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奮力?!皟涉湣?/h1>
2022-02-10 14:17:57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廈門港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安全與發展雙重挑戰,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數據顯示,廈門港去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204萬標箱,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
根據廈門港口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204.64萬標箱,增長5.62%,突破新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貨物吞吐量完成2.276億噸,增長9.67%;水運周轉量完成2572.8億噸公里,增長10.06%;船舶運力規模首次突破400萬載重噸,增長11.57%。“2022年廈門港將突出抓好集裝箱干線樞紐港建設,各項生產指標力爭達到3%—8%的增長,并重點推進港口功能布局優化、港口基礎設施升級、智慧綠色港口建設。”1月19日,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2021年廈門港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離不開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港口發展模式從規模速度轉向高質量效率型的背景下,廈門港要做營商環境的“領跑者”,激發發展新動能——船能順利進出只是第一步,要繼續強化效率做到“不等不候”、壓縮船舶在港時間;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為貨主“降本增效”,省下真金白銀。
2021年12月,中國關務發展大會在江蘇無錫舉行,會上揭曉了“2021年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廈門綜合得分位居前列,和上海、寧波等其他4個城市同屬“四星”等級。
據廈門自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廈門口岸營商環境,自2021年以來,廈門自貿委聯合廈門海關、廈門市口岸辦、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等單位,實施了多項提效降費促便利舉措,持續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
期間,廈門口岸繼續調降貨物港務費和引航費、免除港口建設費和沒有問題的查驗費、提升冷鏈貨物通關速度和防疫安全、全面實施堆場端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建成并推廣廈門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和引航船舶可視化平臺、成功試點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以及加快建設遠海碼頭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項目和海潤傳統碼頭全自動化改造項目,有力提升了業界對廈門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的認可度。
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港將緊緊把握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和“絲路海運”契機,以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奮發有為的干事熱情,努力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再上新臺階,提升國際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貢獻改革力量。
智慧港口建設蹄疾步穩
2021年12月21日,由東風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遠洋海運三方聯合行業伙伴攜手打造的“智慧港口2.0”在廈門遠海碼頭正式啟動商業化運營。
中遠海運港口董事總經理張達宇介紹,“智慧港口2.0”是在“5G智慧港口全場景應用”基礎上的持續創新開發,推動包括5G高中低頻立體組網、無人集卡開放場景混合運行、北斗高精定位與多傳感融合、基于5G的港機遠控改造等關鍵技術的系統性提升,制定了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的標準,實現了智慧港口的商業化運營。根據現場實際測試及方案比較,“智慧港口2.0”具有投資小、建設周期短、綠色低碳、適用性廣等特性,對傳統集裝箱碼頭智慧化升級具有示范性作用。
這是廈門港積極布局智慧港口建設,助力港口效率提升的一個縮影。2021年年底,記者曾走進廈門海潤碼頭,只見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現場熱火朝天。“QCMS與ACCS通信正常,程序校驗完畢……”工程師們手中的對講機不時傳來測試情況反饋,改造完成的設備通過測試后即可參與碼頭生產作業。
海潤碼頭副總經理蔡永豐表示,海潤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主要包括自主開發碼頭生產管理系統(TOS系統),對8臺岸橋、22臺龍門吊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船舶裝卸智能化、堆場裝卸自動化;采用自動駕駛水平運輸工藝,實現水平運輸無人化;利用基于5G、北斗、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對接,實現業務預判和社會物流資源的統籌。
“與新建全自動化碼頭相比,傳統碼頭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建設周期短等特點。該項目投入試運行后,碼頭現場作業人員有望減少50%以上,整體效率提升10%左右。”蔡永豐說。
“絲路海運”彰顯品牌特色
2021年12月20日,由福建港口集團主辦的2021“絲路海運”年會在福建廈門舉行。福建省港口集團總經理陳志平作了《2021“絲路海運”年度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到,隨著“絲路海運”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標志著“絲路海運”已實質性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成為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項目,“絲路海運”建設實現了重大的歷史性突破。
截至目前,“絲路海運”始發航線遍布天津、青島、福州、廈門、廣州、北部灣等中國六個主要沿海港口,形成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海運網絡,80條命名航線通達27個國家的99座港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暢通面臨挑戰,空箱回轉效率低,導致物流成本飆升,“一箱難求”嚴重影響外貿發展。從2021年2月22日太平船務“鴻城”輪在廈門港海天碼頭卸下1800個空箱開始,“絲路海運”聯盟航商聯手多批次從海外調運回空箱以滿足國內大量出口貨物之需,彰顯了“絲路海運”品牌價值。
“為此,2021年我們特別策劃了‘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優質碼頭服務及優質航商服務評選,旨在進一步增強港航綜合服務水平,在后疫情時代通過‘絲路海運’航線網絡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穩定。”陳志平說。
陳志平表示,放眼未來,“絲路海運”將繼續以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文化交流“心相通”作為前進方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整合港航資源、拓寬陸海通道、加強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暢通雙循環、保障供應鏈、支撐產業鏈。
(來源:中國水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2022-02-10 14:17:57
Landbridge平臺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廈門港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安全與發展雙重挑戰,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數據顯示,廈門港去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204萬標箱,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
根據廈門港口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204.64萬標箱,增長5.62%,突破新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貨物吞吐量完成2.276億噸,增長9.67%;水運周轉量完成2572.8億噸公里,增長10.06%;船舶運力規模首次突破400萬載重噸,增長11.57%。“2022年廈門港將突出抓好集裝箱干線樞紐港建設,各項生產指標力爭達到3%—8%的增長,并重點推進港口功能布局優化、港口基礎設施升級、智慧綠色港口建設。”1月19日,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2021年廈門港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離不開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港口發展模式從規模速度轉向高質量效率型的背景下,廈門港要做營商環境的“領跑者”,激發發展新動能——船能順利進出只是第一步,要繼續強化效率做到“不等不候”、壓縮船舶在港時間;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為貨主“降本增效”,省下真金白銀。
2021年12月,中國關務發展大會在江蘇無錫舉行,會上揭曉了“2021年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廈門綜合得分位居前列,和上海、寧波等其他4個城市同屬“四星”等級。
據廈門自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廈門口岸營商環境,自2021年以來,廈門自貿委聯合廈門海關、廈門市口岸辦、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等單位,實施了多項提效降費促便利舉措,持續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
期間,廈門口岸繼續調降貨物港務費和引航費、免除港口建設費和沒有問題的查驗費、提升冷鏈貨物通關速度和防疫安全、全面實施堆場端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建成并推廣廈門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和引航船舶可視化平臺、成功試點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以及加快建設遠海碼頭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項目和海潤傳統碼頭全自動化改造項目,有力提升了業界對廈門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的認可度。
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港將緊緊把握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和“絲路海運”契機,以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奮發有為的干事熱情,努力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再上新臺階,提升國際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貢獻改革力量。
智慧港口建設蹄疾步穩
2021年12月21日,由東風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遠洋海運三方聯合行業伙伴攜手打造的“智慧港口2.0”在廈門遠海碼頭正式啟動商業化運營。
中遠海運港口董事總經理張達宇介紹,“智慧港口2.0”是在“5G智慧港口全場景應用”基礎上的持續創新開發,推動包括5G高中低頻立體組網、無人集卡開放場景混合運行、北斗高精定位與多傳感融合、基于5G的港機遠控改造等關鍵技術的系統性提升,制定了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的標準,實現了智慧港口的商業化運營。根據現場實際測試及方案比較,“智慧港口2.0”具有投資小、建設周期短、綠色低碳、適用性廣等特性,對傳統集裝箱碼頭智慧化升級具有示范性作用。
這是廈門港積極布局智慧港口建設,助力港口效率提升的一個縮影。2021年年底,記者曾走進廈門海潤碼頭,只見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現場熱火朝天。“QCMS與ACCS通信正常,程序校驗完畢……”工程師們手中的對講機不時傳來測試情況反饋,改造完成的設備通過測試后即可參與碼頭生產作業。
海潤碼頭副總經理蔡永豐表示,海潤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主要包括自主開發碼頭生產管理系統(TOS系統),對8臺岸橋、22臺龍門吊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船舶裝卸智能化、堆場裝卸自動化;采用自動駕駛水平運輸工藝,實現水平運輸無人化;利用基于5G、北斗、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對接,實現業務預判和社會物流資源的統籌。
“與新建全自動化碼頭相比,傳統碼頭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建設周期短等特點。該項目投入試運行后,碼頭現場作業人員有望減少50%以上,整體效率提升10%左右。”蔡永豐說。
“絲路海運”彰顯品牌特色
2021年12月20日,由福建港口集團主辦的2021“絲路海運”年會在福建廈門舉行。福建省港口集團總經理陳志平作了《2021“絲路海運”年度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到,隨著“絲路海運”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標志著“絲路海運”已實質性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成為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項目,“絲路海運”建設實現了重大的歷史性突破。
截至目前,“絲路海運”始發航線遍布天津、青島、福州、廈門、廣州、北部灣等中國六個主要沿海港口,形成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海運網絡,80條命名航線通達27個國家的99座港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暢通面臨挑戰,空箱回轉效率低,導致物流成本飆升,“一箱難求”嚴重影響外貿發展。從2021年2月22日太平船務“鴻城”輪在廈門港海天碼頭卸下1800個空箱開始,“絲路海運”聯盟航商聯手多批次從海外調運回空箱以滿足國內大量出口貨物之需,彰顯了“絲路海運”品牌價值。
“為此,2021年我們特別策劃了‘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優質碼頭服務及優質航商服務評選,旨在進一步增強港航綜合服務水平,在后疫情時代通過‘絲路海運’航線網絡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穩定。”陳志平說。
陳志平表示,放眼未來,“絲路海運”將繼續以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文化交流“心相通”作為前進方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整合港航資源、拓寬陸海通道、加強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暢通雙循環、保障供應鏈、支撐產業鏈。
(來源:中國水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