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馬來西亞船只在吉大港平均延誤達5天
2021-08-03 14:12:24
Landbridge平臺
當出口集裝箱堆積在倉庫時,吉大港港口堆場堆滿了箱子。與此同時,吉大港的船舶嚴重靠泊延誤,令貨主和船東苦惱不已。
目前,新加坡-馬來西亞船舶平均靠泊延誤達5天,有的船舶在外錨地等待10天才能到達碼頭。
7月29日,約有16艘集裝箱船在港口外碼頭等候,另有11艘正在裝卸箱子。
船東們表示,向在吉大港至科倫坡航線(Chittagong-Colombo route)航行的船舶和懸掛孟加拉國國旗的船舶提供優先靠泊,以減少出口積壓,這對前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轉運點的船舶來說是一種詛咒。
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船只在吉大港的停泊時間不斷改變,延長了他們在外港的停留時間。
集裝箱船SSL Kochi號在外碼頭等待10天后,于7月29日靠泊。陽明的“臺中號”已在外錨地等了七天,另有四艘船已等了一個星期才靠泊。另外,還有7艘船等了5天,4艘船等了6天。
達卡一家船運公司的負責人表示:“60%的出口貨物和70%的進口貨物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轉運,將產生連鎖效應。”
他補充說:“等待時間的增加肯定會在那些轉運港口造成新一輪的入境積壓,更不用說涵蓋的大部分出口了。”
這位官員稱,港務局“優先停泊科倫坡航線”的行為是“最不合理的”,讓眾多承運人蒙受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孟加拉國船運代理協會(BSAA)將寫信給港口當局,要求停止吉大港至科倫坡航線的優先安排,并維持“先到先得”的政策,因為科倫坡航線的積壓已明顯減少。
GBX Logistics的運營主管蒙塔西爾?魯巴亞特(Muntasir rubatat)指出,科倫坡航線的船只在該港口擁有優先權,因此問題就產生了。他說:“我的一艘船在外面的酒吧等了7天后,終于靠岸了。”
截至7月29日,吉大港堆場的儲藏量為42585TEU,達49018TEU,而17個內陸集裝箱堆場的儲藏量為55742TEU,達78700TEU。與此同時,有12295TEU的出口載貨集裝箱在各貨場等待支線船的提名。
(來源:物流巴巴)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