、貢獻度高、競爭力強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助力城市精彩蝶變。2020年以來,與日照市共同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港城一體化聯合招商,招引腹地更多企業來日照投資興業,港口對城市貢獻額逐年上升,打開以港興產、以產興城、港產城一體發展的廣闊天地。
創新之路——
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建設活力奔涌
佇立山東港口日照港石臼港區南區智能運營中心頂層,石臼港區盡收眼底,在這里,30余臺裝卸設備和50余公里皮帶流程全部實現無人化作業,這一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正強勁搏動。
“3余臺裝卸設備和50余公里皮帶流程全部實現無人化作業。”大宗干散貨綠色智能碼頭建設團隊帶頭人張守波介紹,“以前堆取料、裝卸車等系統都要不同的人控制,如今只要一名工作人員坐在寬敞的辦公室,就能完成全部流程。”
日照港的發端在大宗干散貨,優勢在大宗干散貨,未來依然在大宗干散貨。2022年8月25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支持日照港建設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
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個飛躍,關鍵一招,就在創新。
日照港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路大刀闊斧、披荊斬棘、高歌猛進,生產布局調整、業務流程再造、管理體制創新、基建體系重構,創造了大量“全球首個”“全國首個”“全國第一”,成為港口制度創新、流程創新、科技創新策源地,示范作用持續顯現。
在實施5類30項改革的基礎上,按照“一體化營銷、區域化生產、集約化管理”思路,穩步推進2類10項改革,構建流程化智慧化的業務新系統、專業化集約化的管理新體制,建立起由點及面,從局部到整體,全領域、全流程的“大循環”。
建成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為全球港口提供了傳統碼頭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中國樣本”,船時效率提升26%,堆場作業箱量占比超50%。
實施石臼港區南區智慧綠色大宗干散貨作業區流程化改造,聚力實現設備無人化、系統智能化,打造“全國港口散貨作業智慧綠色新標高”,年作業能力達1億噸。
建成全國首個退岸還海修復整治工程“海龍灣工程”,修復整治岸線總長度1882米,形成沙灘約46萬平方米,昔日煤碼頭變成風景宜人的“金腰帶”。
建成全國集成化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智慧綠色“散改集”工藝系統;打造沿海港口首臺自動駕駛內燃機車,填補我國港口鐵路自動駕駛機車技術研究空白;投用日照港科技大樓,打造全國沿海港口“零碳排”辦公典范;開展“美麗港口”行動,新增綠化面積43萬平方米;加大能源結構調整,生產作業清潔能源占比達51%以上……智慧領跑、創新驅動的鼓點越敲越密、越擂越響,多少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循序漸進地成為現實。
勇立潮頭踏浪行,大港崛起向未來。站在新起點,日照港將以昂揚的奮斗姿態,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